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皇帝是高危职业,皇帝的平均寿命才40多,康熙绝对算的上长寿皇帝了,那么他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康熙说,年高之人多自怨衰老,此乃观未明也。康熙 五十六年十一月谕“帝王多以死为忌讳'“人之生必有 死,如朱子之芑、天地循环之理,如衫如夜,何足惧也”
在《庭训格言》中,他又说,“人于凡 事,能顺理之然,则于身有益。朕今年高,齿落殆半, 诸凡食物虽不能嚼.然朕心所欲食者,则必烹烂,或作酿 酱,以为下饭,并尤念怨衰老”。一些“自幼随朕近 侍,时常以齿落、身衰、不得食诸美味,行走之处不能及 人为恨,每向人前诉苦,此皆由于见理未明,不能顺其自 然之故也' 所以,人老有“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 康熙五十七岁店,方有白发数茎,有人見朕之须 白,言有乌须良方,朕曰,我自幼凡祭祀时,尝以须鬓至 白……为祝,今幸而须鬓白,不思福履所绶,而反怨老之 已至,有是理乎”?

康熙说,“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其中"以“饮食为要”。“身体微有不豫,即当节减饮食”,并“视其 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气增长”。有的老人“苟 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资补气血而令人充足”,因而是不足取的。在饮食上,要多吃素,戒酒、 烟。“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 行”。“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 戒其心(生)妄念也”,使之清心寡欲。康熙每年巡行, “临幸处居人各进本地所产菜蔬,尝喜食之。高年人饮食 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民 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此外,亦不可贪 食、挑食,“所好之物,不可多食”。饮食“当各择其宜于身 者”。
戒酒也很重要。康熙说,最初,酒是作为祀神用的。 老年时,每逢佳节、喜庆等场合,饮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先王(顺治帝)酒礼以“三爵为限,况敢多饮”。“朕自幼 不喜饮酒,然能饮而不饮”,“是为诚不饮者”。平时膳后, 或遇年节筵宴之日,止一小杯。“大抵嗜洒,则心志为其所 乱而昏昧,或致疾病,实,有益于人之物”。“好饮酒,乐 酒无厌,心恒狂乱,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其为败 德,何可胜言?”至于抽烟,康熙说,虽然“幼时在养母 家,颇善于吃烟”,后来诏令宫内戒烟,运而自己也“永不用也”。
慎起居,就是要讲卫生,夏日不贪凉,冬先增衣。 凡居室,“宜洁净。人平口洁净,则清气着身。若近污秽, 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蔽矣”。康熙说,年 轻时听老者尝言,人至高年,则不能耐暑。朕于此言,常 在疑信之间。后来,自己“年至五旬,即不能耐暑,些须 受热,则内烦闷而不能堪。细思其故,盖由人年壮血气强 盛,水火平均,所以不显。年高血气衰败,水不能胜火, 故不能耐暑”,故而“至年渐高自觉之矣”。但是,老人因 夏日不能耐暑,就往往贪凉,因而患病。“盖夏月盛阴在 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 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在)秋深多有肚腹不调 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所以,“夏月不 贪风凉,于身大有益”。“朕于夏月盛暑,不幵窗,不纳风 凉者,皆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到冬季,必 预防寒冷。“若寻常居家,偶尔出行,忽感寒气者有之,宜 常防范”。因此,“未(至)寒凉,即增衣服”。“如朕冬月衣 服宁过于厚,却不用火炉。所以然者,盖为近火(炉)则 衣必薄,出行外走必致感寒。与其感寒而加服,何如未寒 而先进衣乎?”“朕出猎在外,虽遇极寒时,不下帽檐,面 庞、耳轮一次未冻”。
康熙又说,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荀子曰,身劳 而心安为之。朕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 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也”。所以,要适当活动,勤身力 行。康熙经常率领诸皇子及近御侍卫人等射鹄,一年两季 行幸,春日水猎,习于舟楫;秋日狩猎,习于弓驰。即使 在康熙五十六年秋月,年迈的清圣祖仍在塞外行围,每日 骑射,精神日健,亦不觉疲劳。平时,“喜观稼穑,所得各 方五谷菜蔬之种,必种之,以观其收获,诚欲广布于民 生,或有裨益也”。“外国之花、各省之花,凡所得种,种之即生,而且花开极盛”,可见对于农业、园艺,康熙也颇内行。
戒贪得,重节敛,生活淡泊,也是康熙老年的养生之 道。孔子曰,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朕为人君,何所 用而不得?何所取而不能?尚有贪得之理乎?”但朕今年高, “亦当以圣人之言为戒”,即“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 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所以,“君子勤修 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 敢僭”。“朕所居殿,现铺毯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而未 便换者有之”。同时,朕“生性不喜欢价值太贵之物。出游 之处,所得树根或可观之石,围场所获野兽之角或爪牙以 至木叶之类,必随其质而成一应用之器,即此观之,天下 之物,虽最不值价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弃也”。关于这一点,清圣祖并非自诩。《雍正实录》记载,雍正五 年三月,清世宗说,他“即位后,见宫中传留古玩器皿皆 质朴之物,实无奇异,无人为罕见者。言之于人,亦令人 难信”,便是明证。
学六艺,多读书,也是养身之良方。“多读书,则嗜欲 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 立品高。”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朕 八岁登极,即知黽勉学问。……及至十七、八,更骂于 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 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 现“虽年高, 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比年以来,所编定书约有数十 种”,如《佩文韵府》、《数理精蕴》、《历象考成》、《康熙 字典》等,“皆已次第告成”。

学六艺,对养生也大有裨益。康熙说,“人果专心于一 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 耆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复有能画汉人,或造 器物匠役,其$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 画作如常”。关于书法,“朕自幼好书,今年老虽极匆忙 时,必书几行字,一日亦未间断,是以犹未至荒废”。“所 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卷,赏赐人者,不下数千。天下有 名庙宇禅林,无一处无朕御书匾额,约计其数,亦有千 余。大概书法,心正则笔正。……古人谓,心正,气和, 掌虚,指实,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此外,清圣祖还酷 爱手工艺品,如瓷器、雕刻、玉器、珐琅、鼻烟壶、自鸣 钟、料器、烟火等。内务府在养心殿设造办处,有玻璃 厂、砚作、珐琅作、自鸣钟、裱画作等,邻近康熙寝宫,便于他在余暇时巡视、指导。可贵的是,在和工匠交往 中,清圣祖不耻下问,而每当工匠开诚布公地向他奏明某 些技艺的诀窍时,他从“不欺人”,恪守信用,不向外人泄 露。他说,在用膳后,朕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 皿,如是饮食易消,于身大有益也”。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