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纵观宫廷古装剧,会发现一些规律:在朝廷上,什么事更容易吵架?给某人升官,要么是皇帝早就决定好的,要么是百官心知肚明的。要不要出兵打仗,这事也无非打或不打,不至于吵作一团。能让文武百官人人参与,争吵不休的,大多都是钱的事。
大明王朝第一集里,百官就为了钱花在哪而争论。雍正王朝里还出现了这样一段剧情:四阿哥当廷戳破八阿哥的谎言,告诉皇帝,国库不剩多少钱了。导致人到晚年的康熙当廷震怒。
可以说财政是一个国家的血液。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常为人津津乐道,这个时期的清朝可以说是风光无两,繁荣兴盛。那么这祖孙三代,康熙、雍正、乾隆都为大清留了多少钱呢?
01康熙到处都需要钱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康熙在位期间的成就令人叹服,不过他去世之后,给国家留的钱数却不算多。首先,古代计算财政收入使用的方法叫做“四柱清册”,这“四柱”通俗来说包括本金、收入、支出、余额。
康熙皇帝去世后,国库留下的银子是800多万两,这是美国一位叫肯尼迪的学者估算的数额。总体比康熙六年的248万两已经好转许多,而康熙一朝最高存银,是在康熙五十八年,4736万两。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库存了。
康熙执政期间,虽然有稳定上缴国库的赋税,皇帝也清正廉明。但政权建立不久,还处于维稳阶段,到处都需要花钱。对外要征战,对内要平乱。还要把税银调给各个省份使用。官员的俸禄也按时下发没有拖欠。扣除这些花费,国库里的存银也不算多了。
康熙到了晚年,精力有限,对官员管理放松,许多事务下放给大臣和儿子处理,导致贪腐滋生,皇帝也被蒙蔽。国库到底有多少钱,甚至他自己也不清楚。
02雍正从各处获得钱
无论是性格还是境遇,雍正都与康熙不同。康熙皇帝年幼登基,早早大权在握,因此个性上显得自信通达些,治理朝廷也是大而化之。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就是促进民间经济发展,有时减免赋税,对于一些拖欠行为也不深究。
而雍正则是人到中年即位,前半生隐忍,从冷眼旁观处看到朝廷弊病。性格上明察秋毫,登基头几年,就大力查处贪腐、拖欠税款等问题。与光辉的康熙王朝相比,雍正则显得非常稳健。
雍正的治国方式收效甚好。对于有贪腐行为的官员,一律查抄,没收家产,收归国库。康熙朝的很多沉疴弊病在雍正朝一举得到铲除。不仅国库充实了,朝野上下也形成了肃然的风气,对于国家的治理大有裨益。
雍正的勤政是出了名的。据说他每天只睡4小时左右,大部分时间用来治理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和治理措施。在康熙年间,部分读书人是可以免税的,雍正则一视同仁,全部纳入交税群体。虽然在读书人眼里显得不体面,但对于实际收效来讲是很有用处的。
不仅如此,雍正还鼓励农民勤恳种地。地种的好也有奖励,还可以授予官职,获得荣誉。雍正皇帝的掌权,对于康乾盛世有着承上启下之功。雍正皇帝去世后,国库中的存银加上各地税收足足有6000多万两,为乾隆盛世打下了丰厚的家底。
03 乾隆走到哪都花钱
有人评价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很能花钱,像个十足的富二代。也诚然如此。父亲雍正给他留下了充足的存银。但其实,乾隆皇帝并不是坐吃山空。据肯尼迪统计,清朝时期,国库存银最高时期就出现在乾隆朝,并且是在乾隆四十六年。
虽说雍正皇帝在经济上很有一套,不过在军事上的征战也花费不少。对于他去世后留下的存银到底是6000还是3000多万两,说法不一。不过无论是多少,乾隆年间的最高库存8182万两仍然是历史新高。
乾隆皇帝继位之初,国家内部已经趋于稳定。从内患来说,康熙年间有吴三桂鳌拜等人,雍正年间有年羹尧功高震主,而到了乾隆年间,朝野内外再无威胁,皇权都集中在乾隆一人手上。
据统计,乾隆年间国库始终维持在三千到四千万两存银,较为充裕。年富力强的皇帝,加上殷实的家底,乾隆皇帝当政时期经常做的就是打仗。平准噶尔,打回部,守台湾。对外扩大版图,出兵缅甸、越南、尼泊尔。
即便如此,乾隆的国库并未因此而虚空。父辈打下的江山已经进入了飞轮效应,源源不断的财富依然涌入国库。因而在乾隆四十六年甚至出现了清朝历史上库存最高的记录。
可惜光辉终有落幕。由于乾隆一生没遇到过什么大挫折,晚年志得意满。皇帝到了晚年都有些力不从心,康熙有些糊涂,乾隆则成了自负。他开始铺张浪费,奢侈无度,大肆挥霍国库储蓄,还搞起了闭关锁国,使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乾隆去世时,国库的存银仅有1900多万两,这可与曾经的辉煌相差甚远。不过乾隆皇帝也并非毫无打算,国库虽空虚,但和珅很有钱。尽管乾隆在世时对和珅极为宠信,默许数额巨大的银子流进恭王府,即使和珅腰包再鼓,最终也还是要被乾隆的儿子嘉庆抄空。
04总结
治大国如烹小鲜,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的一切开支用度,出兵征战,都要从国库里出钱。统治者作为金库的管理者,如何调度使用,如何获取更多,都体现出统治者各自的能力。
纵览清朝皇帝留给后代的存银,我们可以窥见一个统治者执政期间,国家的兴衰荣辱。也可以看出一个皇帝的治国方略和性格。“康雍乾”三朝是清朝发展的高峰,三位皇帝各有不同,但都有着杰出的治理能力,为当时的华夏创下了不世之功。
康熙的800万两,还写着大国崛起之初的筚路蓝缕,而雍正的6000万两是一位精明君主的荣耀勋章,乾隆四十六年的8000多万两则是一个政权最巅峰的写照。而到了嘉庆以后,国库的收入和某些新增开销,则暗含着一个王朝走向下坡的背影。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吴伟业:明末清初的诗坛巨擘与时代见证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是一个跨越朝代的文化符号。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卒于清康熙十年,一生历经明末动荡、清初易代,...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8 钮祜禄氏: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与满洲权贵的政治棋局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钮祜禄氏占据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她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后宫之主。这位出身显赫的满洲贵女,在政治联姻的浪潮中登上...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5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