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三国演义》,自然会把更多目光放在蜀国身上,甚至是希望蜀国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不过从夷陵之战以后,蜀国国力不在强盛,刘备病逝,诸葛亮率军北伐,但频频失利,最终改变不了被灭国的命运。其实姜维遗言简洁明了的将诸葛亮失败的原因给总结了出来。我们都知道,哪怕是把蜀吴放在最鼎盛的时候,他们和魏国也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刘禅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志向,所以可能结局一早便是注定好的。
1、北伐频频失利
刘备死后,留给诸葛亮一个摇摇欲坠的蜀汉,不过诸葛亮治国能力确实出众,仅用了数年便让蜀汉起死回生,重新走回了正轨,而且他还在这几年中大力发展民生、经济、军队,为蜀汉重新打造了一支强悍的军队,使得蜀汉有能力再次对外出征。不过在之后的北伐战争中,诸葛亮却是损兵折将,屡战屡败,令人遗憾。
第一次北伐时期,原本蜀汉形势非常好,陇右共5个郡,但其中3个郡已经宣布投降了蜀汉。眼看诸葛亮可以完成占据凉州的战略规划了,马谡这边却出了问题。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去守卫街亭,结果马谡放弃城上山,被张郃切断水源,快速击败,诸葛亮的后路暴露在张郃兵锋之下,于是诸葛亮只能无奈撤退,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第二次北伐时期,曹魏大将曹真早就做好了防备,就等着诸葛亮挥师前来。于是魏蜀两军在陈仓爆发激战,无论诸葛亮使出何种手段,始终无法攻破陈仓。最终魏国援军到来,诸葛亮撤退,第二次北伐失败。
曹真去世之后,诸葛亮再次兵出祁山,他不仅深入敌后,收割了敌人的麦田,使得魏军军粮短缺,还在卤城之战中大败司马懿,斩首三千,大挫魏军。按照这种情况打下去,司马懿那边是抵挡不住了,诸葛亮完全可以趁机进攻,彻底击溃魏军,但这个时候,却传来了刘禅的圣旨,要求诸葛亮撤军,于是北伐再一次宣告失败。
原来这次刘禅之所以下旨让诸葛亮回来,是因为李严欺骗刘禅,说军粮不够了。而诸葛亮回来发现军粮充足,和李严对峙,才发现是李严在从中作梗,最终李严被罢免,诸葛亮再一次发动北伐。不过由于诸葛亮日夜操劳,身体扛不住了,最终星落五丈原。
2、姜维遗言道出真相
纵观诸葛亮的北伐征程,我们可以看到,他基本是屡战屡败,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我们从姜维临死前的一句话可以发现端倪。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出三路大军攻伐蜀汉,钟会、诸葛绪大军被姜维死死挡在了剑阁,但邓艾这一路大军却从阴平小道杀入了蜀汉腹地。面对邓艾大军,刘禅刚开始还想着抵抗一下,但当诸葛瞻战死后,刘禅就失去了抵抗意志,尽管成都城池坚固,蜀汉各地还有大量援军,但刘禅仍然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打开城门,投降魏国,最终蜀汉灭亡,出乎众人意料。
不过当蜀汉投降的消息传到姜维这里后,姜维还一心想着复国,他先是假装投降钟会,然后利用钟会和魏军众将的矛盾,挑起他们的内部争斗,然后借此诛杀钟会及魏军诸将,重新起兵,光复蜀汉。不过姜维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而在他临死之前,喊出了这么一句话,“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
姜维临死前所说的“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这句话,实际上是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魏国实力确实强于蜀汉,蜀汉这边不是对手,这是天意啊。另一层意思则是责怪刘禅了,古代的天指的就是天子,所以姜维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指的刘禅,因为正是刘禅不坚持抵抗,贸然投降,才会使得局势到达如此程度,无法回转。可以说正是刘禅的不抵抗,才导致了蜀汉的快速灭亡。
姜维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对诸葛亮为何屡战屡败的最好解释。首先蜀汉的国力确实比不上魏国,而且魏国精兵猛将并不少,甚至比蜀汉还多,所以说蜀汉是很难打赢魏国的。其次刘禅这个皇帝做得也非常不合格,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击败魏军了,结果刘禅却接受谗言,命诸葛亮回师,功亏一篑,诸葛亮之所以战败,刘禅要负不小的责任!
姜维临死前的一句话,其实就是说的他计谋之所以不能成功,蜀汉之所以亡国,其实就是因为魏蜀两国实力不对等,且皇帝刘禅不作为。而这也正是诸葛亮屡战屡败的原因,如果蜀汉实力和魏国差距不大,诸葛亮必定能打出更好的战绩,如果没有刘禅在背后掣肘,诸葛亮说不定真能击败魏军!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甄宓为何未嫁曹植:历史真相与文学想象的博弈在三国历史的烟云中,甄宓与曹植的“叔嫂恋”始终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题材。从《洛神赋》的朦胧隐喻到民间传说的浪漫演绎,这段关系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悲剧色彩。然而,剥...
曹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黄月英:荆襄大地的智慧明珠黄月英,这位三国时期以才情著称的女性,虽在正史中记载寥寥,却在民间传说与地方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她的籍贯与成长背景,不仅是个人身份的标识,更折射出三国时...
黄月英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