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曾多次击败后金的进犯,深得崇祯帝的信任,但他最后也惨死在崇祯帝的命令下,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
崇祯皇帝逮捕了曾经自己最信任的将军,当时任职蓟辽督师的袁崇焕,之后并对袁崇焕进行了好几个月的严厉审讯,最终判定了袁崇焕罪行。将家属十六岁以上的全部处死,而十五岁以下的给其他的大臣充当家奴,流放妻妾子女以及兄弟。
而袁崇焕本人则被判处极刑,尸骨全无,只剩下一个头颅。
历史上对于袁崇焕之死,一直评价不一。有人说,这是袁崇焕咎由自取,是因为袁崇焕当时确实有要叛国的嫌疑。也有人说,是袁崇焕运气不好,遇上了好猜疑的崇祯皇帝。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仅仅一年之前,还被皇帝深深信任的将领,被自己的皇帝处以极刑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说说当时在位的皇帝,崇祯。
崇祯帝与历史上的众多亡国之君不同。崇祯在继位之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执政,并且生活节俭,还曾经六次下罪己诏,可以看得出,崇祯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
但是同时,因为崇祯幼年的不幸经历,导致了崇祯的性格非常的多疑,并且非常的经不起批评。我自己说我自己不好可以,但是别人批评我,绝对是不可以的。
在崇祯继位初期,正是魏忠贤领衔的阉党集团,势力最鼎盛时期。当时正是阉党与东林党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朝堂上一家独大,把持朝政,政治黑暗。国家外部,还有后金在不断的扩张势力,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不断的叨扰明朝边境,对大明一直都是虎视眈眈。
这样内外忧患的局面,致使崇祯皇帝非常的头疼,并且对于大臣们都不是十分的信任。在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里,崇祯所杀的大臣真是数不过来了。其中就包括7位总督,11位巡抚,内阁更是替换频繁,前前后后用了有不下五十多人。可见崇祯这个皇帝的性格,是多么猜疑不定了。
不过,虽然崇祯是个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皇帝,但是崇祯起初对于袁崇焕,其实还是非常的信任的。
公元1619年的时候,萨尔浒之战爆发,后金以少胜多。这个时候,后金的军事实力已经逐渐的超过明朝。后来的十几年里,明军在东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等到崇祯上位之后,明朝对外的战局,早已彻底糜烂。
就是在这个时候,袁崇焕站了出来,告诉崇祯,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这对于当时的崇祯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所以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崇祯对袁崇焕予以重用,将北方的战事全权交给了他。要钱给钱,要兵给兵,所有的条件,都尽可能的满足。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崇祯皇帝和袁崇焕的蜜月期了。
但是后来,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袁崇焕虽然口号喊得依然响亮,但是对后金的战事,却战果有限。这就不禁让崇祯开始逐渐怀疑袁崇焕的能力,同时也开始怀疑,袁崇焕是不是偷奸耍滑,想要养寇自重。恰好在这个时候,袁崇焕斩杀了毛文龙,间接为后金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袁崇焕的一系列操作,开始让崇祯的猜疑之心,越来越重。
此时的后金统治者,已经具备了远大的志向,以及成熟的军事谋略。对于如何攻打大明,更是有了紧密周全的计划。总之经过了一系列的原因,最后就在崇祯二年十月,也就是斩杀毛文龙的三个月之后,迎来了“己巳之变”。
这个时候,后金绕开了袁崇焕苦心经营的防线,直奔京城,这是第一次大明让后金直接兵临城下,直接打到了皇帝的脑门上。崇祯本来就是个没有安全感的性格,这个事件的发生,更是直接让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崇祯感觉智商受到了羞辱,感觉自己被袁崇焕给骗了。这个时候,怀疑和不满在崇祯皇帝的心里,已经不是小小的种子,而是已经生根发芽的苍天大树了。
在这之后,才有了袁崇焕与后金议和,以及后金的反间计。当时的先机已经完全被后金所掌控,后金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这个时候后金开出了打着议和名义,无论打还是不打,都对大明没有半点好处。
而当时的袁崇焕,更是脑子短路一样,直接略过了崇祯,自己私自去与后金议和。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哪里是一个将领该做的?这一下子崇祯皇帝心里的怀疑之树,是彻彻底底的开花结果了。
在这个时候,后金还放出风声说,与袁巡抚有密约,后金大军压境,就是为了逼迫大明能够同意袁崇焕与后金议和,并且还特意的让被俘虏的两位太监,偷听到后金与袁崇焕的“私下交易”,再放他们回去,跟崇祯禀报。
这一下,事情彻底大条了。如果说,原本崇祯皇帝心里,已经存了必杀袁崇焕的果子。那后金的这一招反间计,则是让这个果子,彻底从树上掉了下来。再加上袁崇焕的事情,还涉及到了当时的党派之争,这亦是崇祯皇帝最忌讳的一件事。种种的原因加起来,最后成功的导致了袁崇焕的惨死的下场。
总的来说,反间计并不是袁崇焕的主要死因,最主要的还是袁崇焕的性格张扬,藐视皇权,独断专行,导致失去了皇帝和众人的信任。说到底,袁崇焕只是一个有志向的文官,在打仗上只能算是二流;在朝堂党争上,恐怕就连二流就不算了。你要说他冤枉吧,他也没错。你要说他不冤,他确实也是种下了很多作死的种子。
1630年9月22日,北京西市刑场,袁崇焕在凌迟酷刑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曾以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重创后金的名将,最终因“擅杀岛帅”“通敌叛国”等莫须有罪名被崇祯...
袁崇焕 2025-07-22 袁崇焕:历史天平上的双面砝码在明末风云激荡的舞台上,袁崇焕始终是争议的漩涡中心。这位以"五年复辽"誓言打动崇祯帝的将领,既在宁远城头以红夷大炮击退努尔哈...
袁崇焕 2025-04-30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其功过袁崇焕,这位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壮气息。他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但最终的结局却...
袁崇焕 2025-01-10 袁崇焕籍贯与墓地考袁崇焕,这位明朝末年的杰出将领,以其坚定的抗清立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籍贯,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而他的墓地,也历经变迁...
袁崇焕 2025-01-03 袁崇焕:九千兵马奇迹,击溃后金十三万雄师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后金军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迅猛的攻势,让明朝军队屡屡受挫。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位名将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
袁崇焕 2024-11-27 袁崇焕的爱国情怀与蒙冤之死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饱受争议。他因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而闻名,但最终却因被诬陷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袁崇焕 2024-11-27 魏忠贤:大明续命之人,袁崇焕的坚实后盾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忠贤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虽以宦官身份掌权,却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大明王朝续命数十年。同时...
魏忠贤 袁崇焕 2024-11-25 袁崇焕:忠臣的悲壮命运袁崇焕,这位明末抗清名将,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是否是忠臣,以及他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点,一直是后人热议的话题。...
袁崇焕 2024-11-17 崇祯帝与袁崇焕之死:自毁长城还是另有隐情?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关键时期,袁崇焕作为明朝的重要将领,曾一度被视为抵御外敌的中坚力量。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崇祯皇帝却下令处死了这位忠臣...
袁崇焕 2024-10-24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在那么关键的时候杀了袁崇焕?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崇祯皇帝和袁崇焕的故事一直备受关注。袁崇焕作为明末著名的将领,曾在抗击后金(清朝前身)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然而最终却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这一事...
袁崇焕 2024-10-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