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朝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可以说唐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见证,“唐人”成为了中国人的另一个代名词,足见唐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经济之发达、文学之兴盛成为封建朝代的典范。
唐朝的社会与文化可圈可点,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唐朝的宫闱秘史,李治娶了父皇的武才人让人感到有悖人伦,他的荒唐可不仅仅只是这一点,他的妹妹去世后竟然以皇后礼下葬而成为历史谜团,直到千年之后才被揭晓答案,原因实在是不光彩。
01
公主去世后礼下葬
公元663年,李治在位已经十四年,此时的武则天已经不再是那个噤若寒蝉的小才人了,而是能够与皇帝李治并坐于朝堂之上的“天后”,看到逐渐失控的皇后武则天,李治的头痛病也越来越重。漏屋偏逢连夜雨,这年二月,长安通轨坊南园传来了消息,新城公主病逝,这让李治悲痛不已。
公主是皇帝女儿或者是皇帝姐妹的一种称呼,彰显着皇亲的贵重身份。但是皇帝后宫女人众多,生的儿女均是龙嗣,以唐太宗的能力自然是儿女成群,共有14位皇子、21位公主,新城公主只不过是21位中公主的一位,却为何让李治如此悲痛呢?
而且让人想不到的是,新城公主去世后,李治竟然提出了以皇后之礼下葬:“故新城长居。柔顺风,幼彰于闺阃;顾复之重,夙备于慈严。……固气,情切之哀,将轸于暮月终之数,特超于彝典。其葬事宜依后礼。”那么新城公主是何许人也,让李治将她以皇后之礼下葬呢?
02
嫡生幼女万般宠爱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一个女儿,是长孙皇后所生,也就是与李治同母的嫡亲妹妹。在嫡庶分明的古代,嫡子、嫡女的身份要远高于其他子女,新城公主幸运的摊上了一个好母亲,一出生就意味着嫡女的尊贵血统,而且又因是最小的幼女而倍受李世民的宠爱。
按照唐朝的典制,“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就是国内的山川河流都不可以作为封号,而新城公主在她八岁时,李世民直接封她为“衡山郡公主”,衡山不但成为了她的封号,而且在未及笄时就已经有了“汤沐邑”的赏赐,足见李世民对其喜爱。
所以,新城公主从小到大得到了李世民的万般宠爱,当时还是皇子的李治对这个小妹妹也是疼爱有加,同样尊贵的身份,从小玩到大的情分,让这李治对她有着极深的感情。只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城公主,在婚事上却屡遭变故。
03
许配未果指婚长孙
封建时期皇室的婚姻通常与前朝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只是单纯的男婚女嫁,在一定利益或认可的基础上才能成全一段皇室的婚姻。魏征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在魏征病重之时,李世民感到非常痛惜,为了让魏征走得安心便把九岁的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未成想,魏征死后朝堂上又发生了变故,魏征推荐上位的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多疑的李世民牵连到了魏征身上,因此一气之下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最初的姻缘以许配未果而告终。
女儿大了要出门,唐太宗再宠爱新城公主也得让女儿成亲,经过一番综合考评后,在新城公主15岁时为她谋了一门好亲事,指婚给长孙家族的长孙操之子长孙诠。只是李世民最终还是没看到爱女成婚那一天就驾崩了,新城公主的婚事因国丧而再次搁浅。
04
罪及家人郁郁而终
守丧三年后,李治非常疼爱新城公主这个妹妹,最终给了她一场盛世婚礼:“以永徽三年五月廿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可以看出李治对新城公主的重视,而且还有另外一点原因,长孙家族有两个首脑人物,一是朝廷重臣长孙无忌,另一位就是他们的母亲长孙皇后。
亲上加亲的婚姻,使这对新人的婚后生活格外幸福美满,当所有的事态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时,武则天出现了。武则天进宫时长孙无忌是坚定的反对派,以他为首的环境中,武则天步步受阻,好在李治态度够坚决这才一步步走上了后位,但对长孙无忌却是恨之入骨。
当武则天翅膀硬了之时就是长孙无忌的终结之日,最终长孙无忌被诬陷造反而遭到灭门之灾,新城公主的丈夫长孙诠也未能幸免,因罪及家人而在流放途中被地方官所杀,李治的这一系列操作引起新城公主的强烈不满,以不再梳洗打扮来表示自己愤恨的情绪。
为了弥补过错,李治在不久之后又给新城公主指定了一门亲事,第二任丈夫是京兆韦氏的韦正矩,为了使这段婚事更加匹配,李治还升了韦正矩的官职,由奉冕大夫升为正三品的殿中监,连升八级,可见李治重视(心虚)之程度。
只是新城公主对长孙诠感情极深,第二段婚姻并没有让她感到幸福,不久之后郁郁而终。为此李治勃然大怒,认为韦正矩没有侍候好公主而导致公主病逝,因此杀了韦正矩泄愤,同时下旨以皇后之礼下葬亲妹妹,一是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二是让自己感到心安。
05
小结
经过千年之后,世人才明白李治为何有了这般操作,他实在是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不光彩才有此行为。而所谓的“皇后之礼”其实是按照皇后下葬的礼仪规格,并不是陵墓规格,只是以皇后之礼下葬容易让人引起误会,而事实上在历史中也只有新城公主享受此待遇了。
新城公主生前享尽了万般宠爱,无论是父亲、哥哥还是丈夫都对她疼爱有加,只可惜身在皇室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再受宠爱也抵不过朝堂上的诡异莫测的变幻,最终都是皇室的牺牲品,三十岁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浪潮中,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以“美在关系”的命题颠覆了传统美学认知。他将美学的核心从孤立的对象转向复杂的关系网络,提出“实在关系”“察知关系”与...
启 2025-04-30 李世民与李元霸:历史原型与文学虚构交织的兄弟羁绊在隋唐风云中,李世民与李元霸的关系常被置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下审视。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子,二人本为血脉相连的兄弟,但后世评书、演义的演绎使这段关系被赋予了更多传...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8 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一部著作如何影响一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书籍往往承载着超越时空的智慧与启迪。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它不仅为中国人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更在不...
魏源 启 2025-04-24 汉景帝废太子刘荣:宫廷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废太子刘荣一事堪称西汉宫廷政治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复杂的宫廷权力斗争、家族利益纠葛以及汉景帝对帝国未来的考量,深刻影响了西汉王...
刘启 启 2025-04-23 汉景帝厚葬栗姬:爱、权与情的交织考量在汉朝历史的长河中,汉景帝刘启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君主,其政治决策和个人情感始终备受后世关注。其中,他下令厚葬宠妃栗姬这一举动,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探究。这一决策...
刘启 启 2025-04-22 清朝名医吴鞠通:温病学的集大成者在清朝医学的璀璨星空中,吴鞠通宛如一颗耀眼的巨星,以其卓越的医学成就照亮了温病学的发展道路,成为后世医家敬仰与学习的楷模。医途启蒙:家变催生学医志吴鞠通,名瑭,...
启 2025-04-21 陈献章:以自然为宗,开启明代心学新篇在明代思想史上,陈献章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其独特的“以自然为宗”思想,打破了宋代以来程朱理学的长期统治,为明代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岭南心学的创始人,...
启 2025-04-16 蒙古长子西征:铁蹄踏出的传奇征程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04-15 天启大爆炸官方解释探析:历史谜团与现代科学视角天启大爆炸,作为明朝天启年间发生的一场神秘而惨烈的大爆炸,至今仍是历史学界和科学界的一大谜团。这场爆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因其成因不明、现象奇...
启 2025-04-14 春秋晋国霸主之谜:晋文公开启的百年辉煌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落,诸侯纷争不断,中原大地陷入动荡。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晋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脱颖而出,成为春秋霸主,而晋文公无疑是这场霸业传...
晋文公 启 2025-04-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