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一部戏说历史剧,几个老戏骨的表演让大家看的津津有味,便真的以为纪晓岚和和珅斗得欢天喜地。然而,历史上的纪晓岚根本就没有与和珅相斗的资格,相反,在乾隆朝屡兴文字狱的时间段,他所做的只有如履薄冰。
纪晓岚,沧州献县人。20岁的时候参加河间府的府试,考中第一成为了秀才。3年后参加顺天乡试,又考了第一成为举人。
第一名的举人叫做:解元。如果在北京举行的会试中考中第一就叫会元。接着的殿试第一便为:状元,这就是传说中的“连中三元”。
然而命运充满了意外与玩弄,开启“三元”第一元的纪晓岚在北京遭遇败北,不仅未能中上后“两元”,连名次都没考上。直到六年后的考试,才以二甲第四名,全国第七的身份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纪晓岚的前半生就是读书、考试、升官,一路普通却顺畅。熬个几十年资历,依靠庶吉士的身份混个三品大员完全不成问题。
直到他碰到了戴震。
因为家族祖坟被当地豪强侵占,戴震一书状纸打起了官司。可惜那个时候的衙门口是朝南开的,“有理没钱莫进来”。所以成为被告的豪强勾结县令准备陷害戴震。
得到风声的戴震脱身逃到了北京躲避灾祸,随身带走的还有自己多年写就的著作。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拜访当时的学者钱大昕,双方畅谈了一天,钱认为戴是奇才,于是介绍给了北京的文学圈。
当时的京城文学圈包括秦蕙田、王安国等,如果这些人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里面还有纪晓岚。
史料并没有详细说明纪晓岚与戴震之间都交谈了什么神仙之言,只知道事后纪晓岚将后者接到自己的阅微草堂中居住,还请戴做自己几个儿子的教师。
戴震在纪晓岚的家中写完了《考工记图注》,之后向纪征求意见。结果不出意料的又得到了“惊为奇才”的评价。因为戴震身无余财,纪晓岚自掏腰包帮助其刊印此书,并亲自作序推荐。
后来,纪晓岚又举荐戴震进入了编纂《四库全书》的四库馆。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动作,因为那个地方是磨炼翰林的,而戴震只是个举人。
两人借着工作之机共同合作,细致整理先人前辈的著作经典。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点光阴中,戴震拼尽全力写出了《孟子字义疏证》,高举人性的大旗,声讨“存天理、去人欲”的朱程理学。更是说出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的时代呐喊。
乾隆四十三年,一生坎坷的戴震病逝。
纪晓岚在入仕之初,他的老师汪由敦曾经对其教导到:张廷玉掌管朝堂二十四年,凡是军政大事,皇帝都要与其商谈。有时候张廷玉觐见议事,一议就是大半天。但是他究竟议出了什么好见解,有哪些大政方针是出自他手,很难有人能够举出例子来。原因就是他没有为自己写下任何笔记回忆录,这便是张廷玉的为官之道: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纪晓岚也在努力实践向前辈学习,可是乾隆压根就看不上文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左右为难。康熙、雍正两朝一共兴起了30多起文字狱,而乾隆一朝就到了130次。同时打击对象从士大夫阶层扩大到下层的贫民百姓,甚至江湖郎中、裁缝、和尚都在范围之内。在乾隆看来,社会最危险的力量就是这些认识点字的社会大众。
1781年《四库全书》的第一部竣工时,纪晓岚已经被记过处分了三次,罚俸、被辱骂更是数不胜数。到了1790年《四库全书》七部全都抄清,装裱成书的时候,编纂官周永年被记过处分已经到了五十多次,另一个叫陆费逵的已经被处罚得倾家荡产了。
这背后是当时文人艰苦的生存环境。有次圣旨指名道姓地对纪晓岚骂道:“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
有次,因为他替同僚尹壮图求情,乾隆痛骂:大胆纪昀,朕使尔领四库全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敢妄谈国事!
在乾隆眼中,纪晓岚和那帮杂耍唱戏的艺人没有任何差别。
终于历尽艰辛之后,《四库全书》还是编纂完了。它分为七部,一共有36078册,73082万字。囊括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经史子集各种较有价值的图书。可以说这是中国两千年来思想、技艺、学识集大成的一套知识库。
出人意料的是,纪晓岚这位《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竟然在晚年整理、撰写了一本包括一千多篇怪异故事类似于蒲松龄的《聊斋》的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他对这部游戏之作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四库全书》这一生的成就。
这部难登大雅之堂的作品让我们可以窥探到他的内心。近似胡乱瞎诌的随笔才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是藏起如履薄冰、心灵真正自由的表达。在东拉西扯、漫不经心之中,却道出了自己的内心之声:唐以前之儒,句句有实用;宋以后之儒,事事皆空谈。
嘉庆十年的正月初六,81岁的纪晓岚荣登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到达了人生的顶点。38天后,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一年戴震已经去世28年了。
抽去了时代的禁锢,纪晓岚这普通又特殊的知识分子,在今天成为了“娱乐至死”素材。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以勤...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讷亲与甄嬛:宗亲纽带下的权力交织在清宫剧《甄嬛传》及其衍生作品中,甄嬛作为核心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清雍正帝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讷亲,这位活跃于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恰是钮祜禄氏家族的显赫成员。...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8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 乾隆帝皇位传承:十五子永琰的继位之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共有十七位皇子,但最终继承皇位的并非嫡长子或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张东官与刘善东:跨越时空的厨艺传奇与历史迷雾在中国烹饪史上,张东官与刘善东是两位常被提及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因历史记载的模糊与文艺创作的演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位是乾隆御膳房的“江南第一名厨”,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叶天士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奠基与临床智慧的结晶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