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战长沙时黄忠和关羽英雄相惜,可封赏五虎上将,关羽为何不愿同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是刘备手下能力最强的武将,他的能力出众,英勇善战,而且熟读《左传》,足智多谋。当时,其他的国家评价说,“蜀小国,名将唯羽”。最难得的是,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在白马之战中,他斩颜良诛文丑,为的是报答曹操的恩义,好回归刘备。面对曹操的百般拉拢,他毫不动心,挂印封金后,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的手下。
刘备对关羽也是信任有加。他对关羽恩同兄弟,在蜀汉阵营中,关羽的地位不可动摇,一直是武将之首。由于关羽文武全才,所以刘备一直把他当作独当一面的将领使用。而关羽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托,他独自依然镇守荆州,在北有曹操,东有孙权的情况下,守住了荆州。在当时,孙权对于镇守长江上游的关羽如同芒刺在背,生怕他兴兵东下,威胁自己,可也无可奈何。
但是,关羽也不是个完美的人。关羽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刚而自矜,史书上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关羽因为这个毛病,得罪了不少手下。他在荆州的时候,和同僚的关系都处得不好。当东吴偷袭荆州的时候,他的手下傅士仁和糜芳都是刘备的老部下,可是立刻都投降了东吴。
这使得关羽失去了后方的基地,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正是因为丢失了将士家眷的住所江陵,使得关羽将士离心,纷纷离散。最终,关羽势穷,被迫走保麦城,在突围入川的路途中被东吴擒杀。
正是士仁和糜芳投降,献出了军事重镇公安和江陵,才使得关羽落得如此下场。而这两个人平时就不受关羽看重,并且因为工作失误被关羽斥责,说要回师后对他们治罪。所以在东吴偷袭的时候,两人干脆投降了东吴。而剩下的人也对关羽怀有或多或少的不满,因此也随着投靠了东吴。
就如同孟达所说,荆州官吏失节投靠东吴,百无一还。当刘备攻打荆州的时候,还想自己对荆州人士不薄,会有人来投靠他。刘备专门停留军队,可是最后只有一个装死逃回的廖化,再也没有他人。这时,关羽日常的所作所为的恶果,暴露无遗。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专门有一段描写,是说关羽在接待前来封赏他的费诗时,大发雷霆的情节。在当时,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赏手下群臣。他在封武将的时候,封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赵云为五虎上将,专门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派费诗前往向关羽宣诏。
可是,关羽听说五虎上将中有黄忠,就十分的不高兴。他说,张飞是我的兄弟,马超是世代名家,赵云早早就跟随我的兄长,也跟我兄弟一般,可是黄忠是何等人,凭什么和我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因此关羽拒不接受刘备的封赏。后来,在费诗的婉言相劝下,关羽才接了将印。
我们看罗贯中的这一段描写,可以感受到关羽的傲气。他一直自重身份,对五虎上将中的黄忠感到不满。因为黄忠加入刘备阵营时间短,在入川后虽然屡立战功,可是,关羽依然认为从他的身份、资历、能力和功劳上都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在他的眼里,黄忠就是个老兵,怎么能够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呢?
这样的解释,在《三国演义》中勉强可以解释得通,但是,总让我们感觉有点突兀。因为,我们知道关羽的毛病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黄忠出身行伍,在长沙一战中,关羽和黄忠交手三天,对黄忠的武艺、品行都有所了解,有英雄相惜之感。关羽傲士大夫,他的目标应该是马超,而不应该是黄忠。马超由于有诸葛亮的劝解告一段落,而关羽对黄忠的气氛可谓没有缘由。在书中,我们只有以关羽的自傲作为解释了。
这个情节,并不是罗贯中随意编写的。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如果我们在历史中看这件事,就会明白关羽为什么不接受封赏,对黄忠不满了。这是因为,五虎上将只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称谓,而在现实中,并没有五虎上将,有的是四位重号将军和一位杂号将军。这两种将军的地位待遇可谓天壤之隔。
重号将军分别为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杂号将军为翊军将军赵云。陈寿虽然把他们五人立在一个传中,可是,在现实中他们的待遇是不同的。在封赏的时候,诸葛亮就提醒刘备,说我们都知道黄忠的功劳,可是关羽远在荆州,你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肯定不会满意。刘备说,这个事情我来调解。
诸葛亮说这个话,其实是委婉地表达自己对黄忠担任重号将军的反对意见。不过,诸葛亮怕自己的分量不够,专门拉上了关羽。结果,果然在向关羽封赏的时候,关羽十分生气。他的话也是如此,说自己不与黄忠同伍。
至此,我们就能够明白关羽在历史上拒绝封赏的真实原因了。关羽不是对黄忠不满,而是在为赵云打抱不平。在关羽的心目中,担任重号将军的应该是赵云才对。诸葛亮的意见和关羽也是相同的。
在刘备的部下中,诸葛亮和赵云的关系是最好的。他们两人一直在刘备的左右,交往很深。在刘备夺取荆州江南的四郡后,诸葛亮和赵云分别掌管四郡,为刘备实力的壮大立下了功劳。从这方面看,赵云也是刘备阵营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将领。在刘备去世后,赵云和诸葛亮配合,支撑起蜀汉的江山。
而关羽和赵云也有着共同战斗的友谊。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刻,赵云不离不弃,追随刘备。在长坂坡,多亏赵云的奋战,才救出了后主刘禅,保住了刘备的子嗣。赵云和关羽都是忠义之人,当然意气相投。和黄忠这半路加入的人相比,关羽当然希望赵云能够担任重号将军。并且,在大家的心目中,赵云的战功和黄忠不相上下。在《三国志》中对黄忠和赵云的评价,说“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因此,在封赏的时候,这全在刘备的一念之间。刘备经过全面的考量,为了激励后加入的将士,封了黄忠为后将军。对于诸葛亮和关羽的反对意见,刘备也予以了调解。费诗对关羽所说的一番话,也是刘备让说给关羽听的。所以,关羽听了以后,才接受了封赏。
因此,关羽拒不接受封赏,并不只是对黄忠不满。他实际上是为赵云打抱不平,想让赵云代替黄忠的职位。后在费诗的解劝下,才平息了怒气。这也和赵云的态度有关,正是赵云高风亮节,顾全大局,才使得结局皆大欢喜。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专门为五人立合传,承认赵云的功绩和品行,还他一个公道。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