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一个人既有文化才能,又有武术技能,两方面都很出色。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全面发展,各方面都很优秀。那么,“文武双全”这个成语的典故出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文武双全的典故出处
“文武双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这样的:“夫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然其志气高远,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善兵法。既已学矣,试以兵事,无不中者。”这段话的意思是:韩信是淮阴人,起初是个平民百姓,家境贫寒,品行也不好,所以不能被选拔为官吏。他常常跟着别人吃饭喝酒,很多人都讨厌他。但是韩信志向远大,好学不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兵法。既然已经学会了兵法,就用兵事来考验他,没有一次不成功的。
二、文武双全的典故故事
关于“文武双全”这个成语的典故故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传说。相传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名叫廉颇的大将,他勇猛善战,屡建战功。有一天,赵王问廉颇:“你的武艺这么高强,可是你读过书吗?”廉颇回答说:“我虽然不会读书写字,但是我懂得用兵打仗。”赵王又问:“那你觉得你和齐国的孙膑谁更厉害呢?”廉颇回答:“我不知道孙膑是谁。”赵王说:“孙膑是个残疾人,但他却能指挥千军万马。”廉颇听了之后,非常惭愧。后来,廉颇向孙膑请教兵法,孙膑也虚心地教导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廉颇不仅武艺更加高强,而且文才也大有长进。从此,廉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三、文武双全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全面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末期。这个以“锁国”政策维持了200余年和平的岛国,表面上是东亚最稳定的封建国家,实则暗藏社会矛盾与变革势能。当...
2025-09-17 天下袁姓是一家吗?——从血缘、文化与迁徙看袁氏家族的凝聚力“天下袁姓是一家”这一说法,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族认同的文化传统,也蕴含着袁氏族人数千年来血脉交融、文化共生的历史事实。从血缘起源的多元一体,到迁徙路线的交织共...
2025-09-17 阿难与迦叶:佛教文化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正确读音解析在佛教文化中,"阿难"与"迦叶"是两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前者以"多...
2025-09-17 文天祥的历史评价:忠烈千秋照汗青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文天祥的名字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民族精神的巅峰。作为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与民族英雄,他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
2025-09-17 白马义从败给了谁:界桥之战中的历史转折东汉末年,北方战火纷飞,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在幽州边境,一支以白马为标志的精锐骑兵部队威震塞外,他们便是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这支由善射之士组成的轻骑兵,以疾...
2025-09-17 莱布尼茨名言:穿透时空的智慧之光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是德国历史上罕见的“百科全书式通才”,他在数学、哲学、法学、外交等领域均留下划时代印记。这位与牛顿共享微积分发明...
2025-09-17 蒙古灭金战争:人口锐减的残酷真相蒙古灭金战争(1211—1234年)是13世纪欧亚大陆最具破坏性的军事冲突之一。这场持续23年的战争不仅摧毁了金朝政权,更导致中原地区人口出现断崖式崩塌。通过整...
2025-09-17 冲虚道长与俞莲舟:跨越时空的武当传承之辨在金庸武侠宇宙中,武当派始终以“道法自然、以柔克刚”的武学理念独树一帜。从《倚天屠龙记》中俞莲舟以“虎爪绝户手”震慑江湖,到《笑傲江湖》里冲虚道长以“太极剑法”...
2025-09-17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华北平原的褶皱中,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以层叠的洞穴群记录着人类进化的关键密码。这座海拔仅130米的石灰岩山丘,曾先后孕育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两大古人类群体。前者作为...
2025-09-17 李二曲书法:笔墨间的儒者风骨与哲学思辨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李二曲(李顒)以“关中大儒”的身份独树一帜。他的书法不仅承载着传统技法的精妙,更融入了其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深刻思考。从笔锋流转到章法布...
2025-09-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