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皇太极和福临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太极一生有11个儿子,继位的为何是六岁的福临?
崇德八年( 1643)八月九日,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在沈阳病逝。关于他的死因,《清史稿》上说是“无疾崩”。事实上,皇太极五十岁之后身体就不太好。松锦大战时,他拖着病体赶往前线,鼻腔内多次流血。皇太极一生娶过15个女子,他继位后最喜欢的是宸妃,两人关系极好。但是,在松锦大战期间,宸妃染病,危在旦夕。得知消息的皇太极不顾前线战事吃紧,竟飞奔赶回盛京探望。遗憾的是,等他赶到,宸妃已经去世了。这对皇太极是个很大的打击,当场就昏迷不醒。此后,皇太极的健康便每况愈下,饭量也越来越少。史书里多次出现“圣躬违和”的字样。崇德六年,皇太极曾发布大赦令,还曾专门做过祈祷,希望上天赐他健康体魄。然而,上天并没有让皇太极恢复健康,反而愈加衰老。两年后,皇太极在清宁宫去世。一代明主,就此安息。
皇太极死后,继承人问题便成了当政者最大的难题。清代不像其他朝代,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太子,由于是突然死去,也没来得及对身后之事进行安排。那么,由谁来继承帝位呢?于是,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便迅速拉开了。
皇太极一生了11个儿子。其中没有长到成年就夭折的有皇二子、皇三子、皇八子。除了这三个皇子之外,其他的,皇太极去世时,都健在。
皇长子豪格,曾跟随皇太极征伐朝鲜,跟随多尔衮出征,与明军作战,立有军功。皇太极去世时,他三十五岁。皇四子叶布舒,皇太极去世时岁。皇五子硕塞,皇太极去世时岁。皇六子高塞,皇太极去世时七岁。皇七子常舒,皇太极去世时也是七岁。皇九子福临,生于1638年,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去世时,他才六岁。皇十子韬塞,皇太极去世时,年仅五岁。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皇太极去世时仅有一岁。
这样排下来,在皇太极的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应该是大儿子豪格。因为他此时三十五岁,身强力壮,年富力强。且立有军功,手中掌握有大军,有从政经验。
但是,参与皇位争夺的,可不仅仅是皇子们。除了豪格之外,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是代善和多尔衮。代善是皇太极的哥哥,大贝勒,努尔哈赤死后,就是因为他的支持,皇太极才得以继位,他威望很高。多尔衮,皇太极的弟弟,成年之后领兵打仗,军功显贵,势力很大,威望很高。

代善、多尔衮、豪格这三个人,代善被皇太极打压多年,已经不问世事。多尔衮才能出众,实力很强,对皇位的欲望最大。豪格,年富力强的皇长子,具备血缘优势,而且立有军功,地位也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谁的支持者更多,谁的政治手腕更高明。
代善最有才能的两个儿子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就过世了,其他儿子要么是没啥能力,要么就是年纪尚幼。加之代善为人谦恭,年老的他,不想参与到皇位争夺的政治斗争中。但是,他的态度非常重要。他倾向哪一边,哪一边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
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在朝中支持的人比较多,正黄旗和镶黄旗都支持豪格。另外,豪格还是正蓝旗的旗主,正蓝旗也支持豪格继位。

多尔衮,他身后是正白旗和镶白旗,另外,他还有两个亲兄弟的支持,他的这两兄弟阿济格和多铎,孔武有力,功勋卓著。除此之外,正红旗、正蓝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更使他如虎添翼。
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济尔哈朗也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济尔哈朗是庄亲王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舒尔哈齐则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济尔哈朗还是镶蓝旗旗主,长期带兵出征,军功显贵。由于他血较远,他不可能参与继承人竞争。但是,无论谁继位,都离不开他的支持。
皇太极刚一断气,豪格和多尔衮便开始密谋。豪格这边,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人纷纷表示支持。并派人拉拢济尔哈朗,谋求他的支持。多尔衮这边,他两个兄弟早就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同时也派人拉拢济尔哈朗。
八月十四日,是最后定日期。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大殿之外,所有的卫兵都“弓上弦、刀出鞘”,剑拔弩张。

会议现场,豪格的人先发难,两黄旗的卫兵冲进大殿,提议立皇子为帝。阿济格和多铎也起身,提议由多尔衮继位。这时,两方僵持不下。多尔衮才大心细,善于权变。他喝退两黄旗的卫兵,同时表面上拒绝了多铎的提议。会议现场出现尴尬的宁静。
这时,多铎又提议,请代善继位。老谋深算的代善以“年老体衰”为由断然拒绝。但是他也不表态支持谁。
豪格趁机起身,盛气凌人地对在场王公大臣说,自己是先帝的长子,理应由自己继位,如果你们不答应,我立即退席。话音刚落,支持他的王公大臣纷纷表示,如果不立皇子,“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他们情绪激动,害怕发生械斗,便起身离席。多尔衮见此情形,了解不能硬来,便立即改变策略。他急忙提议,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帝位,他和济尔哈朗担任辅政大臣,待福临成年之后,再由他亲政。

多尔衮的这个提议,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没有想到,多尔衮会来这一招。这一招是真厉害,首先是剥夺了豪格的继承权,其次是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其三拉拢了济尔哈朗,其四了堵住了豪格支持者的口。
如果多尔衮的提议被通过,济尔哈朗一跃成为辅政大臣,权势大增。所以,济尔哈朗第一个支持多尔衮的提议。代善和豪格没有利益关系,为了稳定大局,他也同意多尔衮的提议。豪格见济尔哈朗、代善两大实权人物都同意这个提议,纵然自己反对也无济于事,只得同意。就这样,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
福临继位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任辅政大臣,其实大权都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大清从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充满辉煌与挑战的旅程。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后金第二位大汗。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
皇太极的皇后 2025-11-20 权谋棋局:皇太极猝逝后多尔衮为何止步帝位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这位52岁的统治者未留下任何遗诏,将满清政权推向权力真空的深渊。此时,手握两白旗精锐、屡立战功的和硕睿亲王多...
皇太极的皇后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1-11 铁骑终章:忽必烈与皇太极的死亡之谜与权力余响蒙古高原的朔风与白山黑水的霜雪,共同塑造了两位马背皇帝的传奇人生。忽必烈以“薛禅汗”之名建立横跨欧亚的元朝,皇太极则以“天聪汗”之号奠定清朝入主中原的根基。然而...
皇太极的皇后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11-11 皇太极与海兰珠:情深不寿,为爱成殇在清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宛如一曲悲怆的挽歌,以帝王之尊的炽烈深情,冲破了政治联姻的冰冷框架,书写了一段超越世俗的旷世绝恋。这对相差十六岁的君...
皇太极的皇后 海兰珠为什么这么得宠 2025-11-07 多尔衮的权力困局:摄政王与皇位之间的三重博弈1643年皇太极猝然离世,清廷陷入权力真空。作为正白旗旗主、手握两白旗精锐的军事统帅,多尔衮本有机会登上皇位,却最终选择扶持六岁的福临继位,以摄政王身份掌控朝政...
皇太极的皇后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1-06 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的多维度影响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31 1629年北京围城:袁崇焕回援的军事影响与历史困局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16 鳌拜手握重兵却未造反:权力困局下的忠诚与现实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顺治帝身世之谜:入关首帝的皇室血脉溯源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作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首位皇帝,其身世始终是清史研究的焦点。通过梳理《清实录》《清史稿》等正史记载...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10-09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