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的一生中,有一个很敏感的时间,就是1748年,即乾隆十三年。
这一年的乾隆皇帝,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之前的乾隆,锐意进取,善于纳谏,勤政节俭。绝对算得上一代明君。之后却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好大喜功、喜好奢华,这一变化也影响了乾隆一朝的政治局面,大清王朝的危机开始显现。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富察皇后的去世。
在《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对富察皇后一往情深,让看惯了皇后一般不受宠的人们直呼甜得要命。
但事实上是,这次于正并没有脑洞大开的瞎掰。历史上的乾隆是真的很爱富察皇后,甚至比电视剧中演的还要更爱,所以他才会在皇后病逝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更在步入中年后,更是不停的封嫔封妃,生活奢靡。这看似风流无比,却再也没有像爱富察那样爱一个女人了。
所以,富察皇后的早逝,对乾隆的影响打击很大。
富察皇后出身尊贵,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高,并且熟习礼法,性格端庄文静,是一位典型的大家闺秀。公元1727年时,雍正皇帝为充实后宫,全国选秀,年仅16岁的富察氏便被雍正皇帝一眼看中,但雍正并没有将她收入后宫,而是指配给未来的皇储四皇子弘历为嫡福晋。在同年,弘历与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
富察氏和弘历成婚之后,二人一直相敬如宾,感情深厚,一年后,便生下弘历长女。之后,更是多次生下皇子,可以说,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富察皇后作为乾隆的结发妻子,一直深受乾隆的喜爱和尊敬
她出身贵族,却不施粉黛,不爱珠宝,常用通草绒花来做头饰,她虽为皇后,要打理后宫这些繁琐的事物,同时又保持一颗活泼,温柔,善解人意的心。不仅如此,她还能陪着乾隆骑马野游,吟诗作对,管理后宫也是井井有条,而自己却丝毫没有皇后的架子,这样多面有深度的女人,如何叫乾隆不爱?
乾隆在一年秋天,曾对富察皇后说起祖宗,说祖宗们创业艰难,曾有个鹿尾巴绒毛用来缘衣服袖子的边就已经是很好的装饰了,哪像现在谢谢富家子弟,整日骄奢淫逸的不行。
皇后听了这话便把它放在心上,回到北京后给他做了一个鹿尾巴毛缘边的荷包,这个荷包被乾隆一生都带着,未曾取下。还有乾隆生病,她也是自己亲手来照顾,生怕别人照顾的不适。
对乾隆的生母也是伺候周到,因为乾隆生母出身低微,而皇后却是出生名门,她能把自己母后照顾得如此周到,看着婆媳相处融洽也替皇帝乾隆省了很多心。
总而言之呢,富察皇后就是一位不可多得好老婆,乾隆的贤内助。乾隆在位前期之所以政绩斐然,富察皇后功不可没。
所以也就能理解皇后死后,为什么皇帝有那么大的变化。
乾隆三年,富察皇后所生的第一胎孩子,永琏刚满九岁就病逝了,这个名字也是皇帝乾隆,亲自取得,乾隆对这个孩子十分重视,在他六岁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秘密立储,把他的宝贝儿子永琏立为太子。
在《清高宗实录》中,也可见乾隆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和重视,他是这样评价永琏的: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这个孩子夭折后,对富察皇后的打击非常大,后来好不容易在七年后再次怀上龙胎,生下了第二个嫡子,可在乾隆十二年,一个除夕夜,孩子因为得了天花也同他的哥哥一样病逝了。
两个孩子的接连身死,对于富察皇后的打击很大,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想当初高贵妃薨逝时,皇上以“慧贤”为谥号。皇后在一旁看了,问到:“我到时候去世了,想以‘孝贤’为谥号,可以吗?”谁想一语成谶,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随同乾隆东巡,三月时于德州逝世,时年仅三十七岁。皇上大为悲恸,日夜兼程返回京师,殡皇后于长春宫,并亲自服缟素十二日。皇上记得当初的承诺,谥富察皇后为孝贤。
乾隆在她去世后制《述悲赋》,许多人皆将此赋奉为其文章中的上品。
“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如果不说这是乾隆写的,只说是清人写得,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那个婉约派的天才纳兰性德的作品,至少一开始我是这么以为的。但这就是弘历写的,是他在给富察氏上了“孝贤”的谥号后,哀伤的不能自已,写下的这首赋。
乾隆写诗的水平相当一般,偏偏还又特别喜欢写诗,一生留下四万首诗作,使得他被后世的不少文学家和史学家认为是个相当臭的诗人。但是有关富察皇后的这首挽赋,写得却委实情真意切,词句之间偷着无限的悲痛和孤寂。真情才能写出好诗句,诚不我欺。
乾隆十七年,孝贤皇后葬于孝陵西胜水峪,后世所称裕陵即起于此。乾隆逝世后,也葬于此处。皇后去世两年后,乾隆奉太后之命,立叶赫那拉氏为后。纵然如此,他仍认为“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故剑久相投。”
七月十八日是乾隆与孝贤皇后成婚的日子,皇后去世后,乾隆发出“廿年成梦境,一夕恨川崖”的感叹。清明节时,有“青齐客岁魂堪断,同去谁期便永分”的句子。乾隆所写怀念孝贤皇后的诗文多达百十余篇,一直到他当上太上皇,都未曾间断。
富察皇后不在的日子,乾隆悲痛不已,性格也暴躁如雷。其中皇长子和皇三子因富察皇后死后未有哀伤之情,被乾隆严厉斥责,并且与立储失之交臂。
大臣们因将皇后册文中的“皇妣”不小心写成了“先太后”,多名官员被贬。可想而知,富察皇后的逝去对乾隆的打击有多大。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以勤...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讷亲与甄嬛:宗亲纽带下的权力交织在清宫剧《甄嬛传》及其衍生作品中,甄嬛作为核心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清雍正帝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讷亲,这位活跃于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恰是钮祜禄氏家族的显赫成员。...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8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 乾隆帝皇位传承:十五子永琰的继位之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共有十七位皇子,但最终继承皇位的并非嫡长子或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张东官与刘善东:跨越时空的厨艺传奇与历史迷雾在中国烹饪史上,张东官与刘善东是两位常被提及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因历史记载的模糊与文艺创作的演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位是乾隆御膳房的“江南第一名厨”,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叶天士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奠基与临床智慧的结晶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