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李玙的原型,就是唐玄宗的第三子——李亨。李亨是唐肃宗,本名李屿,是唐玄宗的第三子,当上太子之后才改的名字,庶出之子,从小并不受宠,生母也地位卑微,在玄宗那儿不是很受宠,所以将年幼的他送给了当时无生育的王皇后,谁知后来王皇后因“符厌事件”,被唐玄宗废为庶人不久死去。而李亨能成为太子,也是因为之前的太子李瑛被陷害被杀,他才成为太子。可以说李亨在朝中和后宫都毫无根基,唯有他的老师贺知章可以在朝堂上保护他。

而他被立为太子,可以说是唐玄宗在诸多儿子中选了一个对他自己最没有威胁,最好掌控,同时能力还算可以的继位者。母亲死的比较早,所以唐玄宗不是很待见他。他本来没什么机会成为太子,老大李琮死的早,老二李瑛不出意外会当皇帝,可是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武惠妃梦想当皇后,又想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就是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为太子,可是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之子武攸止的女儿,也就是武家人。
唐朝在武则天死后李唐皇室特别恨武家人,也特别害怕再次出现后宫乱政的情况,所以大臣极力反对立武氏为后,可是武氏不甘心,一心希望儿子成为太子,便设计太子李瑛以及其他两位皇子带羽林军进入宫中护驾,同时又和李林甫诬告太子谋反,于是玄宗废黜太子为庶人,并赐死。
眼瞅着寿王就要成为太子了,武惠妃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梦到太子和其他两位王子索命,所以她就疯了,过了一年就死了。玄宗伤心之余,也看到了是武惠妃害了太子诸王,也看出寿王并非皇位的合适人选,就犯了嘀咕,不知该立谁为太子,这时高力士提醒他以长幼次序传位,于是李亨作为第三子,成为了太子。
李亨当了太子之后,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害怕太子即位后自己权力不保,而自己跟太子有没有什么交情,便处心积虑想要废掉他,可是李亨却在众人保护之下一次次化险为夷。唐玄宗明显对李亨并不宠爱,立他为太子,只是因为他没有根基,朝堂和后宫都没有人,因此便于他掌控,一旦李亨有任何异动,以唐玄宗的心性,必定会毫不留情地杀掉他。李亨自己大概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处境,他在朝堂上终日惶恐,不敢发一言,低调的根本不像是一个皇子。
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与玄宗喜欢的武惠妃结盟,想将武惠妃生的寿王李瑁立为太子,因此在朝堂上百般诬陷李亨。玄宗喜欢武惠妃和寿王李瑁,只是碍于他们势力太大,害怕一旦立寿王为太子,对自身不利,因此对于他们对李亨的诬陷,听之任之,只要李亨老老实实,没有任何异动,他也不会贸然更换太子。
李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到了安史之乱,在马嵬之变后,当机立断,诛杀杨国忠及杨贵妃等人,领兵前往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布置,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登基为帝,将当时在四川的唐玄宗尊为太上皇。后来在儿子和众位大臣的帮助下,不断收复失地,平息了安史之乱。
755年安史之乱后,他与玄宗在逃跑途中分离,玄宗入蜀,他则在灵武被人拥立为帝称为肃宗。
之后,玄宗肃宗父子之间有着一场权力之争,肃宗最后在李辅国的蛊惑下将玄宗软禁于兴庆宫,762年玄宗病逝后十几天,他也在宫廷政变中被吓死了,或者是病死了。
他的一生,很难评价,四十多岁才当上皇帝,前四十年基本是看人脸色过日子,其中有他的兄弟、父皇以及权臣;当皇帝的几年又是安史之乱,而且朝政还被李辅国把持,最后也没享到什么福,算是个可怜的人吧!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
李亨 唐肃 2025-09-15 刘穆之:未入武庙的南朝“萧何”,何以成为历史坐标中的关键支点?在中国古代军事荣誉体系中,武庙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确立以来,始终是历代名将的最高精神殿堂。从最初的姜太公居中、张良配享,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形...
唐肃 萧何 2025-08-07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安庆绪之死:唐室叛将的末路与权力游戏的终局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邺郡,一场改变安史之乱走向的权力更迭悄然上演。安史集团第二代领袖安庆绪,这位曾弑父篡位、与唐军对峙的枭雄,最终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沦...
唐肃 2025-05-3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秋风与苦难中绽放的人文关怀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张良娣:权力与欲望的终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