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黄巢生性暴虐,却拔除了危害千年的世家大族之祸,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述黄巢的故事。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科举考试没有受到影响,来自各地的文人纷纷赶赴长安,想要通过科举考得一官半职,但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能够如愿以偿的寥寥无几。落榜的人大多心情郁郁,可有一人却是怒发冲冠,他就是黄巢。
黄巢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盐商家庭,自小天资出众家族将改换门庭的希望都放到了他身上,可他成年之后几次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他并不觉得自己无才,反而认定是考官有眼无珠、朝廷取士不公,对大唐充满了怨恨。
怀着这份深切的怨恨,他在秋风萧瑟的长安,望着满城的金菊,怒气冲冲的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所有咏菊的诗中,这首诗的杀气是最重的,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流露出反骨了。早在黄巢年仅五岁的时候,他就在祖父面前写下来“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样充满造反意味的诗句。
不得不说,黄巢的天性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残暴,科举的失利更是激发了这种残暴。此时恰逢乾符元年,天降大灾,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带领数千人揭竿而起,黄巢大喜过望,二话不说聚兵响应,就此开始了他充满罪恶的造反生涯。
无恶不作
唐朝当时已经走向了末路,皇帝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大臣们明哲保身横征暴敛,百姓在他们的压迫下饿殍遍地,农民起义是大势所趋理所当然。
领导起义军的更是一时豪杰,可黄巢却不一样,他并非是什么大义之人,他的造反只为荣华富贵,满足他变态的欲望。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势头正盛的黄巢攻破长安,成为了这座首都的主人。
百姓们早对唐朝的黑暗统治失望至极,对他的到来非但没有反抗,反而还夹道欢迎。春风得意的黄巢也没让百姓们失望,和颜悦色的保证会善待百姓,还天下一个太平。
百姓们欢呼雀跃,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几天之后,黄巢的部队就在他的默许下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抢掠。他们肆无忌惮的闯进平民家中,抢夺他们的财产,遇到有姿色的女子就抓入军营轮番侮辱,一时间,昔日的繁华都城沦为了一片地狱火海。
军队如此行事,作为首领的黄巢自然得到了数不清的好处,聚集了无数的珍宝。志得意满的他抱着抢来的美女肆意享乐,继续派人抢掠长安周边的城镇,残杀了无数平民,而这也让他失尽了人心。
很快,朝廷的军队就开始进行反扑,他兵败如山倒。大败之后,黄巢带着残余的军队四处奔逃,路途中他所抢来的珍宝四处遗失。
可他已经顾不得心痛了,此时他最缺的并非是金银,而是粮食。他的军队已经没有军粮可食了,再这样下去的话,迟早要发生暴动。焦急之下,一个变态的主意在黄巢的心头诞生——没有粮食吃,那就吃人。
他不仅把两方军队战死的士兵制成军粮,还四处抢掠无辜的平民作为食物。每抓到一群人,他就用巨大的石磨将他们磨成碎肉,供自己和士兵果腹。这样的行径,岂是人能做出来的?
拔除毒瘤

以上种种,无一不证明黄巢是个得志就猖狂的恶棍,他无恶不做,肆意烧杀抢掠,给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无意间做了一件好事,拔除了一个缠绕了中国数百年的毒瘤——世家大族。
不得不承认,世家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聚团垄断知识、占据上层绝大部分职位的他们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障碍。
从唐太宗开始,历代的唐朝皇帝就一直致力于压制世家,可在世家的垄断下,寒门有才之士极少,官职始终被他们占据大半,皇帝也无法将他们彻底拔除。
皇帝无法拔除世家,是因为治理天下需要有才之士,可黄巢的目的不是治理天下,而是肆意享乐,所以攻进长安之后,他就肆意抓捕书生和有钱人,勒索钱财,然后将他们残忍杀害,杀的那叫一个尸横遍野,无人生还。
天下什么家族文人最多?世家!什么家族有钱人最多?还是世家!最顶尖的世家汇集在哪里?长安!黄巢这么一杀,困扰了天下数百年的世家就被杀了一大半,剩下的都不成气候。
这个阻碍天下进步的毒瘤,终于在黄巢的屠刀之下迎来灭亡,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元气。在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中,黄巢可以说是名称最差的那一类。
他生性残暴,不把人民放在眼中,杀人如麻,无恶不作。但他无意间拔除了世家这个毒瘤,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这或许也算是上天对他蹂躏的世界的一种补偿吧。
唐朝,这个曾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铸就华夏文明巅峰的王朝,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却深陷政治黑暗、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从安史之乱的烽火到黄巢起义的...
黄巢 2025-09-15 黄巢最霸气三首诗:以诗为刃,劈开千年门阀铁幕在晚唐的黑暗天幕下,黄巢以盐商之身掀起农民起义的狂飙,更以三首诗作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锋利的“反诗之刃”。这三首诗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呐喊,更是寒门阶层对千年门阀制...
黄巢 2025-09-09 黄巢最有名的诗:菊花意象下的时代呐喊与精神图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黄巢的诗作以独特的暴力美学与反叛精神独树一帜。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虽仅存三首诗作,却以《不第后赋菊》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磅礴气势,将个人命...
黄巢 2025-08-07 黄巢: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性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争议不断的印记。从私盐贩子到“冲天大将军”,从长安称帝到狼虎谷败亡,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构与重构...
黄巢 2025-07-29 黄巢诗作:乱世烽火中的豪情与悲歌在唐末动荡的历史长河中,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以武力撼动王朝根基,更以诗作抒发壮志豪情,留下三首风格迥异却同样震撼人心的诗篇。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从落第书生到起...
黄巢 2025-07-10 朱温:乱世枭雄的霸业瓶颈与统一天下的历史遗憾在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浪潮中,朱温以黄巢降将的身份崛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控制唐廷,最终篡唐建梁,成为五代十国开端的风云人物。然而,这位曾“四战皆克”、...
朱温 黄巢 2025-07-01 葛从周:乱世中的武勇与谋略——从降将到陈留郡王的传奇人生在中国五代十国的烽烟中,葛从周的名字如同一柄淬火寒刃,划破了唐末至后梁初年的混乱时空。这位从黄巢义军投奔朱温的降将,凭借战功跻身后梁开国名将之列,最终以陈留郡王...
朱温 黄巢 2025-06-30 单雄信后裔的复仇之火:黄巢起义与唐朝覆灭的隐秘联结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个延续289年的大一统王朝轰然崩塌。历史教科书将唐朝灭亡归因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制度性危机,却鲜少提及单雄信后裔在黄巢起义中...
朱温 黄巢 2025-04-09 黄巢之死: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索黄巢,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从领导农民起义,到建立大齐政权,再到最后的败亡,黄巢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么,...
黄巢 2025-02-20 黄巢:唐朝末年的杰出领袖与复杂人物黄巢,唐朝末年的一位杰出领袖,以其非凡的才华、坚定的信念和复杂的性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一位有着深厚文...
黄巢 2025-02-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