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1年,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病逝,时年68岁,诸葛瑾死后,按照其生前的嘱咐,他的丧葬后事一切从简,不铺张不浪费。
我们都知道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之一,可以与东吴名臣张昭比肩,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诸葛瑾的一生并没有办成一件事,却仍能步步高升,跻身于东吴的重臣序列之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诸葛瑾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重臣之一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历史文献来阐述其中的缘由。
入江东,成吴臣
诸葛瑾出身于琅琊诸葛一族,少年时期的他,博学多才,尊老爱幼,是一位颇具盛名的少年才子。
建安五年,26岁的诸葛瑾担心中原的战火会蔓延到他所居住的地方,便举家迁往江东之地,而来到江东之地后,诸葛瑾有缘与曲阿贤士弘咨相识,弘咨这个人的身份极其不一般,他不仅是曲阿的名人,更是江东之主孙权的亲姐夫。
弘咨在与诸葛瑾经过交流之后,发现诸葛瑾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因此便将诸葛瑾推荐给了正在招贤纳士,扩充实力的江东之主孙权。
江东之主孙权与诸葛瑾见面后,就被诸葛瑾外在良好的形象所折服,当即将诸葛瑾招致麾下,与鲁肃等谋士一道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国志》: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诸葛瑾成为江东的谋臣后,与江东贤士步骘、严畯二人结为知己好友,三人在一起游历,一起成长,一同成为了江东之地的后起之秀。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裴松之注引《吴书》:岁馀,骘以疾免,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
也正是因为诸葛瑾在江东之地打响了名声,江东之主孙权便对诸葛瑾委以重任,将其先后提拔为海盐县长,长史一职。
生死不易
诸葛瑾入江东,成为东吴之臣后,在40年东吴的仕途之路上并没有做成任何一件事情,但是他却一步步高升,从长史一职做到了大将军一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诸葛瑾一件事情都没有办法的诸葛瑾步步高升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令诸葛瑾步步高升,分别是:
第一,诸葛瑾的语气,话语不急迫,没有令吴主孙权有任何不适,诸葛瑾可谓是一个儒臣,说话做事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他在劝诫吴主孙权时,语调平和,没有一点冲撞之意,很好的维护了吴主孙权的面子,令孙权没有一点难堪,因此吴主孙权是非常喜欢听取和采纳诸葛瑾的劝诫的。
而相反如吴郡太守朱治,以及老臣张昭这些人,他们在劝诫吴主孙权时,都是言语急迫,十分粗暴,令吴主孙权有时十分的尴尬和被动,内心充满了愤恨。
第二,诸葛瑾和吴主孙权生死不易,君臣一心,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举兵讨伐东吴,当时诸葛瑾驻守南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趁机进言在吴主孙权面前诋毁诸葛瑾,说诸葛瑾暗地里与蜀主刘备私通书信,意图不轨。
作为东吴主将的陆逊听闻此事后,当即上表力保诸葛瑾,吴主孙权看完陆逊的上谏后,便对陆逊说道:孤和诸葛瑾共事多年,有着生死不易的誓言,他为人讲究忠义和恩情。
昔日,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使臣出使东吴,孤让诸葛瑾将诸葛亮留下,为我东吴所用,但是诸葛瑾却队孤说道:诸葛亮已经跟随刘备,成为他麾下的幕僚,常言道,义无二心,诸葛亮不会为我东吴所用的,就像臣不会离开东吴,转投他国,
诸葛瑾的这番话语,如此英明,如果论当世君臣之间的大义,孤和诸葛瑾,绝对可以说是‘神交’了,这不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可以离间的,孤明白你的心意,请你将这个表函转交给诸葛瑾,让他能够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三国志》: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从这段吴主孙权与东吴主将陆逊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吴主孙权视诸葛瑾为良师益友,并且始终坚信诸葛瑾的为人和做事,无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何诋毁诸葛瑾,吴主孙权不为所动,始终站在诸葛瑾的这一边,成为诸葛瑾坚强的后盾,在后续,不断的提拔诸葛瑾的职务,以此来表达他对诸葛瑾的支持。
第三,诸葛瑾仗义执言,为同僚说情,令吴主孙权十分看重诸葛瑾,东吴谋臣虞翻多次言语顶撞孙权,孙权为此恼羞成怒,要将其处死,诸葛瑾获悉此事后,上谏为虞翻求情,使得虞翻保全了生命。
最终被流放交州,虞翻为此十分感激诸葛瑾,在与亲人的信件中称颂诸葛瑾的为人,而吴主孙权知道这个事情后,对诸葛瑾越发的器重,主要有重要军政大事都会征求诸葛瑾的意见。
《三国志》: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翻与所亲书曰:“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恶积罪深,见忌殷重,虽有祁老之救,德无羊舌,解释难冀也。”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因此,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就能够知道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的主体原因,那就是吴主孙权与诸葛瑾生死不易,君臣一心,始终将诸葛瑾视为自己的心腹近臣。
公元181年琅琊阳都的晨曦中,两个婴孩的啼哭划破寂静——诸葛亮与诸葛瑾这对相差七岁的兄弟,在汉末乱世中开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虽分属魏蜀吴三国阵营,却以&a...
诸葛瑾 诸葛亮 2025-04-30 诸葛家族分仕三国:历史巧合与家族命运的沉浮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家族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在三国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分别效力于蜀汉、东吴、曹魏三个政权,这一独特现象引...
诸葛诞 诸葛瑾 2025-03-01 诸葛瑾:东吴大将军的非凡之路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瑾以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在东吴政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他在军事上鲜有胜绩,却仍能稳坐东吴大将军之位,这背后隐藏着...
诸葛瑾 2025-02-08 孙策的三个女婿:谁最厉害?在三国时期,孙策作为东吴的奠基者之一,其家族成员的婚姻关系自然也备受关注。其中,孙策的三个女婿——陆逊、顾雍和诸葛瑾,各自在东吴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
诸葛瑾 孙策 2025-01-13 诸葛亮一家三兄弟:谁迎来了最好的结局?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一家三兄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各自在不同的国家崭露头角,他们的才智与贡献为后世所铭记。然而,尽管三人都才华横溢,其人生结...
诸葛诞 诸葛瑾 2025-01-10 诸葛瑾的忧虑:为何认为儿子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灾祸?在三国时期,诸葛瑾作为东吴的重臣,以其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诚信赢得了孙权的信赖。然而,对于自己的儿子诸葛恪,诸葛瑾却怀有深深的忧虑,甚至断言他会给家族带来灾祸。这...
诸葛瑾 孙权 2025-01-09 诸葛恪为何深受孙权喜爱?在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麾下人才济济,而诸葛恪无疑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位。作为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聪明才智,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才能赢得...
诸葛瑾 孙权 2025-01-09 诸葛瑾与诸葛亮:兄弟情深,各事其主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家族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深厚的家族情感而著称。其中,诸葛瑾与诸葛亮作为诸葛家族的杰出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备受关注。一、兄弟情深,...
诸葛瑾 诸葛亮 2025-01-04 诸葛瑾:智谋与忠诚铸就的东吴大将军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为战功显赫而被世人铭记,但也有一些人物因为其他卓越的品质而得到重用和尊敬。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他的军事才能并不如弟弟那...
诸葛瑾 诸葛亮 2024-04-09 关羽麦城之困:未挟持诸葛瑾的背后原因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关羽被困麦城的一幕是极具戏剧性的。作为刘备的重要将领,关羽在荆州的失守后被迫退守麦城。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为何他没有选择挟持当时在城内的诸...
关羽 诸葛瑾 2024-03-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