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然而魏忠贤死后没多久,明朝就覆灭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古时候的皇帝一般并不如所熟知的那般光鲜。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脱胎于泥泞骨血,手握至高皇权,说一不二,但是更多的皇帝都深陷官员集团的势力党争中。
东晋是出了名的门阀政治时代,过于强大的氏族威胁着皇帝统治的威严性。皇权式微,门阀林立,派系之间争斗不休,百姓民不聊生。后有大司马之子桓玄作乱,皇帝被逼禅位。桓玄又被刘裕所灭,东晋正式消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明朝衰微的原因不不外乎如是。说到明朝衰落,不得不提魏忠贤。明朝的魏忠贤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因为豪赌输钱,不得已“自宫”,而后入宫谋生。他进宫以后,极尽谄媚之事,不仅傍得宫里太监靠山,还取信于皇孙,与皇孙的乳母客氏交情甚密。皇孙朱由校即位的时候正值弱冠,魏忠贤的职位水涨船高。
这位皇帝一心沉醉制造木器,喜好玩乐,不通文墨又厌倦处理朝政,还拒绝了东林党人赶客氏出宫的提议。冥冥之中,皇帝乳母客氏和魏忠贤掌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魏忠贤总是在皇帝做木工时把奏折给皇帝过目,皇帝不愿显露自己短处,总是推说自己已清楚,让魏忠贤看着办。

朱由校非常信任魏忠贤,他有一次上朝对臣子说,魏忠贤是值得商议国家大事的人才,他也确实做出了一些功绩。当时大明朝北方的国土受后金铁骑骚扰侵袭,内阁臣子徐光启建议寻求他国援助,但遭到了守旧派官员的否定。守旧派墨守成规,认为天朝上国求援他国有失体面。
皇帝一时无措,但是魏忠贤却站出来支持求援的意见。随后天启皇帝朱由校亲笔书写信请求葡萄牙的援助。这一招不仅从西班牙请来机械师和教官,也引进包括四门大炮在内的许多军事装备。魏忠贤另一方面又启用了赵南星等一些有才干的耿直官员,他们所建立的关宁防线在今后十数年间发挥了大有可观的作用。
魏忠贤也有赏罚分明的一面。边防锦州城被攻打的时候,袁崇焕畏敌,下令不许出战,对在锦州苦撑的赵率教不管不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锦州城危在存亡之际,满桂违抗命令,出兵增援锦州。锦州大胜之后,魏忠贤给赵率教、满桂升官,罢免了袁崇焕,即使袁崇焕为魏忠贤修生祠溢美之辞说尽。
魏忠贤辅佐皇帝的几年,是在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他敢于恢复被废除的工商税和海税制度。与此同时,他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政策极力向商人手工业者和矿主征税。当时地区之间的发展已经不平衡了,江南工商发达,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的农民则不堪农业税的重负。

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反对向士绅纳税,他们自己多是大地主和矿业主,他们的行为变相使国家少了很多税收财政收入。朱由校在位之初,也重用了东林党人,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东林党人在朝中身处要职。可惜水至清则无鱼,东林党一家独大,被他们排挤得齐、楚、浙三党愤而结交了钻于经营的魏忠贤,合组成了后来的“阉党”。
朱由校死后,其弟朱由检即位,这位大名鼎鼎的崇祯皇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消灭阉党势力,逼魏忠贤自缢。魏忠贤死后,朝野一片欢欣鼓舞之相,官员们完全失去了掣肘。崇祯皇帝遣散了葡萄牙的机械师和教官,上台重用东林党,撤销了江南地区的工商税、海税政策。为了找补,加征税收,加重了下层人民的困苦。

百姓苦不堪言,北方边防却饷银,层层剥削,愈演愈烈。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百姓的痛苦不断加剧。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围困北京,朝廷财库亏空,既没有钱也没有粮食。崇祯帝拉下脸面号召官员富人为国捐钱,权贵们纷纷哭穷,全京城共捐了二十万两。后来闯王进京,从这些地主富户身上搜刮出银子七千多万银两。
崇祯皇帝自缢前说“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彼时彼刻,他身边只有几个太监相陪,太监王承恩也随他一起自缢。承恩临死时说了一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其深层缘由也许是魏忠贤活着时以一己之力,与满朝文武作对,同时压制他们的发展。中肯地说,魏忠贤虽私德有亏但确实心系国家大事。
君王之道,在于制衡。崇祯看待事物一刀切,内忧外患之下武断地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势力。党争之乱是没了,文官集团也失去了制约,缺乏治国实操的官员一昧追权求利,国家财政一塌糊涂。魏忠贤如果如王承恩说的那般还活着,财政有裕,进而边饷不缺,将士有士气,国事或许不至于沦落如此。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崇祯帝)在皇嫂张嫣的鼎力支持下登上皇位。面对这位年仅21岁、出身平民却以美貌与智慧著称的寡嫂,崇祯帝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10-15 崇祯十七年勤政路:明朝覆亡的制度性困局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在紫禁城文华殿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祖父万历年间埋下的财政黑洞、父亲天启年间的阉党乱政,以及关外后金铁骑的步步紧逼。这位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启 2025-10-09 明朝太监曹化淳结局:忠臣蒙冤与历史正名的悲歌在明朝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曹化淳(1590年1月9日-1662年6月29日)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崇祯帝朱由检的近臣,他历经宦海沉浮,最终在清初以“被诬遗嘱...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9-19 清朝何以独善其身:破解宦官专权的制度密码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是东汉、唐、明三朝挥之不去的梦魇,魏忠贤、刘瑾等权宦的恶行更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创造了&quo...
刘瑾 魏忠贤 2025-09-18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崇祯南迁之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1644年春,北京城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围困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烽烟,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位以勤政著称的末代君主,曾三次...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5-09-02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末世鸳鸯的生死抉择1644年甲申之变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前,挥剑砍向15岁的长平公主朱媺娖。这一剑斩断公主左臂,却未斩断她与驸马周世显的命运羁绊。两年后,这对乱世鸳鸯在清...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长平公主 2025-08-29 崇祯杀乐安公主:末世皇权的悲歌与挣扎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覆灭。这场历史巨变中,乐安公主朱徽娖的命运成为解读末代皇权悲剧的典型样本。作为明光宗...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乐安公主 2025-08-26 唐朝李进忠: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宦官群像在中国古代宦官群体中,“李进忠”这一名字因与明朝权宦魏忠贤的关联而备受争议。但若将视角聚焦于唐朝,历史记载中确有另一位名为李进忠的宦官,其生平轨迹与魏忠贤毫无关...
魏忠贤 2025-08-13 朱由榔:南明末代皇帝与明朝皇统的终结者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关于“最后一位明朝皇帝”的界定常引发争议。若以传统认知中“明朝”的存续为标准,崇祯帝朱由检的殉国(1644年)标志着北京朝廷的覆灭;但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榔 2025-08-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