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他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且能恭谨节俭,使局势稍安,是晚唐皇帝中声誉较高的一位。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庙号宣宗,葬于贞陵。
主要成就
军事
大破北狄,稳定北方
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出兵深入,大破北部诸山奚,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捷京师。这是继会昌时期大破回鹘汗国以后又一次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军事胜利,至此以后,北方再无大的军事威胁,得到了彻底的平定。
李俭在《清河张公神道碑铭》对这次战争记载:“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描述了大中年间对北狄战争所取得的胜利。
驱逐吐蕃,收复河西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渐趋衰落,边防力量虚弱,于是吐蕃乘隙攻略河西诸州。从乾元元年(758年)至大历十一年(776年),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沙州军民同吐蕃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大中(847年-859年)初年,唐朝乘机收复了陷于吐蕃的三州(原州、乐州、秦州)和七关(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萧关)。极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
不久,吐蕃尚恐热率五千骑兵来到瓜州,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不仅激起了河西人民的极大愤慨,而且使他的部下怨望不平,“皆欲图之”。
原陷于吐蕃的沙州首领张议潮,暗中结交豪俊,密谋归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见时机成熟,遂发动起义,“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张议潮等率众驱逐了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即派遣使者,赴京师告捷。当时,凉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东道受阻,张议潮的使者,不得不迂道东北的天德城,至大中四年正月,才因天德军“防御使李丕以闻”。接着,张议潮又“缮甲兵,耕且战”,又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大中五年(849年)八月,复派其兄张议潭和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等十一州图籍。至此,除凉州而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
李忱特下诏,大力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勋。因命使者赍诏收慰,擢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拜李明达为河西节度衙推兼监察御史,李明振为凉州司马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吴安正等亦授官武卫有差。十一月,唐朝令于沙州置归义军,统领沙、甘、肃、鄯、伊、西、河、兰、岷、廓十一州,任命张议潮为节度、管内观察处置使,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特进,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
河西归唐后,李忱兴奋地说:“宪宗常有志收复河、迫地区,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遗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
平定安南,都护南疆
大中年间,安南(今越南河内)屡有军乱,遭南诏侵扰。李忱以康王傅王式授安南都护、经略使。王式到任后,选练士卒,修筑城池,加强防守。都校罗行恭久专府政,多不法,王式借故杖责,黜于边远之地。不久,南诏大举入犯,王式沉着遣翻译喻责,迫其退兵。七月,安南恶民作乱,欲逐王式,王式披甲率兵登城,责乱者;次日,发兵将其擒斩。洞蛮杜氏家族自齐、梁以来骄蹇难制,王式设计离间其众,其酋长杜守诚败死。安南饥乱数年,军中无犒赏,六年无上供,王式自此赏士、上供,一方安定。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腊(今柬埔寨、泰国等地)皆通使修好。
抚平党项,安定西陲
自武宗李炎发兵讨伐党项,连年无功,反而损耗馈饷,党项仍为边患。李忱得悉党项骚扰都是因为边将侵掠其羊马,随意诛杀,使党项不胜愤怒,所以起兵反抗。大中五年(851年)春,李忱以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夏绥(今内蒙古白城子)节度使。自此之后,朝廷都选用儒臣替代贪暴的边将,安抚党项百姓。由此党项遂安。
当时,南山、平夏党项久未平定,李纯颇为厌倦用兵。大中五年(851年)三月,李忱接受宰相崔铉的建议,命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及南北两路供军使兼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四月,白敏中率军赴宁州(今甘肃宁县)。十日,定远城(今宁夏平罗南)使史元击破平夏党项于三交谷(夏州境内,今内蒙与陕西靖边交界地区)。白敏中奏称平夏党项平定。八月,白敏中奏称南山党项请降。当时用兵年久,李忱因国用不足,便下诏赦免南山党项,使其安于本业。
经济
大中五年(851年)二月,李忱任命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自太和(827年-835年)以来,每年运江淮米不过四十万斛,沿途吏卒侵盗,以及沉没,运达渭仓(今陕西潼关北)的还不到二十万斛。裴休得知其弊端,就任后,立漕法十条,派官员整治漕运,每年运米至渭仓一百二十万斛。
文化
李忱曾令崔龟从、韦澳、李荀、张彦远撰《续唐历》二十二卷,至大中五年(851年)七月修成。《续唐历》止于唐宪宗朝,以补柳芳《唐历》之阙。
李忱又曾命宰相崔铉、学士崔瑑、薛逢编撰《续会要》四十卷,续编德宗到宣宗年间的史事。至大中七年(853年)十月修成。
法律领域
大中七年(853年)五月,左卫率府仓曹张戣集中法令条文相类似的条目一千二百五十条,分为一百二十一门,取名《刑法统类》(亦称《大中刑法统类》、《大中刑律统类》),献上朝廷。
《大中刑法统类》开创了《刑统》这种刑事法律汇编的编纂体例;其特点是,将与刑律有关的敕、令、格、式等均附在律文之后,从而便于查找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五代和宋朝立法技术有重大影响。
外交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李忱以鸿胪卿李业为册黠戛斯可汗使,持节赴黠戛斯册封其王子为英武诚明可汗。
大中二年(848年)三月,日本国王子入唐朝贡,献方物,李忱设百戏及盛宴接待,赠宝器音乐。
大中七年(853年),日僧圆珍等乘唐商良晖船入唐求法,历温台至福州。
大中十年(856年)十月,安西回纥庞勒可汗遣使入贡。十一月十二日,以卫尉少卿王端章为册回纥可汗使,拟册封庞勒为怀建可汗,但因黑车子拦截而未成。
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渤海王大彝震逝世,其弟大虔晃权知国务。李忱封虔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册立为渤海国王。
西夏天庆十三年(1206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悄然发生:桓宗李纯祐的生母罗太后,竟联合堂侄李安全废黜亲生儿子,改立李安全为帝。这一事件不仅颠覆了西夏皇室伦理,...
李纯 罗太后 2025-08-29 元和中兴的执政者:唐宪宗李纯的改革与中兴之路“元和中兴”是唐朝中后期短暂而关键的历史阶段,因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805-820年)使用“元和”年号而得名。这一时期,唐宪宗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改革,重...
李纯 2025-07-03 血色长安:唐朝宦官弑君录——从宪宗到文宗的皇权悲剧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宦官专权如同附骨之疽,多次腐蚀王朝根基。但若论专权之烈、弑君之频,唐朝宦官堪称空前绝后。从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李纯暴崩,到宝...
李纯 2025-06-20 元和:唐宪宗的中兴之治与年号背后的政治密码“元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号,它见证了唐王朝从衰落走向中兴的关键转折。这一年号的使用者是唐宪宗李纯,其在位期间(806-820年)推行的“元和中兴...
李纯 2025-06-12 裴垍与裴度:中唐政坛的双子星与改革接力在中唐政治史上,裴氏家族犹如璀璨的双子星,照亮了宪宗元和年间短暂的中兴之路。裴垍与裴度,两位同宗不同支的宰辅重臣,以“河东裴氏”的门第荣耀为纽带,在宪宗李纯的统...
李纯 2025-05-30 李安全与罗太后:一场颠覆西夏王朝的“叔嫂合谋”公元1206年,西夏宫廷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镇夷郡王李安全联合桓宗李纯祐的生母罗太后,废黜李纯祐自立为帝,史称“天庆之变”。这场政变不仅改写了西夏的皇权更...
李纯 罗太后 2025-04-07 唐宪宗:明君之誉与昏君之疑的历史审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个辉煌的篇章。而作为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的统治时期,更是充满了争议与传奇。他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这一问题历来为史学家...
李纯 2025-03-31 唐穆宗李恒的登基之路与离世之谜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穆宗李恒的统治时期虽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一生,从登基到离世,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一、唐穆宗李恒的登基之路唐穆宗李恒,初名李宥,是唐...
李恒 2025-03-11 唐宪宗李纯:元和中兴的开创者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宪宗李纯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坚定的政治决心,开创了唐朝最后一个盛世——元和中兴。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不仅使唐朝得以摆脱中期的动...
李纯 2025-03-11 李忱登基之路:从光王到唐宣宗的传奇转变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宣宗李忱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李忱初名李怡,在皇位继承的激烈竞争中,他并非最显眼的一位,但最终却成功登上了皇...
李纯 李忱 2025-02-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