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和仇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登基当上皇帝后,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当初的仇人的?朱元璋有没有杀他?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当年明月《明代那些事儿》
熟悉明代历史的读者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该句话原引自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檄文《谕中原檄》,表面意思讲述的是朱元璋本是淮右的一穷苦老百姓,自嘲天下对于他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但实际上明太祖朱元璋是借此感慨时过境迁,他从淮右一介布衣的平民到如今金陵坐拥天下的帝王,有种舍我其谁的帝王风范。
的确,作为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布衣天子,早年坎坷的生活历经可谓让朱元璋吃尽苦头,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竟然会有朝一日会穿上龙袍,成为一国之君,建立了“远迈汉唐,治隆唐宋”的大统一的明王朝。当然,这其中难免有少许运气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努力和才能。今天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这位乞丐皇帝的一生,以及朱元璋衣锦还乡后是如何对待昔日仇人的?
据史料《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在朱元璋出生之前,朱家人因生活所迫几经搬迁才至濠州钟离乡定居,而朱元璋也是朱家第一个凤阳人。可以说颠沛流离的迁徙史,使得本就贫穷的朱家雪上加霜,无可奈何小小年纪的朱元璋只能替当地的地主刘德放牛。
替地主家放牛岂非易事,年少的朱元璋要在晨光熹微中,踏着朝露赶着牛群上山,找到草肥水美的地方让牛儿吃得饱饱的,傍晚披星戴月赶着牛儿回到刘德财主家。最后要经过地主刘德的严苛检查,每头牛的肚子胀得鼓鼓的,才能混口饱饭食用,否则,不但没有饱饭吃,而且还会遭到破口大骂。
据坊间流传,有一次,朱元璋和汤和等小伙伴饿极了,肚子饿得都嗷嗷叫,此时在朱元璋的带领下便杀了一头牛犊烤着吃了。吃完之后,大家还想了个瞒天过海的方法:谎称牛犊不慎跌落山涧,只找到小牛的尾巴!当然,这么拙劣的把戏是骗不过地主刘德,最后朱元璋也被狠狠地打了一顿。但打完之后,朱元璋却是每次放牛都要跟小伙伴吹嘘一番:你们要记住,是谁让你们吃上的牛肉啊。
如果说朱元璋一直给地主刘德放牛,或许以后再也没有明太祖了,不过上天既然选择了朱元璋当皇帝,那必然先让其“饿其体肤”。根据史料《明史·太祖本纪》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在这场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中,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相依为命。当时,由于家境贫寒,朱元璋甚至拿不出钱为自己的亲人买棺材,更不用说找一块葬身之处了。于是兄弟两人只好求到了父母生前打工的地主刘德家里,希望刘德能够给自己的父母一块坟地安葬。可是却被刘德拒之门外,幸亏邻居刘继祖看他们可怜,才给了他们一块地方,让他们安葬,兄弟两个人用破衣服包裹着父母亲人的尸体,就这样草草安葬了。
为了生活,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只好投奔了凤阳山上的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可这灾荒年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更别提寺庙了。朱元璋在皇觉寺总共待了50多天,寺院的地也打不上粮食,就遣散僧众外出托钵乞食。此后3年间,朱元璋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势造英雄,后来朱元璋投靠了红巾军将领郭子兴,因为朱元璋作战十分勇敢,深得郭子兴的欣赏,两年之后,朱元璋便被提拔为将官之职,后来郭子兴战死,朱元璋便取代了郭子兴的位置,成为义军的一方首领,朱元璋在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人的辅保下,剿灭了陈友谅,平定了张士诚,最后将元顺帝赶出大都,朱元璋便定都南京,国号大明,他便是明代第一位皇帝——明太祖。
为此《明史》评价道:“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奄海宇,西汉以后前所未有也。”从一个穷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平民到南征北战拼搏了近十五年一朝登上龙位的皇帝,这样前后身份的悬殊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做了皇帝以后,按照以往朝代开国皇帝的惯例,衣锦还乡在所难免,正所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在登上皇位后,就风风光光地带着一大帮人马趾高气扬回到了故乡沛县,中途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大风歌》。
而朱元璋称帝之后,荣归故里却激动不已,纵使朱元璋再也不是当初的放牛娃,已成为大权在握的皇帝,名副其实的衣锦还乡,但也控制不住那种激动,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往日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到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后,朱元璋当即免了家乡人的许多赋税,恩赐了恩人家土地100顷,还追封了当时送他土地安葬父母的刘继祖家爵位。
当然,除了封赏有恩与他的人外,朱元璋还见到了昔日仇人地主刘德。众所周知,朱元璋疾恶如仇,对贪官更是深恶痛绝,同时对开国功臣也大肆杀戮,“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让京城血流成河,如此残暴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当年的“仇人”刘德将被凌迟诛九族?可让世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不仅没杀刘德,还给了一份礼物,即恩赐刘德三十顷田地。
朱元璋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当年你的做法,只是人之常情罢了,因此我也就不再追究你了。”惊恐万分的刘德叩谢即将离开时,朱元璋对他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嫌贫爱富,人之常情,我不跟你计较。那时候你怎么会了解我将来会当天子。)”
以德报怨,让人豁达,心结往往化解得更快。对于自己的这个举动,朱元璋曾将汉高祖刘邦拿来和自己比,朱元璋说:“论高祖豁达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记五嫂之怨而封其子为羹頡侯,则度量亦未弘矣。”
的确,做皇帝之后没有对自己年幼时的仇人赋予惩罚,反而赋予了恩赐,不得说,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手段,那绝对是一流。这也难怪毛主席他老人家在评价朱元璋时这样感慨: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是朱元璋耳。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元璋为何诛杀傅友德全家:权力重构下的必然悲剧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