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是名列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首的古代奇女子,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蔡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汉末三国才女,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名士之女,第一任丈夫早亡
蔡文姬和西汉卓文君、唐朝上官婉儿、北宋李清照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的父亲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
出生于藏书万卷的家庭,蔡文姬的才华自然浑然天成。蔡文姬早年嫁给了卫仲道,卫仲道出身河东大族,卫家是西汉大将军卫青之后,也是名门望族。所以这一桩婚姻可算是门当户对,可惜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两汉风气较为开放,不用守寡)。
乱世流离,第二任丈夫匈奴左贤王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仰慕蔡邕的才华,强召蔡邕为祭酒,于是蔡文姬跟随父亲来到了洛阳。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起兵讨董,董卓强行迁都长安,放火烧了洛阳城,两百万百姓被西凉骑兵强行赶往长安,路上被肆意屠杀、踩踏、饿死。所以蔡文姬在《悲愤诗》中才会有“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的记载。
历经千辛万苦,蔡文姬从洛阳跟随父亲迁至长安,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惨剧。但她悲惨的命运才刚刚开始,公元192年王允在诛杀董卓后,骄傲自满,因为蔡邕曾为董卓之死叹息,于是将蔡邕下狱,拷打致死。
接着就发生了李傕、郭汜之乱,长安城中一片狼藉,几乎化为一片废墟,没了父亲庇护的文姬,乱世中的悲惨可想而知。公元195年,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琰被匈奴人掳走,匈奴人见蔡妍气质不凡,把他献给了左贤王。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回归中原,第三任丈夫董祀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已经统一中国北方,听说了蔡文姬被掳至匈奴的事情。由于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两人曾同朝为官,关系不错。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董祀和蔡文姬同乡,是曹操手下的屯田都尉。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
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
曹操又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蔡文姬留给后世最著名的就是《悲愤诗》了,这首诗诗叙写了个人的不幸遭遇和惨痛经历,真实地再现了汉末动乱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全诗108句,共计540字,字字血,句句泪,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
我简单摘录其中几段: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这一段说的董卓入洛阳,残暴不堪,残忍好杀,酷虐百姓(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后来关东联军起兵讨董,董卓放火烧了洛阳,同时强迫百姓迁都长安,路上更是死伤惨重。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这一段说的是自己被匈奴人掳走后的生活,匈奴人不知义理,不讲礼节,而且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蔡文姬生活了十二年,所受磨难与屈辱可想而知。在最悲伤的时候,容易想起父母,可是却无可奈何,只能哀叹不已。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摸,当发复回疑。
这一段说的是,得知自己将被迎回中原,小儿子抱着我的脖子问:“母亲你要去哪里,人家都说母亲将要离开,还会回来吗?母亲您向来仁慈,为何现在我这么小就要离我而去?”面对孩子的追问,蔡文姬五内俱焚,充满了痛苦与矛盾,如何割舍和孩子的亲情啊……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这一段是说,自己挣扎着睁开眼睛又勉强活了下去,虽然没死可又有什么希冀?把命运寄托于再嫁的丈夫董祀,尽心竭力自我勉励努力生活下去。自从流离后成为鄙贱之人,常常害怕丈夫废婚抛弃。想人生能有多少时间,怀着忧伤一年又一年苟活下去罢了……
蔡文姬不只是时代乱离的亲历者、旁观者,更是时代乱离的蒙难者、承受者。她个人的悲苦命运,是整个时代的象征;她以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写就的诗歌,是对整个时代隐痛的表达。她的五言体代表诗作《悲愤诗》,是以血泪凝聚而成的艺术名作,后被唐人演绎成了著名的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
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地方不再有战乱,希望任何时刻都不再有战争,希望人人都能过上太平幸福的生活……
在魏晋历史的长河中,羊祜作为西晋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其家族背景与婚姻关系一直是后世研究的焦点。其中,关于羊祜母亲的身份,长期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其母为东汉末年...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8-06 蔡琰非建安七子成员考辨:历史定位与文学史的双重审视东汉末年,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核心形成创作高峰,但后世对“建安七子”成员的界定常存争议,其中蔡琰(蔡文姬)是否位列七子之列,成为文学史研究中一个典型案例...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30 典韦与蔡文姬:历史长河中的两条平行线在东汉末年的历史画卷中,典韦与蔡文姬作为曹操麾下的重要人物与才女代表,各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翻阅史书与文献时,不难发现,这两位历史人物在真实的历史轨...
曹操怎么死的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18 董祀的寿命之谜:乱世中的文化传承者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与历史事件交织的传奇。才女蔡文姬的第三任丈夫董祀,便因与蔡文姬的婚姻及其自身经历,成为后世...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08 蔡文姬最著名一首诗:悲愤诗——乱世才女的血泪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蔡文姬的《悲愤诗》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与深切,被誉为“中国第一首自传体五言体叙事诗”。这首长达五百四十字的巨制,不仅是蔡文姬个人命运的悲怆书写,更...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03 蔡文姬之死:乱世才女的生命终章与历史谜团蔡文姬,这位东汉末年名震四方的才女,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她历经战乱、囚禁、赎归与再嫁,最终在史书中留下“生卒年不详”的空白。关于她的死因,正史未载...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6-11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蔡文姬生育子女的数量考辨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的生平因史料冲突,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其中关于其生育子女数量的记载,更因后世文学演绎与史书记载的偏差,成为争议焦点。通过梳理《后汉书》《三国...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5-12 蔡琰:乱世中绽放的才情之花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子以其坎坷的经历和卓越的才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蔡琰,后世多称其为蔡文姬。身世背景与早年经历蔡琰,字文姬,又...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5-08 蔡瑁与蔡文姬:同宗异途的复杂关系在东汉末年的风云变幻中,蔡瑁和蔡文姬虽同为蔡氏家族成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因家族、时代等因素而复杂微妙。家族渊源:同宗同源的蔡氏家族蔡瑁...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4-21 蔡文姬暗恋曹操:才女情愫背后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蔡文姬与曹操的故事总是引人遐想。作为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为何会暗恋上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曹操?这背后既有个人情感的纠葛,也有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
曹操怎么死的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