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成都登基,是愤怒还是高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献帝这人是比较悲催的,生在了东汉末年,摊上了一个早死的爹和愚蠢的舅舅,不然他的日子肯定是不至于后面那么惨的。不过汉献帝虽然比较倒霉,但是他这人其实是非常聪明机智的,甚至于说,他比东汉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都能干,只不过他生错了时间,生在了那个动荡年月,他也没有办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汉献帝一生的简历,就能发现,汉献帝这人,可远没有我们现在认为的那么懦弱,人家也曾杀伐果断,想要匡扶汉室,只不过遇上了曹操这种枭雄,玩不过曹操而已!
汉献帝出生后不久,他的亲生母亲就被何皇后害死,所以他自小其实是由太后抚养长大的。汉献帝自小聪明,又受到了祖母的仔细栽培,获得了汉灵帝的倾心,想要将其立为太子,但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最终太子之位还是没能落到汉献帝身上,而是落在了他哥哥刘辩身上。汉灵帝死后,刘辩继位,他的舅舅便是大将军何进。严格来说,汉献帝也得叫何进一声舅舅,不过也正是这个舅舅,将东汉推入了悬崖!
刘辩继位后,何太后为了掌控宫中大权,不得不倚仗宦官,而宦官本身没啥权力,他们也是皇权的附庸,所以说何太后和宦官的关系打得比较火热,希望借助宦官之力稳定后宫、朝堂。但何太后的这个做法却惹怒了朝臣,大家都认为因为太后应该远离宦官,因为宦官阻挡了朝臣们的掌权之路。朝臣们推举出了大将军何进,来和太后对着干,而这个何进也是个愚蠢之人,明明他是屠夫出身,靠着妹妹的关系才混成大将军,应该和妹妹站在统一战线的,结果何进却被袁绍给忽悠了,说什么都要去打击宦官,最终引发了大祸。
何太后死保宦官,何进见逼宫不成,竟然召集外来的军队,准备威胁何太后进犯。而宦官们听说何进竟然一定要把他们斩尽杀绝,于是提前埋伏在宫内,击杀了何进。何进一死,背后的袁绍立刻跳了出来,率领军队进攻皇宫,由此拉开了东汉大乱的序幕!
袁绍领兵杀进皇宫,倒是成功地斩杀了宦官,但也使得皇室权威荡然无存,之后便是董卓入洛阳,东汉大权落入董卓之手。
从这段故事来看,何进就是个被人忽悠了的愚蠢之人,好好的局面被他给弄得一团糟,使得家族也遭到了重大打击。袁绍呢,虽然有狼子野心,但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最终董卓捡了个大便宜。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朝堂众人,表现都是非常差劲的,除了汉献帝。
原文:(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面对来势汹汹的董卓,也就只有汉献帝还能够淡定地说话,这其实可以看出,汉献帝这人,并不是唯唯诺诺之人,人家也是有真本事的,就凭这份气场,那就足以把大多数人给比下去了!
董卓废掉了原少帝刘辩,拥立汉献帝为帝,不过大权仍在董卓的掌控之中。虽然董卓掌控了大权,但天下已经人心浮动了,众诸侯不满董卓干预朝政,组成联军进攻董卓,逼得董卓迁都长安。再后来,王允买通了吕布,击杀了董卓,将董卓势力的精英一网打尽,算是消除了董卓这个祸患。但是好景不长,王允在击杀董卓后,并没能妥善安置董卓的部将,最终李傕郭汜起兵反抗,攻破了长安,汉献帝再一次沦为俘虏。
不过由于李傕郭汜在董卓集团算不上高级军官,只是中级军官,所以他们根本不懂政治,只知道打仗抢权力,所以这一阶段长安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但是汉献帝的政令其实也能得到比较好的执行,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汉献帝,其实是有一定的权力的。
原文: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恤有虚,乃亲于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上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考实。诏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后,多得全济。
从汉献帝处置侯汶的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当时的汉献帝是有一定的权力的,他当时的那个小朝廷还是能够有效运转的。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李傕郭汜二人就闹起了内乱,都想挟制汉献帝做老大,最终汉献帝被迫逃跑,重归洛阳。而进入中原后的汉献帝,得到了曹操的礼遇,原本汉献帝因为曹操乃是上天派给他匡扶汉室的天选之人,结果他却没想到,曹操也是一个狼子野心之人,这真是才出狼穴又如虎窝啊!
汉献帝刚开始还踌躇满志,脱离了董卓、脱离了李傕郭汜,准备大展宏图,但很快他就被浇了个透心凉。他很快发现,曹操这人非常圆滑,虽然他对自己非常尊敬客气,不像董卓那么那么凶残,但是对于汉献帝的政令,曹操也是不怎么遵循的,于是汉献帝想要用雷霆手段威胁曹操,逼迫曹操屈服,让曹操乖乖听话成为自己的肱股之臣。
《后汉书》: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曹操觐见汉献帝时,汉献帝直接令虎贲执刀站立在曹操两边,威胁曹操对自己效忠,把曹操吓得个半死。自此以后曹操是再也不敢单独去觐见汉献帝了,生怕被汉献帝给宰了。可以看到,此时的汉献帝,其实是有小部分权力的,至少是有自己卫队的,他想要曹操不要那么圆滑,要好好的效忠自己,结果他这一招,直接把曹操吓得再也不敢来了。曹操不来觐见,也不听话,总是阳奉阴违,于是汉献帝对曹操失去了耐心,开始对曹操搞起了定点清除计划!这个清除计划在历史上非常出名,这便是衣带诏!
建安五年(200年),汉献帝不满曹操专权跋扈,于是暗下衣带诏,让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接到命令后,迅速组织人马,拉来了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结果由于计划拖延太久最终败露,参与人员除刘备外均遭到诛杀,连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了。
看到了吧,汉献帝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个懦弱之人吧?人家可是非常有想法的,先是威胁曹操,威胁不成就直接暗杀,人家可从来没有屈服过!衣带诏之事后,汉献帝又让伏皇后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要他效仿董承,干掉曹操。但是这个伏完胆子比较小,不敢行动,最终暗杀计划又一次破灭!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威胁汉献帝杀掉伏皇后。伏皇后向汉献帝求救,汉献帝也没办法帮伏皇后,最终伏皇后被幽闭而死,他们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杀。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以为汉献帝只能认命了吧,并没有!
《三国志》: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反叛,火烧许都,这件事情大家不会真以为背后没有指导之人吧?很明显,这就是汉献帝下令的啊!可以看到,直到曹操去世前两年,汉献帝都还在闹,还想重新夺回大权,可见他从来就没有屈服过,他对曹家从来就没服从过!史书中说汉献帝看开了,主动禅位给曹丕,这完全就是在掩饰,以汉献帝这么刚的性格,他怎么可能屈服?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禅位?
试想一下,老婆孩子都被人杀了,祖业也被人霸占了,你能咽得下这口气?你能跟仇人相逢一见泯恩仇?你要真能做到,那我敬你是一条汉子!反正在本文看来,汉献帝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自从汉献帝被曹操迎接过来后,他就一直没有放弃夺权的打算,威逼曹操、衣带诏、伏完案、火烧许都,这可都是汉献帝反抗的明证啊!如果看完这些事情,还要狡辩说汉献帝是看开了,那就真的不好再说什么了。
对了,再说一件比较好玩的事情。魏国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等一干人等曾经给诸葛亮写过信,想要劝降诸葛亮,说汉室气数已尽了,应该早日归降曹魏。但是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一个漏洞,他们为啥不把汉献帝的名字也署上去呢?让汉献帝署名劝降,岂不是更加的名正言顺,更加的有说服力?
我想他们之所以没这么干,是因为知道汉献帝这人很刚吧,人家本来不服曹魏,凭啥给你署名?曹丕篡汉,汉献帝已经是非常内疚了,此时蜀汉也算是汉室的延续,汉献帝巴不得蜀汉进攻曹魏,击败曹魏呢?怎么会愿意帮着劝降蜀汉呢?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