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他怎么样处理21岁的皇嫂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天启七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这位“木匠皇帝”仅仅活了23年就与世长辞,由于朱由校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所以只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
临终前朱由校叮嘱了弟弟朱由检善待皇嫂张嫣,那么朱由检继位后又是怎么对待自己年仅21岁的皇嫂的?
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
朱由校弥留之际,皇后张嫣和太监魏忠贤都一直陪在身边,魏忠贤从进宫那天便心怀不轨玩弄权术,此时自然是继续大进谗言。
他秘密找来了许多怀孕的宫女,并且想让朱由校选一个宫女肚子里的孩子,作为下一任皇上。而不管此时朱由校选了谁,日后还不是由他魏忠贤说了算。
毕竟如果能立一个少不更事的幼主,自己就可以独揽大权。完全可以学西汉王莽东汉曹操,等自己的势力足够庞大时就可以一举将小皇帝踢下皇位。
只要朱由校撒手人寰,这孩子是男孩女孩,生没生的下来就全是魏忠贤做主了。皇后张嫣自然是知道魏忠贤的诡计,她曾经也被魏忠贤这么算计过一次,于是劝朱由校说:
“腹中孩子是男是女都尚未可知,怕日后再生变数,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如直接传位给信王朱由检。”
魏忠贤对皇后的这个建议自然是十分不满,但他一个下人也不可能在皇帝面前直接顶撞皇后。
朱由校听着有理,于是将朱由检召进宫中,并且和他说道:
“吾弟当为尧舜。”
朱由检听了惶恐万分,以为这是皇兄在测试自己有没有篡逆之心,赶忙说道臣万死不敢。但随后再仔细听了听发现哥哥是认真的,他是真的在认真思考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可能。
不久后朱由校驾崩,朱由检登基称帝。
朱由检刚继任皇位就要收拾哥哥留下的大烂摊子,此时的明朝内忧外患。
内有魏忠贤独断专权,祸乱超纲。一代阉人居然把持着朝政大权,皇帝朱由检反而处处受限。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大字不识的魏忠贤居然还是秉笔太监,要知道这个职位可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的。张嫣曾经多次和朱由校提出魏忠贤的事,但朱由校也只是沉默不语。
而明朝外部更是有辽东后金势力以及女真族在虎视眈眈,此时的明朝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朱由检继位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整顿朝政,铲除魏阉。
天启皇帝临终托付
但让朱由检感到为难的是,哥哥临终前,除了将21岁的皇嫂张嫣托付给自己:
“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还让朱由检继续信任和重用魏忠贤,那么为什么这个魏忠贤会被朱由检如此重用,甚至到了祸乱朝纲的地步呢?
这与朱由校的奶妈客氏有很大关系。原来,魏忠贤和朱由校的奶妈客氏在很早时就结成了“对食”,“对食”就是太监和宫女的结合,二人也是臭味相投,在结党营私的路上越走越远。
魏忠贤靠着客氏不断在朝中大肆排除异己,最终成为权势滔天的“九千岁”。
崇祯皇帝朱由检认为魏忠贤必除,故此在遵照先皇遗训,百般尊重和照顾皇嫂的同时,他也针对性地采取了不少对付魏忠贤的措施。考虑到魏忠贤在朝中党羽甚多,崇祯决定先安抚魏忠贤。
朱由检的一通赏赐让魏忠贤起了疑心,正常来说新皇帝必定会为了平衡权势开始剪除自己的党羽,为什么反而会赏赐自己呢?
但之后接连不断的赏赐则是彻底麻痹了魏忠贤,魏忠贤以为这个崇祯皇帝和旧主子朱由校一样,会一直重用自己,于是渐渐放松了警惕。
终于朱由检的布局完成,锦衣卫已经被他彻底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他也开始大刀阔斧的整治魏忠贤的党羽。
崇祯皇帝遵嘱照顾皇嫂
在崇祯明里暗里的动作下,魏忠贤的朋党被一个个揪出来处置,而魏忠贤本人最终也死在了三尺白绫之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崇祯处理掉魏忠贤,其实也有为自己皇嫂张嫣复仇的意思——
在朱由校还活着的时候,皇后张嫣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魏忠贤却十分忌惮朱由校的后妃诞下皇子。
因为这样一来自己未来的地位将会受到影响,魏忠贤自然是想把皇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聪明的张嫣不会和他同流合污。于是魏忠贤和客氏派出许多亲信照顾皇后,并且最终害死了张嫣的孩子。
后来杨涟弹劾魏忠贤时,此事就是杨涟例举的大罪之一:
“犹曰在妃嫔也。中宫有庆,已经成男,乃忽焉告殒,传闻忠贤与奉圣夫人实有谋焉。是陛下且不能保其子矣,大罪十。”
当然了,魏忠贤当时已是心腹大患,崇祯很有可能只是为了除掉奸宦,这才以皇嫂丧子为理由之一,显出一副为皇嫂复仇,照顾皇嫂的样子。可魏忠贤死后,崇祯做的另一件事,则完全可以说明他真的在遵照先皇的嘱托,照顾皇嫂张嫣。
当时宫中的太监总管陈德润觊觎张皇后的美貌,以上奏为由进入到皇后的内室中。这对于后宫嫔妃简直是奇耻大辱,一个太监居然敢挑衅皇后。
陈德润本以为自己此举并不会有什么大碍,要知道自己也是前朝的大权在握的总管太监,在先皇死后还有谁会在乎皇后怎么样呢?但崇祯皇帝是确实在乎的。张嫣将此事告诉崇祯后,崇祯直接将陈德润贬出京城永不再用。
整体来说,崇祯对这位皇嫂确实是十分不错,既为皇嫂报仇,又在此后的日子里足够尊重她。毕竟崇祯这个皇位有大半都是嫂子张嫣给的,他又岂能不敬爱这位皇嫂。
崇祯的皇嫂张嫣
最后我们再来浅聊一下张嫣。崇祯的这位皇嫂,也是当年万里挑一选出来的皇后,据说她容貌绝美。史书上记载她的长相为:
“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这就导致后来也有许多野史记载称,崇祯皇帝可能与这位皇嫂有染,只是目前尚且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野史记载是真的。
那么张嫣最后的结局怎样呢?
在大明王朝于内忧外患下轰然垮台后,许是为了避免皇嫂受侮辱,也许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崇祯皇帝赐死了张嫣。事实上除开张嫣,所有的皇妃公主都被崇祯赐死或砍伤,而他自己最后也吊死在了景山(当时被称为煤山)之上。
倘若大明王朝没有被推翻,或许皇后张嫣能够平静地在宫中度过余生。只可惜大厦将倾,焉有完卵,就连皇帝崇祯最后都不得不自挂殉国,更遑论她一个先皇留下的皇后呢?
殖民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现象之一,其影响跨越时空,至今仍在重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从15世纪航海大发现到20世纪中叶民族解放运动,殖民主义在推动全球化的同...
启 2025-08-29 渭水之盟:盛世初启时的尊严之殇公元626年秋,长安城外渭水河畔,二十万突厥铁骑列阵如云,旌旗蔽日。刚刚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仅率六骑亲临阵前,与突厥颉利可汗展开了一场关乎大唐国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08-28 六月第三个周日:全球共庆的父亲节密码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全球数十个国家会同步开启一场温暖的仪式——父亲节。这个没有固定日期却精准定位在六月中旬的节日,用独特的计时方式编织着人类对父爱的共同礼赞...
启 2025-08-28 无为而治:道家智慧的现代启示与误解澄清“无为而治”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命题,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便引发持续争议。有人将其视为消极避世的哲学,认为其主张“不作为”会导致社会停滞;也有人将其奉为治国圭臬,...
启 2025-08-27 许慎怎么读:探寻文字学宗师的姓名密码与不朽功绩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许慎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卓越的贡献照亮了文字学发展的漫漫长路。而当我们初次接触这位伟大人物时,“许慎怎么读”或许会成为开启认识他大门...
启 2025-08-26 简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历史回响与现代启示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工厂制度的兴起与机器的广泛应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大量工人失业、贫困加剧,社会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启 2025-08-25 姓龚为何难称“龚先生”?——名字谐音背后的文化困境与取名启示在社交场合中,“先生”本是对成年男性的尊称,但当姓氏与名字组合产生意外谐音时,这种传统称谓可能成为尴尬的源头。以“龚”姓为例,看似普通的姓氏若搭配不当,极易引发...
启 2025-08-22 王安石变法:理想与现实的撕裂——从民生视角审视变法之弊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赵顼启用王安石推行新政,史称“熙宁变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通过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经济措施,以及保甲法、将...
宋神宗怎么死的 启 2025-08-22 乱世逐鹿:侯君集踏入李世民幕府的崛起之路隋末乱世,风云激荡,天下豪杰并起,逐鹿中原。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侯君集凭借自身独特的特质与机遇,成功踏入李世民幕府,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勇武之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08-20 巴洛克音乐代表作:理性与激情交织的华彩乐章巴洛克音乐(1600-1750年)以其繁复的装饰性旋律、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严谨的复调结构,成为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黄金时代。从德国的管风琴到意大利的小提琴,从英...
启 2025-08-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