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官渡之战许攸为什么要背叛袁绍?如果许攸不背叛曹操会打赢吗?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之首。此战曹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打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割据势力袁绍集团,为下一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此战的突破点在于曹操偷袭了袁绍军屯粮的关键据点——乌巢,进而引起袁军一片混乱,曹操再将得胜之师进攻袁绍,袁绍仓皇逃走,最后仅带领八百余骑逃回黄河以北。
说起此战在两军进入相持阶段的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对曹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许攸。
一、许攸本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为何最后要背叛袁绍、投靠曹操呢?
那只能说袁绍这个人缺乏正确的谋略与判断,手下一群谋士不是凝聚一心为主效力,而是互相攻伐内讧,弄得袁绍到底也不知该听谁的了,以至于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次被曹操算计。
问题是袁绍还不思悔改,将问题迁怒于手下谋士,结局是逢纪诋毁田丰,田丰被下狱;郭图诋毁沮授,沮授被囚禁;张郃、高览在前线奋战,郭图又在背后造谣说二人已降曹,逼的张郃、高览不得不真的归顺了曹操。这样一锅粥似的阵营,不打败仗才怪呢。
袁绍的谋士许攸本来向袁绍献计轻兵袭取曹操的老巢许都,他分析曹操集全部主力在前线,许都一定空虚,袭取了许都后,就可奉迎天子再反过来讨伐曹操,那样形势就会对曹操很不利。
《汉晋春秋》: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
先不说许都能不能守得住,单说曹操若知道许都有难,就一定不会置之不理的,他会想方设法撤兵回援的。那样的话,即使袁绍打不赢曹操,也会将曹操逼回许都,短时间内,曹操也不会进攻袁绍,形势又会不同。
但是袁绍没有听从许攸的建议,自从出兵南下以来,他就没把弱小的曹操当回事,也根本也听不进其他人正确的意见。当初袁绍出兵之际,田丰就建议他“不如以久持之,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不及二年,可坐克也。”袁绍不仅不听,还在逢纪的诋毁下将田丰关进了大牢。
在官渡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时,袁绍的谋士沮授也建议袁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可袁绍也没听从,沮授据理力争,袁绍气得将他关禁了起来。
同样,许攸在前线给袁绍积极出谋划策,袁绍更是不听。可气的是邺城的审配还以许攸的家人犯法为由把他们抓起来了,许攸知道后,一气之下投靠了曹操。
二、如果许攸不叛变,曹操会赢吗?
听说老熟人许攸深夜到来后,曹操很高兴,他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出门迎接许攸。许攸因此为曹操献上了火烧乌巢之计,曹操亲率轻骑夜袭乌巢,取得了成功。而这时,被袁绍派去攻曹操营寨的张郃、高览也被郭图谗言所逼投靠了曹操,曹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合兵进攻袁绍,来不及组织像样的抵抗后,袁绍仓皇而逃,仅带领800余骑跑回了邺城。
可以说,正是许攸的到来为曹操提供了袁绍内部准确的情报,曹操也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冒用袁绍蒋奇的名义偷袭了乌巢,这一决定性的胜利一下子扭转了两军相持不下的局势,为曹操赢得了先机。
战场上就是这样,瞬息万变,胜负难料。曹操当初以2万兵力对抗袁绍的10万大军,他也是心里一度彷徨,几次想放弃,但是最终在他最信赖的谋士荀彧的坚持和鼓励下,曹操重拾信心,终于等到机会,并一举战胜强大的对手袁绍,扭转了局势,这与曹操的善于用兵、听取正确谋士意见和超强的军事谋略是分不开的。
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之时,曹操粮草殆尽,本打算放弃官渡,退守许都,他就写信征询许都的荀彧。荀彧将眼前的形势和楚汉相争时的刘邦、项羽作对比,告诉曹操要下决心继续坚守,等待时机转变,再出奇制胜。
《资治通鉴》:“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正是荀彧的鼓励坚定了曹操的决心,再加上袁绍内部集团的混乱不堪,曹操也终于等到机会一鼓作气地消灭了数倍于己的袁军,奠定了下一步统一北方的基础。
许攸的叛变是一个偶然的因素,这个也是曹操不可预料的,可以说,许攸的叛变为曹操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曹操才会大胆地制定奇袭乌巢的计划,从而取得重大胜利。没有许攸,曹操恐怕还在苦苦支撑呢,找不到有利的突击点,曹操也断不会贸然进攻的,到最后,胜负局势真是很难预料,更大可能就是曹操将会无功而返了。
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袁绍麾下的传奇武将组合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凭借冀州之地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其麾下不仅谋士如云,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说法在民间广为...
袁绍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