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后,魏王李泰为何也被废掉?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承乾和李泰,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643年4月,当李承乾、李泰争储风波彻底爆发后,当时已在位17年的李世民绝对没想到,自己英明一世,竟然也会犯下与父亲李渊的同样的错误,差点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骨肉相残的悲剧。而果断废掉这两个儿子,既是他的补救措施,也是对过往的反思,最终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为啥说李渊、李世民犯下同样的错误呢?无论是玄武门事变,还是李承乾、李泰争储风波,在位的皇帝都是第一责任人。
看到史书中关于李建成、李世民在玄武门手足相残的记载,我们感叹于亲情在权力面前的脆弱,却极少注意到一个情况:在李氏兄弟走到这一步的过程中,他们的父亲李渊扮演了什么角色?
当初李渊称帝后,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李元吉则被封藩王,这属于常规操作,没什么问题;
不过在接下来,李渊在两方面的做法存在巨大争议:
其一,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渊过于偏好使用宗室为将,如李孝恭、李神通、李道玄...等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工作更是逐渐集中到了能力特别突出的秦王李世民身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道理上来说,让亲儿子掌握军权是最放心的;然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李世民的战功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李渊也只能不断给他加官进爵,最后甚至创造了“天策上将”这个位居藩王之上、太子之下的官位,同时还让其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几乎掌握了关东地区的军政大权。

人的野心并不是天生膨胀的,大多与权力、地位成正比。为大唐打下大半个江山的李世民,自然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幕府中的文武也希望自己的领导能成为未来的天下之主,以便自己随之提升,这都算是情有可原;
而李建成那边,对于弟弟的战功、威望自然是心存忌惮,即是李世民对储君之位没什么想法,李建成想必也定会设法除之而后快、清除自己的威胁。
因此,兄弟俩围绕着储君之位展开了多年的明争暗斗。这个时候,李渊的态度就非常关键了。如果想避免局面向着不可控的趋势恶化,李渊应当机立断,要么坚持立储以长,旗帜鲜明地维护李建成,打压、剥夺李世民的权位;要么立储以贤,改立功劳赫赫、深得军心民心的李世民。
然而,这两种方式想要实行起来都会伴随着相应的代价,于是乎,李渊犯了第二个错误:在好几年的争储之战中,他几乎啥都没干,基本采取了和稀泥、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就造成了一个必然的局面:两大集团野蛮生长,最终在玄武门靠着计谋、武力,以血的代价自行决出了高下。

从后来李世民对李渊的方式来看,他应当是心怀不满的:如果当初父亲当机立断,看在功劳、贡献的份儿上果断改立自己,怎么会让事情发展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自己怎么会背上手足相残、弑兄杀弟的恶名?
然而,“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随着李世民成为父皇,他也犯下了当初父亲犯下的错误。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8岁时就被立为太子,自幼聪明可爱、宽厚仁慈,为了培养他,李世民也花了不少心思。但是,随着年纪渐长,李承乾患上了腿疾,外形上受到损害,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加上察觉弟弟魏王李泰觊觎太子之位,他越发变得叛逆,经常有一些不合时宜之举;

同时,李世民则犯下了一个错误:虽然对长子不离不弃、费尽心思教育,但在不经意中却对嫡次子李泰高看一眼。史书记载,李泰多才艺、善于写文章,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享受了以下特殊待遇:
被允许自行设立文学馆、吸纳文人(意味着能够形成政治派系,就像当初李世民在天策府招揽文人一样);
由于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李世民允许他可以坐着轿子入朝,这是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殊荣;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亲临李泰宅邸,还刻意在长安范围内颁布赦令、免除了所在地百姓的当年租赋,并对魏王府的官员们大加赏赐;
李世民每月配给李泰的银钱财物,额度超过了太子李承乾,以至于谏议大夫褚遂良专门上书劝谏,提醒李世民不可以违反制度,让“当亲者疏,当尊者卑”;
后来,李世民又破例让李泰入住皇宫的武德殿,这次魏征也看不下去了,他愤而上书一封,使得李世民收回了成命。

正是对李泰的特殊恩宠,才在无意中刺激了对方的欲望;特别是看到哥哥腿脚不方便、有损大唐形象时,李泰的夺嫡之意越发强烈。他在朝廷收买人心、拉帮结派,亲信韦挺、杜楚客甚至带着钱财为他“要结朝臣,津通赂遗”。
而李承乾对这种局面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两人各显神通,搅得朝廷暗流涌动,甚至还形成了不同的派系:“文武群官,各有附托,自为朋党。”
随着形势的恶化,李承乾、李泰兄弟也逐渐走到了与玄武门相似的一幕。公元643年4月,在凌烟阁功臣侯君集的支持下,不甘心失败的李承乾意图发起政变,不过因人告密而东窗事发、宣告流产。
随后,在面对父亲的诘问时,李承乾如是说:
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
直白点说:自己贵为法定的太子,怎么会有发动政变的道理?只是因为李泰处心积虑、步步相逼,自己在情急之下、受了心怀不轨者的教唆,才走到了这一步。如果改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正好让他得逞了。

李承乾的这番话,无异于再度揭开了李世民内心中本已接近愈合的伤疤:
自己在皇位上拼了17年,表现也许并非尽善尽美,但绝对称得上文治武功、为大唐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即使如此,当初在玄武门手刃兄弟这一事实,仍是自己心中迈不过的坎。
悲剧的是,眼下自己的亲儿子却也要步上自己的后尘;更让人难以面对的是,自己确实像父亲当初那样,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随后李世民对身边人说:“承乾说的也有道理,他固然大逆不道,而李泰也居心险恶,两人决不能当太子。并且,如果我立李泰当太子,那就等同于告诉世人,储君之位可以通过苦心经营而来。自今往后,太子失德背道,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两人都要弃置不用,这一规定要传给子孙后代。”
此外,基于对几个儿子性格的了解,李世民认为,如果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势必没好果子吃;但假如李治接班,李承乾、李泰必定会安然无恙。
随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李泰被降级,但都保住了性命。同时,如李世民预料的那样,为人仁厚的李治上位后,对当时仍在世的李泰优待有加,并没有加以迫害。

虽然同样是争储,但李世民三个嫡子的命运,比当初李渊三子的处境好了太多;并且在后来的两百多年里,大唐王朝极少再次出现兄弟争位的事件。由此来看,李世民吸取教训、及时止损的手段是无比英明的,可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司马光赞道:“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原,可谓能远谋矣!”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