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为何靠连环计让曹操大败而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庞统为何如此牛?竟然可以把饱读兵书的曹操,算计得如此、稳、准、狠?其实原因很简单,曹操虽然熟读孙权兵法,但是他却少于研究各代帝王的发展、以及他们打天下的战略方针。然,庞统在熟读兵书的同时,亦在研究古代诸多帝王成就大业的战略,就像庞统自己给自己的评价一样,“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这个事情,几乎是庞统茶余饭后都要做的事情…
因此,庞统的才华,谋略,眼光,与格局,就与众不同了!即使是与,徐庶、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名士相比起来,庞统亦高明于他们。因为,庞统多了一样研究的东西,那就是“帝王成业宝典”,这个东西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一样,如果看透,那么便是一个终极策略者。
很显然,正如庞统自评一样,他正是饱读兵书,又对各代帝王成就霸业之策略进行有效分析。综合来看,他便是世上最难得的辅佐大师,谁要是得到他,不是帝王都难!
正如古话所云:“艺高人胆大”,照理说庞统如此好的硬件条件,他找孙权,亦或者是曹操,只要报上姓名,吐露才能,相信他都可以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们可以在赤壁之战前,庞统受到曹操的盛情款待便可以看出,在曹操心里是认他庞统的。
然而,庞统选择的老板却是三国之中最穷,地盘最小的刘备。对于庞统来说,他就是要证明自己牛,自己是一个帝王的神佐,因此他才选择了实力最小的刘备辅佐。
庞统呢,起初在刘备手下做事,因为长相太过大众,甚至有些丑陋,他被刘备所嫌弃,刘备只给他一个小小的县令。然而,在经过张飞的审查之后,刘备得知,庞统真正的实力。后来,便亲自去请回了庞统,并且拜他为军师,地位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上文说过,庞统极善帝王之策,他会从各个方面来审查刘备,到底还有哪些方面不足?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刘备真正有帝王之能。
首先,刘备地盘不足,只占了荆州3个半郡。这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办呢?庞统的看法是取益州,然后呢?以益州为根基,对孙权采取联盟,共同做大事的态度来维持关系就行了。因而,庞统加入蜀营后,他便提出了征讨西川,恰好刘璋面临张鲁的威胁,便向刘备求助。还派了法正前来亲见刘备,哪知法正见到刘备之后,才发觉刘备才是真正的雄主,于是打算与庞统联手一同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以此来成就大事,留青名于史中。
很快,刘备受邀来到川地。这个时候呢,庞统也才跟随刘备2年多一点,对于混迹江湖多年的刘备来说,庞统似乎并未完全看清楚他的真面目。幸好,刘备此次入川选择的是庞统,而并非诸葛亮跟随。一来,庞统可以建立功业,二来也可以从各个方面来权衡刘备,看他刘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凤雏是不是选错了主公?
三国志/庞统传记载: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这是庞统给刘备提出的第一个建议,直接趁着刘璋与刘备相会于涪城时,便拿下刘璋,如此便可以一举得益州。庞统这个奇谋,用在刘璋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刘备却当即放弃了这个策略。刘备认为,自己恩信不足,刚到他国,就采取这样的冒失行为是不理智的。
其实原本庞统的计划的是在酒宴之上便将刘璋控制住,如此一来,既可以保全百姓,减少兵士死亡。同时亦可以退强敌张鲁。
《三国演义》第61回有记载:
酒至半酣,庞统与法正商议曰:“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便教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延遂拔剑进曰:“筵间无以为乐,愿舞剑为戏。”庞统便唤众武士入,列于堂下,只待魏延下手。
上述记载是什么意思呢?很明了,说的就是庞统与法正魏延,三人商量之后,采取强制措施,利用魏延来擒住刘璋,从而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如此刘备也可以不用辛苦打益州了。但是,刘备却亲自喝退了魏延,此计也就搁置。
然而,时隔不久,刘备和刘璋反目,二人互相攻伐。几经折腾之后,刘备最终打到了昔日与刘璋相会的城池——涪城。在这里,刘备终于释放了心中的压抑,他命人准备庆功酒。
玄德各加重赏,遂即分兵前后守把。次日劳军,设宴于公厅。
刘备斩了,杨怀,高沛,利用降兵200人成功骗开了涪城的守关,说实话刘备得此关,也实属不光彩!但是刘备却高兴得大宴文武,当然了,这其中也包含了后起之秀武将的代表人物,魏延。刘备道:“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听到此话,心中就不快了,之前推荐使用擒刘璋之计,你不但不采纳反观把我大骂一番。然而,此时,却大摆宴席。庞统便道:“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从这句话来看,庞统是戳中了刘备的痛点,庞统认为刘备以攻打刘璋为乐,所带之兵绝非刘备口中的仁义之兵!
刘备无奈,以昔日武王伐纣时,亦载歌载舞来应承庞统。其实,这个时候庞统早就看穿了刘备骨子里面绝非是大仁大义。他差的只是扩充实力的机会,如今机会一来,哪还管他三七二十 一!庞统说完此话,便被刘备赶出了宴席,其实庞统在大会之上,如此犯上,他不仅仅是为了看穿刘备,还在给魏延一个善意提醒。庞统希望魏延可以遵守君臣之道,要懂得伴君如胖虎的道理,否则别看刘备是卖草鞋出身,同样可以治人死罪。到时候,悔之莫及也!
魏延同庞统一样,都是属于荆州派系人物。他与庞统的关系也还不错,文以庞统为首,武以魏延为先,做事行动魏延远要比黄忠要利索,毕竟黄忠上了年纪。魏延对于庞统的话,亦是唯命是从。后来,庞统在落凤坡遭遇埋伏,身死异处。而魏延呢?他此时跟随刘备征战川中,立了不少功劳。
因为功劳,魏延日后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此乃是魏延的尽忠职分也。不过,在刘备死后10年,魏延亦惨死,为的是什么呢?正是因为魏延大逆不道,带兵与蜀军交战,做了犯上作乱之举,虽心无谋反之心,但已有作乱之实!——此乃魏延之死罪也!
看来,当时庞统的一番苦心提醒,魏延是彻底忘了个空。倘若,听取庞统的意见,一直深记伴君如伴虎的教条,做好本职工作,魏延岂会被诛灭三族?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