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刘备集团的盛衰转折点,荆州失守,夷陵惨败,刘备病亡,诸葛亮伐魏只能出祁山过陈仓,“隆中对”的两大支柱折了一根,伐魏的本质是以攻为守,灭魏吞吴也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了。
如果仅以成败论英雄,关羽似乎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还真没有别的选择:要是求全责备,从五个方面考量,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都不是荆州守将的最佳人选,让关羽当这个有实无名的“荆州牧”,是刘备在没有办法时唯一能采用的办法。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关羽并非“大意失荆州”,即使他像诸葛亮一样“一生唯谨慎”,也顶不住曹魏孙吴两面夹攻——在那种情况下关羽还能守住荆州,他就不是武圣而是天神了。
关羽在襄樊苦战,糜芳傅士仁掣肘扯后腿(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刘封孟达袖手旁观(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而曹操在于禁七军皆没的情况下,又派徐晃张辽星夜驰援,关羽跟曹操比拼战争潜能,就是叫花子与海龙王比宝。
有足够的粮秣兵员补给也未必能守住荆州,关羽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战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于是咱们今天的问题就出来了:荆州失陷,真是关羽大意所致?如果关羽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刘备如何调配人手,才能确保荆州不失?
困扰刘备一生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匮乏,他能拿得出手的谋士和大将,也就是诸葛亮、庞统、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十来个而已,跟“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曹操没法儿比,也不如在江东已历三世而人才济济的孙家。
刘备既想巧取西川,又想硬攻汉中,恨不能一个人当两个用,根本就不可能从西川汉中给关羽调派人手,而且关羽一向心高气傲,随便派几个人过去,可能会加深荆州的矛盾与危机——关羽跟糜芳傅士仁刘封孟达不对付,跟其他高级官员也不和谐:“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先主入蜀,以为荆州治中,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睦)。”
关羽善于打仗,内政外交并非所长,刘备让其假节钺“董督荆州事”,就是让他军政一把抓,还要搞好和孙权的关系,这实在是强人所难。
夺占西川、争得汉中,使刘备集团的实力发展到了巅峰,也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地盘扩大了一倍以上,危机也开始出现,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跟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刘备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诸葛亮在成都也有些手足无措:“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杨洪,字季休,时为蜀部从事,后为益州治中从事、蜀郡太守、忠节将军、越骑校尉、丞相留府长史),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谁来耕田织布?这个问题,诸葛亮考虑到了,但却无可奈何:刘备集团输不起大战役,只能咬牙坚持,如果汉中之战打光家底还不能熬走曹操,西川可能也保不住,大家就得再次退回荆州了。
建安二十三年到二十四年,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和荆州同时开战,连曹操都有捉襟见肘之感,家底教薄的刘备就更不用说了——两线作战,不但需要充足的后勤补给,还需要足够多的能征惯战之将和足智多谋之士,而这两项,恰恰是刘备集团的短板。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汉中之战和荆州(襄樊)之战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刘备不驰援关羽,是在是抽不如手来。
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曹洪曹休在下辨击败吴兰并斩杀其部将任夔等(被杀的不止任夔一人),张飞、马超走败汉中,吴兰被阴平氐族地方武装截杀,首级送到了曹操那里。当年秋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西征刘备,冬十月,曹仁从樊城出发,包围了已经属于关羽势力的宛城。
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曹仁斩杀了接受关羽领导的侯音,屠了宛城,同时在汉中方面,刘备也在阳平斩杀了夏侯渊。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从长安出斜谷直取阳平,刘备因险拒守,双方进入僵持阶段,秋七月,曹操派于禁带领七军三万人帮助曹仁打关羽,八月就被关羽利用天时地利打得全军覆没:“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曹操)使徐晃救之。”
从上面的流水账我们就能看出,汉中之战和荆襄之战的时间线有交叉重合,也就是说,关羽在襄樊承受曹操不断增强的军事压力,刘备也在汉中打得很艰苦,并不像小说描写的那样一帆风顺,连曹操的门牙都打掉了。
曹操没有被打得满地找牙,刘备和关羽却熬得筋疲力竭,尤其是关羽,抓了太多俘虏,弄得粮食十分紧张:“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
关羽饿得实在没办法,只好去“擅取(实际就是抢)”抢盟友孙权的粮食,这才让原本就很脆弱的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孙权撕下伪装,对荆州展开了大举进攻。
曹操和孙权南北夹攻,关羽自然独木难支,就是刘备带着诸葛亮和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丢弃益州和汉中全部回防守,也未必能保住荆州,更何况跟荆州相比,益州和汉中更加重要——“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要想兴复汉室,丢了荆州也不能丢西川。
诸葛亮的“隆中对”理想很丰满:“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肯定是对刘备集团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心目中的“荆州上将”,自然就是关羽关云长,从五个方面考量、选取荆州守将,关羽至少在三个方面是合格甚至优秀的:其一,绝对的忠诚,其二,足够的威望,其三,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刘备集团,堪称万人敌的只有关羽张飞二人而已,而关羽明显更胜张飞一筹,在曹魏君臣眼里,“蜀中名将唯羽”,马超黄忠赵云魏延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诸葛亮给关羽写的那封信,说的也是实话:“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关羽在这三个方面都很优秀,但他也有两个短板,那就是不善于处理内部关系,也搞不好外交工作。
关羽是杰出的武将,让他带领一支大军攻城略地或镇守重要防线,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想让他在战无不胜的同时,又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跟孙权也睦邻友好,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是诸葛孔明,也并不完全具备这五方面的优势:诸葛亮入川前是军师中郎将,夺占西川后晋升军师将军,没有爵位,这是因为他加入刘备集团较晚,资历、威望、军功都不足,而且他是荆州坐地户,还有一个哥哥在东吴当高官,以刘备的枭雄本质,绝不可能给予诸葛亮百分之百的信任。
刘备知人善任可与曹操媲美,在这方面还胜过诸葛亮,在关羽和诸葛亮之间,他只能选关羽。
诸葛亮搞内政外交都是一把好手,除了这两方面,他在其他三个方面都比不上关羽。
关羽跟诸葛亮相比,有三个长项两个短板,张飞和赵云就更不用说了:张飞嗜酒、暴躁,徐州就是丢在了他的手里;真实的赵云并不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神奇,他在忠诚和内政方面都没有问题,让他独领一军镇守荆州,似乎有些威望不足,更难领导糜芳、刘封那样的“王亲国戚”。
让马超镇守荆州,估计刘备在梦中都没想过:马超原本也是一方霸主,如果他掌控了荆州,根本就不会服从刘备的指挥——马超为了图强争霸,连父亲和弟弟都可以舍弃,又怎会对刘备忠心耿耿?
马超在当时的风评很差,刘备对他只能控制使用:“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
诸葛亮张飞赵云马超尚且无法跟关羽相比,黄忠魏延就更不用说了:魏延在入川之前名不见经传,可能就是一个没有军衔的心腹打手,而黄忠先降曹操后降刘备,曹操任命的“假行裨将军”守荆州,那就是一个笑话。
刘备手下忠贞之士不少,精英人才匮乏,孙乾、简雍、糜竺、伊籍等人当治中从事能够胜任,出使东吴也能不辱使命,但要让他们成为镇守一方的统帅,显然也是赶鸭子上架。
任何朝代的战争,打的都是后勤和人才,曹操有荀彧荀攸叔侄、贾诩程昱刘晔司马懿这样的足智多谋之士,更有夏侯惇曹仁臧霸张辽这样的能征惯战之将——仅一个曹仁曹子孝,关羽对付起来就很困难了。
荆州乃四战之地,而且在赤壁之战后被曹、刘、孙瓜分,三方势力犬牙交错,中小规模战斗未有一日休止,选择荆州守将,最先考量的就是忠诚度与指挥能力,在这方面,没有人比关羽更强。
说来说去,从五个方面考量,只有关羽过了六十分及格线,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烦恼源头了:汉中、荆襄战火连绵,哪个战场上的兵将都抽调不得,刚刚拿下的益州也不稳定,只能让关羽独自镇守荆州而不给予任何支援。
刘备丢了荆州,一统天下的资本就丢了一半,最后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以放弃荆州为代价跟东吴重修旧好,我们在遗憾惋惜的同时,也禁不住产生这样的联想:关羽镇守荆州,结果先胜后败丢了地盘和生命,如果历史可以重演,刘备和诸葛亮会派谁去“董督荆州事”?
刘备和诸葛亮难以解决的问题,睿智的读者诸君或许会有办法,所以半壶老酒最后还要请教读者诸君,如果从忠诚、威望、能力、内政、外交五个方面考量,让哪个或哪几个人去镇守荆州,才能顶住曹军无休止的进攻,并确保孙权不在背后捅刀子?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