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 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终年八十二岁。公元7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武则天的最后一年,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皇权被夺,被逼让位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哪怕武则天机关算尽、权术精妙,但她也无法阻止衰老的降临。随着年龄增大,武则天从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强人,变成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妪。此时的武则天再也不想折腾了,只想让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陪着自己,度过剩下的岁月。
老病缠身的武则天,将权力下放给了张易之、张昌宗,奸佞就是这么产生的。张易之兄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洛阳城内是胡作非为,嚣张跋扈。百官并非都是吃素的,奈何武则天是张易之兄弟的保护伞,上疏弹劾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文斗不行那就只能动武了,于是由五位重臣联手,准备发动一场推翻武周的政变。张柬之、崔玄、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五位大臣达成共识,并得到太子李显的支持。
早在公元698年,李显就再次被立为太子,但由于母亲武则天太过强势,李显一直是唯唯诺诺,没有一点太子的威信。既然要发动政变,推翻武周,那么就必须让太子李显加入。首先,宰相张柬之等人说服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加入,太子李显对此虽然表面上同意,内心仍是忐忑不安。
到了政变那天,李显竟然不敢去,他对众人说:
“奸佞小人应当铲除,但因此惊动了陛下,这可是个大问题,要不咱们以后再说吧。”
箭在弦上怎能不发,在众人苦口婆心的劝谏下,李显这才出头。
张易之、张昌宗在迎仙宫直接被杀,等到众人都到了武则天的床边,武则天才醒转过来。望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武则天并不慌乱,她在众人身后看到了太子,对他说:
“是你指示的吗?既然那两个小子已经死了,你就回东宫吧!”
李显见此情景,竟然吓得不敢说话,既然政变都已经开始,就必须完成,否则在场的一个也不活不了,桓彦范急忙插话:
“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政变很成功,武则天的皇权被夺,张易之、张昌宗的党羽基本上被杀尽,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本人则被严加看管起来,换言之就是被软禁起来。宰相张柬之等人,打着恢复李唐的旗号,所以政变才如此顺利。
政变都是杀头大罪,既然这些人已经不畏生死,那他们为什么没有杀掉武则天?
武则天虽然年老,但从她说的那几句话来看,她的头脑并不糊涂,当时的形势就摆在那里,容不得多想。
如果武则天坚决不放权,那么这帮人真的有可能杀掉她,而且武则天原本就是夺权上位,按照当时的理论,这是逆天之举,哪里有女子做皇帝的道理。所以我们推测,当时武则天选择了妥协,一方面武则天会考虑到自己性命,另一方面武则天可能已经释怀。
被软禁在上阳宫,一半抑郁,一半释怀
政变进行顺利,李显即位也很迅速,之后,武则天被安顿到了上阳宫,李唐政权得以恢复。此时的武则天满身是病,她已经不是那个君临天下的皇帝了,只是个弥留之际的老太婆。
史料记载:
“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李湛留宿卫。”
李显即位之后,并没有忘记母亲,每过十天,李显就去上阳宫看望武则天,这对于武则天也算是一丝安慰。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得到一切再失去一切,或许武则天能看破红尘,但她心中也难免失落。
史料记载:
“二月,辛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一个女人,从李世民宫中的才人,再到感业寺的小尼姑,接着到李治宫中的武昭仪,直至被封为皇后。武则天这一步步走得甚是艰辛,在复杂的权力场中,她终归博得了一席之地,直到她君临天下,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可以说论权谋诡计,当朝没有几人是她的敌手,但她最终得到了什么?手中权柄没有了,身边的男宠被杀了,只剩下一座别院,甚至连出去的权力都没有。
史料记载:
“太后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衰老。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頮,形容嬴悴。上入见,大惊。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
武则天原本很喜欢化妆打扮,加上其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衰老的迹象。但到了上阳宫就不同了,此时的武则天,满头白发、脸色憔悴,甚是狼狈。一次,李显到上阳宫看望,武则天哭着对儿子说:
“我从房陵把你接回洛阳,就是让你接替皇位,但那个五个老贼,却将我关在这里,你还有何可说?”
李显泪流满面,跪拜在地,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了。尽管武则天心有不甘,但她最终还是释怀了,她没有为难儿子李显,也没有为难她曾亲手打造的帝国。在几年之前,武则天就已经想开了,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她将李显立为太子,决定还政李唐宗室。
当然,在选太子的时候,狄仁杰就给她分析过了:
“给姑姑和给母亲上坟肯定是不一样的!”
既然李显已经成了皇帝,虽然是通过政变即位,但结果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早一年和晚一年的关系,那么她武则天就没有什么反抗的必要了。上天对武则天已经是很眷顾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成为皇帝几乎是痴人说梦,但武则天真的做到了,凭借她自己的能力,还将帝国治理得可圈可点。
对此,武则天应该感到知足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病逝之前,武则天授意李显,取消她皇帝的封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并与李治合葬,享受李唐宗庙祭祀。
与此同时,她还请求宽恕和赦免王皇后、萧淑妃的族人以及废王立武斗争中获罪的褚遂良等人之族人。
就这样,武则天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也保全了自己。
武则天一生的最后时刻,她把皇上李显叫到了身边,说了最后一句话:
“皇儿,提防韦后。”
随后,咽了气,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就此结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 唐朝娄师德家族的兴衰沉浮:家风传承与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抉择作为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名相兼名将,娄师德以"唾面自干"的雅量与"八战八捷"的军功闻名史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武则天:明君与昏君的双重镜像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武则天以唯一正统女皇帝的身份,在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裂痕。她既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先驱者,也是权力场中冷酷的博弈者;既开创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李治为何不保护萧淑妃:权力、性格与宫廷权谋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后宫争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朝堂。其中,萧淑妃从“宠冠六宫”到被武则天制为“骨醉”的悲剧,不仅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暴露了李治作为帝王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3 武则天为何诛杀李贤: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血色悲剧公元684年,巴州城外,29岁的李贤在绝望中写下《黄台瓜辞》后悬梁自尽。这位曾三次监国、主持注解《后汉书》的太子,最终沦为母亲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牺牲品。这场母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贤 2025-09-02 权力漩涡中的忠臣悲歌:李昭德之死因探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李昭德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刚直敢言、制衡酷吏著称,却最终与来俊臣等酷吏同日被斩,其结局令朝野震惊。一、政治斗争:酷吏集团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8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吉顼:在政治漩涡中陨落的智者在唐朝武周时期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吉顼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出众的才智与果敢的行动力,在复杂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心腹大臣。然而,最终他...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6 来俊臣“请君入瓮”:酷吏权谋的终结与历史警示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酷吏政治盛行,其中周兴与来俊臣堪称“双璧”。他们以发明酷刑、构陷忠良闻名,却因一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权谋交锋,成为后世“自食恶果”的经典...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5 狄仁杰的学生:从朝堂到江湖的智谋传承狄仁杰(630年-700年)作为唐朝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与断案名臣,不仅以“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才智辅佐武则天治国,更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门下弟子遍布朝堂与江湖,形成...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