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光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被囚禁十年,为何不找机会翻身?
对于光绪来说,1898年看似充满希望,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他任用梁启超等人实行“戊戌变法”,既想掌握实权,也想通过变法使清代强大起来。不过,雄心壮志的光绪毕竟太年轻了,他急于求成而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等人的反对。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仅仅实行了百余天就被慈禧一手打断了,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本人也被软禁了。

从这以后,光绪失去了管理国家的权力,连最基本的自由都被限制了,加之他激烈的变法举措得罪了大部分大臣,很多满清贵族甚至赞成慈禧废掉光绪,另立储君,只不过迫于有内外压力没能落实。也就是说,光绪成了彻头彻尾的傀儡。
软禁光绪的地方叫做瀛台,是湖心的一座小岛,四面环水。在漫长的幽禁生活中,目力所及无非几个可供使唤的太监婢女,万里江山跟他似乎没有任何交集了。所以表面看来,光绪已经被磨光了锐气,等死罢了。当此之时,很多人用“反应迟钝、木讷呆滞”之类的形容词评价光绪。世人也都觉得,光绪帝可有可无了,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人而已,所以有自暴自弃的倾向也正常极了。
不过,在伺候慈禧两年多的德龄公主却发现光绪是个“双面人”,在慈禧面前他从来都是“忧郁、呆气,甚至生不如死的模样”,可在多次接触之后,却发现私底下的光绪还留着复兴国家的壮志,所以的“弱智表现”都只是麻痹慈禧的掩饰而已。
在德龄公主看来,虽然光绪在变法时表现得很幼稚,导致权力被褫夺,失去了自由,但在经历沧桑巨变之后,逐渐变得成熟了,“依旧是一个有思想、有自己见识的聪明人”。光绪常常和德龄公主等人谈到强大的西方文明,谈到古人所说的平天下之志向,他希望了解瀛台之外的巨变,德龄公主回忆说:“我可以看得出他对这些事情是如此地关切。”显然,光绪忍受了现状,却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期待,依旧在酝酿着更加完美的改造计划。

与很多长在深闺中的公主不一样,德龄公主的父亲是前朝驻法国公使,所以她也在法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不仅学会了外国语言,还了解了外国的礼仪以及各个国家的国情。她回国后不久便成了慈禧通晓海外的御前女官,这才接触到了光绪。
光绪很钦佩德龄公主的经历和见识,却囿于自身不能踏出瀛台半步,他经常向德龄公主请教、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在瀛台,光绪每天都会学习外语,像现在的高中生一样,反反复复地记忆单词、默写短文,练习口语,在他看来,会西方的语言是第一道门槛,也是基本功。
1908年,光绪最后的一年光景中,他亲笔列出了39本书单,其中包含了现在经济学理论、新的战争理论,更多的是法学知识,诸如孟德斯鸠的著作、日本的维新变法理论、英国的宪法大纲等等。在后世的专家们看来,光绪虽然丢掉了权力,却并没有丢掉图强的信念,或许他以为慈禧虽然霸道,却抵不过自己的年轻,有朝一日他还是能重新掌权,到时候他还是可以纵身一试。

惋惜,光绪到底没有机会了,他低估了慈禧的阴鸷,低估了一个能够掌权半个世界之久的老太婆的洞察力。所以,9个多月之后,慈禧的确大限将至了,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了,只不过在慈禧死的前不久,光绪并没有等到重新掌权的那一刻,而是突然暴毙了,死在了慈禧前头。只不过,明眼人都了解这是谁做的主意。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这一事件标志着蒙古草原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型,也开启了铁木真对周边政权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11-10 元朝的寿命为何这么短?只因忽必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然而,这个疆域横跨欧亚、军事力量冠绝天下的帝国,仅...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启 2025-11-10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铁血功臣的“无为”之道:曹参的传奇人生与历史启示在汉初群星璀璨的功臣谱系中,曹参以“萧规曹随”的典故被后世铭记。这位从沛县狱掾起步的武将,用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与朝堂上的黄老智慧,书写了一段独特的传奇人生。一、从...
启 2025-10-30 牛弘:隋朝文治的中流砥柱与文化复兴的奠基人在隋朝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中,牛弘(545-610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文化贡献,成为连接南北、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他出身陇右望族安...
启 2025-10-29 天启之殇:明熹宗朱由校23岁早逝的深层诱因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在位仅七年,年仅23岁便驾崩于乾清宫,其短暂一生与明朝末年的动荡紧密交织。从落水事故到丹药滥用,从身体底子薄弱到政治压力摧残...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9 木匠天子与末世权谋:明熹宗朱由校的双重面孔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他的一生如同一出荒诞与悲剧交织的戏剧:既是痴迷木工的“匠人皇帝”,又是深陷党争漩涡的权谋者;...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2 李世民登基后,罗艺为何执意反叛?一场被恐惧与野心撕裂的悲剧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的血色尚未褪去,李世民以秦王身份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就在他稳固权力的关键时刻,一位手握重兵的边疆大将——罗艺,却突然举兵反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0-22 龙且:从战场猛将到潍水败亡的军事启示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西楚霸王项羽麾下曾有一员以勇猛著称的将领——龙且。他的一生如流星划过夜空,既在东阿破秦、淮南败英布等战役中书写辉煌,又在潍水之战中因轻敌败于...
项羽 启 2025-10-21 雍正帝的“阳”面帝王术:以领导力铸就盛世根基在清朝历史长河中,雍正帝以“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著称。他不仅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强化皇权,更以独特的“阳”面帝王术——即通过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怀...
雍正如何继位的 启 2025-10-2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