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官渡之战许攸为什么要背叛袁绍?如果许攸不背叛曹操会打赢吗?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之首。此战曹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打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割据势力袁绍集团,为下一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此战的突破点在于曹操偷袭了袁绍军屯粮的关键据点——乌巢,进而引起袁军一片混乱,曹操再将得胜之师进攻袁绍,袁绍仓皇逃走,最后仅带领八百余骑逃回黄河以北。
说起此战在两军进入相持阶段的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对曹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许攸。
一、许攸本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为何最后要背叛袁绍、投靠曹操呢?
那只能说袁绍这个人缺乏正确的谋略与判断,手下一群谋士不是凝聚一心为主效力,而是互相攻伐内讧,弄得袁绍到底也不知该听谁的了,以至于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次被曹操算计。
问题是袁绍还不思悔改,将问题迁怒于手下谋士,结局是逢纪诋毁田丰,田丰被下狱;郭图诋毁沮授,沮授被囚禁;张郃、高览在前线奋战,郭图又在背后造谣说二人已降曹,逼的张郃、高览不得不真的归顺了曹操。这样一锅粥似的阵营,不打败仗才怪呢。
袁绍的谋士许攸本来向袁绍献计轻兵袭取曹操的老巢许都,他分析曹操集全部主力在前线,许都一定空虚,袭取了许都后,就可奉迎天子再反过来讨伐曹操,那样形势就会对曹操很不利。
《汉晋春秋》: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
先不说许都能不能守得住,单说曹操若知道许都有难,就一定不会置之不理的,他会想方设法撤兵回援的。那样的话,即使袁绍打不赢曹操,也会将曹操逼回许都,短时间内,曹操也不会进攻袁绍,形势又会不同。
但是袁绍没有听从许攸的建议,自从出兵南下以来,他就没把弱小的曹操当回事,也根本也听不进其他人正确的意见。当初袁绍出兵之际,田丰就建议他“不如以久持之,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不及二年,可坐克也。”袁绍不仅不听,还在逢纪的诋毁下将田丰关进了大牢。
在官渡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时,袁绍的谋士沮授也建议袁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可袁绍也没听从,沮授据理力争,袁绍气得将他关禁了起来。
同样,许攸在前线给袁绍积极出谋划策,袁绍更是不听。可气的是邺城的审配还以许攸的家人犯法为由把他们抓起来了,许攸知道后,一气之下投靠了曹操。
二、如果许攸不叛变,曹操会赢吗?
听说老熟人许攸深夜到来后,曹操很高兴,他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出门迎接许攸。许攸因此为曹操献上了火烧乌巢之计,曹操亲率轻骑夜袭乌巢,取得了成功。而这时,被袁绍派去攻曹操营寨的张郃、高览也被郭图谗言所逼投靠了曹操,曹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合兵进攻袁绍,来不及组织像样的抵抗后,袁绍仓皇而逃,仅带领800余骑跑回了邺城。
可以说,正是许攸的到来为曹操提供了袁绍内部准确的情报,曹操也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冒用袁绍蒋奇的名义偷袭了乌巢,这一决定性的胜利一下子扭转了两军相持不下的局势,为曹操赢得了先机。
战场上就是这样,瞬息万变,胜负难料。曹操当初以2万兵力对抗袁绍的10万大军,他也是心里一度彷徨,几次想放弃,但是最终在他最信赖的谋士荀彧的坚持和鼓励下,曹操重拾信心,终于等到机会,并一举战胜强大的对手袁绍,扭转了局势,这与曹操的善于用兵、听取正确谋士意见和超强的军事谋略是分不开的。
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之时,曹操粮草殆尽,本打算放弃官渡,退守许都,他就写信征询许都的荀彧。荀彧将眼前的形势和楚汉相争时的刘邦、项羽作对比,告诉曹操要下决心继续坚守,等待时机转变,再出奇制胜。
《资治通鉴》:“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正是荀彧的鼓励坚定了曹操的决心,再加上袁绍内部集团的混乱不堪,曹操也终于等到机会一鼓作气地消灭了数倍于己的袁军,奠定了下一步统一北方的基础。
许攸的叛变是一个偶然的因素,这个也是曹操不可预料的,可以说,许攸的叛变为曹操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曹操才会大胆地制定奇袭乌巢的计划,从而取得重大胜利。没有许攸,曹操恐怕还在苦苦支撑呢,找不到有利的突击点,曹操也断不会贸然进攻的,到最后,胜负局势真是很难预料,更大可能就是曹操将会无功而返了。
在三国群雄的璀璨星河中,马超犹如一颗流星划过西北苍穹。这位被曹操称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的凉州军阀,其人生轨迹交织着英雄气概与政治幼稚,既在潼关之战中写下“...
马超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7-01 臧霸:三国“泰山寇”的读音解码与历史浮沉在三国群雄的名单中,“臧霸”这个名字常因生僻字引发读音争议。有人读“zāng bà”,有人称“cáng bà”,甚至误作“赃霸”。然而,这位曾让曹操、孙权都忌惮...
曹操怎么死的 臧霸 2025-06-30 郭图:乱世谋士的生存悖论与历史镜鉴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棋局中,郭图作为袁绍麾下重要谋士,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汉末士人的生存困境与价值选择。这位颍川名士以智计闻名,却因策略失当成为官渡之战的替罪羊;他深谙...
袁绍 2025-06-30 贾逵之子的政治抉择:忠臣血脉为何背离曹魏?贾逵,这位曹魏名臣,一生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朝,以“忠毅清直”著称。他在壶关之战中冒死救主,在石亭之战前力谏曹休,其“临终叹曰:‘吾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6-27 郭图:三国第一“坑主”谋士的生存哲学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谋士群体中,郭图以其独特的“坑主”技能脱颖而出。这位出身颍川的谋士,先后侍奉韩馥、袁绍、袁谭三位主公,以精准的误判、致命的谗言和惊人的短视,将“...
袁绍 2025-06-27 官渡之战三大战役:解码曹操以弱胜强的战略密码官渡之战,作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不仅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更是一场由局部战役构成的战略决战。袁绍与曹操两大军事集团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的...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6-26 乱世红颜:邹氏——张绣婶娘与三国格局的隐形推手在东汉末年的烽火硝烟中,宛城之战以曹操长子曹昂、爱将典韦的陨落震动天下。这场战役的导火索,正是张绣婶娘邹氏的命运转折。这位被史书简笔带过的女性,实则是撬动三国格...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6-20 袁绍与袁术:东汉末年双雄的实力博弈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袁绍与袁术这对兄弟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各自占据半壁江山。袁绍以“四世三公”的家族声望为基石,筑起北方霸业;袁术则凭嫡长子身份与江淮沃...
袁绍 2025-06-20 乱世孤忠:段煨的生存哲学与东汉末年的权力游戏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漩涡中,段煨的名字如同暗夜流星,虽不及曹操、刘备般耀眼,却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史册中留下深刻印记。这位出身武威豪族的凉州军阀,在董卓覆灭后的乱世...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6-20 金乡公主曹林:曹操之女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与历史尘埃在东汉末年的烽火硝烟中,曹操的25位子女如同乱世中的浮萍,而金乡公主曹林,这位出身沛王家族的宗室之女,却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史书中留下淡淡墨痕。她的故事,既是三国...
曹操怎么死的 金乡公主 2025-06-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