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蜀汉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灭亡之后,关羽的后代为什么会被灭族?关羽生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只有关羽的后代被灭全族?关于这个问题,史书是这么回答的,“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大意是,这个叫庞德的人和关羽有过节。263年邓艾攻入成都,庞德的儿子庞会亦在军中。为了给父亲报仇,庞会找到关羽的后裔,乃将其阖府诛杀。那么,庞德和关羽到底有何过节?导致其子庞会非要诛尽关氏满门才肯罢休呢?说起这件事,还得述及公元219年的那场战争,即三国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其实,这场大战并不是孤立的,它的爆发,和217—219年的汉中之战有着很大的关系。
史料记载,在这场大战中,刘备不但倾尽了益州的财力和物力,还调来了手下最能打将军。诸如张飞、马超、黄忠、魏延、赵云等人,均参加了这场战争。战后,刘备大肆封赏功臣。且不说自刘备起兵时就跟随左右的张飞和赵云,就连后来归降的黄忠、马超都获得了武将的最高官爵。实际上,在这些人里面,提升最快的还是那位争议颇多的魏延。因为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力排众议,越过了张飞、赵云等一干宿将,竟然将汉中的军政大权全盘交给了并不知名的魏延。这边风景独好,荆州这边的关羽怎能不嫉妒?于是,在刘备封赏功臣的同月,即公元219年7月,按耐不住的关羽也调集了重兵,发动了旨在攻取襄樊的战争。
对这场战争,有学者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主要是为了吸引曹操的注意力,以减轻刘备在汉中的军事压力。不过,从宏观上看,关羽出兵襄樊的时机选的却不怎么好。因为刘备当时对益州和汉中的控制还不怎么稳固,还有很多善后的工作要做。其实,在225年诸葛亮征服南中之前,刘备集团真正能有效控制的地盘也就只有一个成都平原。这个地方虽然耕地面积广袤且有都江堰的灌溉,但既要供应汉中前线的军需,又要修复战争的创伤,也很难再给关羽提供什么有力的支持。那么,关羽执掌荆州期间,有没有碰到较好的北伐机会呢?有,至少有两次。
第一次是218年10月至219年正月的侯音之叛。这场大乱,发生在襄樊的大后方宛城。不过,关羽却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当然,关羽在侯音叛乱时没有出兵,也可以谅解。毕竟曹操当时虽然率曹氏集团的主力进入了关中,但还没有离开长安。通过武关通道,曹操完全可以分出一部精锐快速支援襄樊前线。但第二次,也就是侯音之乱被平定、曹操领兵进入汉中以后,关羽没有发兵就令人费解了。若要强行解释此事,那就只有从孙权身上找答案了。
翻阅史料可知,孙权一直觊觎荆州,尤其是公元215年合肥之战以后。那一战,东吴十万精锐被张辽打得惨败而归,连孙权本人亦险遭生擒。于是,在北进受阻的情况下,东吴只好将目光重新对准了荆州。
其实,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也不是完全不恰当。至少在关羽发兵襄樊时,曹氏在中原的军备是颇为薄弱的。一是曹操的主力大军还未返回中原,二是北疆的鲜卑人和乌桓人牵扯了曹军的部分精锐,三是合肥一线的东吴大军也在蠢蠢欲动。此外,朝中的倒曹势力暗潮涌动,也使曹操必须留下相当一部分军力守备老巢邺城。当然,最令关羽高兴的,还是守备襄樊的曹军兵力极少,只有曹仁所部数千人。不过,曹仁的守城术极其高超,他重拾当年南郡鏖战周瑜的本领,竟让关羽的数万水陆精锐束手无策。
史料记载,曹仁遭到关羽所部的攻击后,马上就向曹操递交了告急文书。军情如火,刻不容缓,曹操只好让距离最近的汝南太守满宠率郡兵先期驰援。之后,他又征调了七支精锐军团交给左将军于禁,令其快速驰援。随跟于禁一起领兵救援的,还有文章开头的庞德。
本来,鉴于庞德曾是马超的旧部以及其兄长庞柔正效力于刘备集团,樊城诸将对庞德并不信任。庞德急于洗刷嫌疑,迫切希望凭借军功扬眉吐气。于是,在救援的过程中,庞德打得异常英勇。起初,驰骋沙场多年的关羽并没有将庞德放在眼里。可是,厮杀不久,关羽却发现庞德武艺纯熟,的确是个劲敌。史料记载,两人厮杀不多时,关羽便被庞德射中了前额。幸亏关羽有头盔保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也正是庞德在此战中的突出表现,使关羽所部对其颇为忌惮。因庞德常骑一匹白马,故而关羽军中纷纷呼其“白马将军”。从某种程度来说,庞德的力战延缓了关羽的兵锋。这一对峙,就到了霖雨连绵的八月份。于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淹七军”发生了。
庞德是凉州人,擅长骑射,但不习水性。很快,庞德便被洪水困在了河堤上。主帅于禁见大势已去,直接弃戈投降。庞德的部将董衡、董超见荆州兵越来越多,恐惧万分,也劝庞德束手,谁知却被庞德一刀砍翻在地。时近正午,荆州兵攻势渐急,庞德箭矢用尽,只好拔出短刀和荆州兵近身肉搏。这时,他的部下抢来了一条小船,庞德遂率仅剩的两名部下撤到船上,意欲乘船返回樊城。然而由于暴雨太盛,庞德乘坐的小船还没划出多远便被大浪打翻。不久,荆州兵追及,毫不费力地俘虏了庞德。
庞德剧照
史料记载,关羽很赏识庞德的勇武,曾想将其招降。庞德先是不理,继而破口大骂,最终惹恼了关羽,被关羽下令推出辕门斩首。曹操闻知此事甚为悲伤,感于庞德的忠勇,遂封其二子为列侯。221年,曹丕篡汉称帝,更是派专人前往庞德墓前祭奠。此外,曹丕还赐给了其子庞会关内侯的爵位。所谓虎父无犬子,庞德的勇武遗传给了庞会。当然,最重要的,是庞会在曹魏集团内讧的时候站对了位置。史料记载,诸葛诞反叛司马氏的时候,曾对庞会进行了拉拢,但庞会却拒不从命。不仅如此,他还率兵配合司马昭对诸葛诞进行了讨伐。263年,邓艾击败诸葛绪,姜维率军撤离剑门关。庞会又被钟会当作拳头部队,和猛将胡烈一起对其进行了追剿,最终覆灭了煊赫一时的蜀汉帝国。
参考资料:《三国志》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 霍戈的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标识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霍戈作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其生平事迹虽未如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般广为人知,但他在南中地区的军事治理与忠诚坚守,仍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然...
关羽 诸葛亮 2025-07-22 关羽之死: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他随刘备起兵,镇守荆州,威震华夏,却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
关羽 刘备 2025-07-21 历史真相:孙坚才是“温酒斩华雄”的真正主角在《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中,“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初露锋芒的高光时刻。杯中酒尚温,华雄已人头落地,这一充满戏剧张力的描写,让关羽的勇武形象深入人心。然而,翻开《三...
关羽 2025-07-10 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的忠义抉择与军法代价公元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沿华容古道仓皇北撤。这条长7.5公里的沼泽小道,见证了三国史上最具戏剧性的转折——当曹操与关羽在泥泞中狭路相逢,当“义绝...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