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不敢篡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却敢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起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世人对其的争议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曹操是奸臣,有人又说曹操是英雄,但不得不说曹操的实力是让人毋庸置疑。
他凭借自身的有勇有谋,成功地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在当时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在后期的时候,曹操更是成功地平定了西凉。如此一位有着庞大野心的人为何一直没有称帝,难道曹操是不想称帝?
曹操的权力堪比天子
要说是曹操不想称帝,那答案毋庸置疑的肯定不是,曹操有着许多凭借自己打下来的战果,他虽不是天子,但当时的他也已经是代天子行事了,当时的汉献帝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一直都是曹操在操控的傀儡, 曹操当时也是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举动,但最后造反称帝的这一步,曹操始终没有跨过去。
如果要说最初时期的曹操那他可能还是真的没有称帝这样的想法的,但伴随着他实力越来越强,自己的军队权力也是越来越庞大,甚至庞大到可以和皇帝的地位权力相比,就因为如此谋权篡位的野心一点一点,一天一天的谋生在曹操的心底里。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时期中,曹操位于丞相,整个人也是春风得意,就在曹操如此春风得意之时,汉献帝的诏书也就此下来加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国在邺城,要说这加封进爵的想法也必然不可能是汉献帝的真实意愿。
因为没有哪一位皇帝会愿意把如此高的权力交接给一个随时可能造反的臣子身上,这也变相是把自己的命给送了出去,但汉献帝也是无可奈何,曹操就像是把刀架在汉献帝的脖子上面一样,被逼无奈的汉献帝也不得不下旨加封曹操,但旨意一出的时候荀彧是第一个出来公然反对曹操,自身的反对态度也是强烈坚决,没有一丝退步的余地。
荀彧他如此公然反对曹操的行为让曹操一直记恨在心里,就算荀彧在如此的强烈的反对也是无济于事,旨意也已经下了曹操也已经收了,此后的曹操应记恨荀彧反对他的行为之后一直在朝中刁难着荀彧,也变相一直在折磨着他,最后荀彧也是不忍如此受辱,也以自我了结结束自身生命,就这样荀彧也成功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
其实说曹操为什么一直没有称帝其实这样的一个原因也是有很大的占比,在曹操的麾下也是有许多的人对汉室有着许多不一样的情怀,他们所希望的也是振兴汉室,曹操当时所说的也是和他们一样说着匡扶汉室他也是位汉臣,为汉朝做事情,而且当时曹操的死对头刘备口中喊的也是“兴复汉室”的口号,更是打着"诛曹贼"的口号。
如若现在曹操造反称帝的话那必然也还是处处受阻,尽管曹操现如今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但他称帝的过程也不会很顺利,因为古人很注意自己的名声的,只要曹操称帝那他汉贼的称呼就会紧紧把牢在他的身上,当时的曹操本就已经掌握了整个东汉王朝了,地位也位同于皇帝,也一直牵制着汉献帝。
在加上当时大臣拥汉挺严重的情况下,曹操也没有必要在做出称帝,把自己推向风尖浪口这样的举动,背上在背着骂名,与此相对应的是,而且这江山也全部都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对于曹操来说,自然也不需要担心自己不称帝,就会出现镇不住手下的情况
当时的曹操实行了租调制,使中原许多的地方重新恢复了生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曹操实行的各种行为都成功解救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间,就这样曹操也是一直深得民心,深受爱戴,也为以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曹丕称帝
曹操这一世至死一直都是位同于皇帝的地位,没有称帝,但曹操的儿子曹丕就不一样他就选择了称帝这样的行为,其实曹丕称帝也不是因为他自身的胆子有多大,完全是因为曹操给曹丕称帝奠定下了基础。
不然以曹丕的能力还是不足以可以成功称帝,曹操在后期的时候也几乎已经把许多支持汉室的臣子给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处理掉了,一个一个用上他自己所信任之人,支持他的人,让他家中的各路亲戚来朝中当官。
还有一点曹操和曹丕所处时代的不同,曹操当时最初在东汉王朝是为汉臣,而曹丕就不一样了在他的那个时候曹操就已经是北方最大的诸侯了地位甚高,在加上当时的东汉王朝也越来越走向衰落。
而魏国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时间一长大家对魏国的认可也渐渐的超过了东汉王朝,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位了曹操的魏王和丞相之位,就这样曹丕顺水推舟就开始实行着自己的称帝计划。
在这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曹丕也是焦急不安,他希望自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成功称帝,可原因又是什么呢,原因也其实是特别的简单,他的父亲曹操有勇有才把魏国统治的井井有条,但曹丕不一样的是他不如自己的父亲曹操在臣子当中的威严和威慑力和民众爱戴之心,称帝便是更好提声望和威慑力的方法,这也是当时眼下最好的最完美的一个方法。
曹家之人在知道曹丕有这样的想法之后,立马招其文武百官集体上书汉献帝,希望汉献帝可以退位禅让给曹丕,曹家人也是明白,只要曹丕当了皇帝那好处肯定是少不了他们的。
本来他们也是于曹丕一家,许多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都看清楚了现如今的局面跑到了曹丕的阵营当中,尽管还有少数的臣子在反对,但也是无济于事以他们那样的实力也是斗不过曹丕的。
朝中的文武百官和曹丕一直都在对汉献帝一步步紧紧相逼,汉献帝没有办法为了保住自身性命,也不得不把皇位让给曹丕,汉献帝也知道就算他在不舍着自己皇位也没有办法。
按照现如今朝堂的趋势如果他现在退位给曹丕那他现在所拥有的荣华富贵还是依旧会在,他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曹丕也会妥善安置他,毕竟他还是要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就这样汉献帝下旨退位由曹丕接位,曹丕也是借此故意推辞了几次,因为他知道要是在第一次他就受了着皇位,那他必然也会被推向风尖浪口,所以他就学着刘备三顾茅庐的样子,推辞了三次之后,表现着汉献帝十分勉强曹丕的样子,顺势就接受了。
就这样曹丕成功继位称帝,也正式立国号为大魏,也尊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之后果然不出汉献帝所料曹丕好好安置着他,没有取他性命也封他为山阳公,以前所有荣华富贵依旧造旧,东汉王朝最终也还是走向了灭国,曹操虽然一直都没有当时皇帝,但是如今的皇位也依旧是她他们曹家的。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 马超归蜀后的郁郁之困:英雄末路的政治困局在三国乱世中,马超曾以西凉猛将之姿令曹操割须弃袍,却在归降刘备后陷入“常怀危惧”的困局。这位曾威震关中的“神威天将军”,最终在蜀汉政权中郁郁而终,其命运转折折射...
马超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