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发生了8.1级的强烈地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发生地点人迹罕至,这次强烈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内部震级第二大地震,仅次于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8.6级地震。青海、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有震感。至11月15日上午11时,震区还连续发生多次余震,致使青海主要震区部分房屋倒塌,青藏公路(国道109线)多处断裂,昆仑山出现一条大裂缝带。
发震时刻
2001年11月14日17点26分
经纬度
北纬36.2度,东经90.9度
震中位置
中国青海省昆仑山口西
震级
里氏8.1级
伤亡情况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震前异象
发生于青海与新疆交界的昆仑山地区的8.1级地震之前,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就观察到野生动物的异常反应。
地震发生时,由沱沱河帐房保护站负责人木玛扎西带领的巡山队正在可可西里腹地西部西金乌兰湖一带开展反盗猎行动,据称:地震前最先看到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狐等各种野生动物四处狂奔,似乎大难临头,然后听到一阵猛烈震耳的轰鸣声由远而近,西金乌兰湖涌起层层巨浪,浪高达2米左右,浪花拍向湖岸,溅起团团白雾。另据反映,地震发生时刻盐湖等中小湖泊像开水一样沸腾,惊心动魄。
地震发生前,野生动物有种种异常表现:109国道沿线的电线杆上,平日傍晚蹲满了红隼、褐背拟地鸦等禽类,而在地震之前的几天里一只鸟也见不到;野牦牛往年初冬分布于保护区的种群数量不超过400头,而地震前的一星期里,库赛湖以南、五道梁西北地区野牦牛大量密集,最大的群体上千头;藏原羚一反过去的温驯,发了疯似地四处乱窜。
据楚玛尔河保护站负责人王周太等介绍,11月12日前往五道梁途中看到了这样的场面:成群结队的藏羚、藏野驴、藏原羚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都争先恐后地沿青藏公路向东(远离震中方向)迁徙。这些现象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依据。
地震起因
昆仑山8.1级地震破裂主要由北西西向左旋走滑主地震破裂,北东东向张扭性分支地震破裂,地震鼓包,张扭性裂陷规律性组合而成。地震鼓包长5-30m,宽1-15m,高0.2-2m。地震裂陷宽30-50m,长25-40m,深0.5-6m。
在青藏公路西侧,河流高河漫滩,河床,山麓斜坡上的小型冲沟被地震断裂左旋错动2.6-4.8m,人工水坝被断层左旋错动3.2m。在青藏公路东侧,光缆和铁路施工便道被地震断裂左旋错动3.5m,河流阶地和河漫滩各左旋错动4.3m和3m.地震破裂的空间产状,破坏方式,工程危害与地表地质状况,岩土结构组成,工程设施力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
地震影响
地震发生后的5分钟,也就是17时31分,“兰-西-拉”光缆“纳赤台-五道梁”段中断。“兰-西-拉”光缆是西藏与内地通讯联系的重要途径。
发生在昆仑山一带的地震,对青藏铁路南山口到沱沱河400公里的建设工地及生活设施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多施工单位房屋出现裂缝,有此驻地的房屋和围墙倒塌,设备被砸。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受到破坏。
由于地震发生时,大部分施工人员都在野外作业,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出于安全考虑,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决定暂时停止隧道施工和高空作业,其他施工也作了相应调整。被中断的施工通信进行了全力抢修
遗址研究
昆仑山地震所形成的各种地表破裂现象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址,同时也是研究地震构造背景、成因、青藏高原内部运动学、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珍贵资料。
作为全球进入21世纪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遗址,昆仑山大地震遗址也备受中外科学界关注。地震发生后,已有超过40个国家的科学家向中国地震局提出了科学考察的请求,而来自法国、日本两国的地震学家也已多次前往地震遗址与中国地震专家一同进行考察。
这次地震形成的破裂带所蕴含的丰富的地震形变及组合特征、位移性质和位移量等等信息,不仅是研究地震构造背景、成因,而且也是研究区域地壳运动特征、青藏高原内部运动学、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珍贵资料。同时,地震遗迹的科学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新鲜程度和完整程度,现象越新鲜、越完整,研究价值就越高。昆仑山大地震发生不久,因此更具研究价值。
近两年来中外科学家的多次科学考察活动,不仅弥补了青藏高原北部缺少地震地表破裂带运动学参数的空白,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现今地壳变动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将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建设如何避让和防范具有发震能力的活断层、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我国曾发生过许多大地震,但对于地震遗迹而言,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引起重视并且加以保护,经过多年的风雨,致使许多地震遗迹大多失去了当初的本来面目,为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昆仑山大地震发生不久,其现象还很新鲜,不失时机地对地震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使其免遭破坏,为将来的科学研究留下一笔宝贵的实体资料,为游客留下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纪念碑
纪念碑高3.9米,宽4.4米,重48.5吨,由一块天然的花岗岩加工而成,外形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公路旁。碑文上介绍了此次地震和各国科学家对地震遗迹进行的历次科考的情况。
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8.1级强烈地震,是近50年来中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所形成的地表破裂等现象,是迄今为止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迹,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地震遗迹已被国际地质学界公认为研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强地震机理的天然“课堂”。
此纪念碑由中国地震局出资设立,对地震遗迹的保护和研究,以及地震知识的普及具有现实意义。
青海格尔木市地震局目前已出台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遗迹保护和开发”规划,以保护地震地表破裂地段和地震遗迹,并将申请建立国家级地震公园。
公元前192年,西汉射阳侯项伯在封地悄然离世。这位曾在鸿门宴上挥剑护汉王、楚汉争霸中周旋于项刘之间的关键人物,其死亡原因在史书中仅以“卒”一笔带过。然而,透过历...
2025-08-13 日本古坟时代:权力、信仰与文明的交织日本古坟时代(250年—592年)是继弥生时代之后的重要历史阶段,因统治阶层大规模营建“古坟”而得名。这一时期见证了日本列岛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型,其独...
2025-08-13 大泽乡:秦末烽火燃起的历史坐标公元前209年秋,安徽宿州南蕲县镇的小刘村(今大泽乡遗址)被一场暴雨改写历史。九百名戍卒在泥泞中滞留,押解军官的皮鞭声与雨声交织,最终被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025-08-13 白兰:从历史迷雾中走出的真实族群与政权在影视剧的虚构叙事与历史文献的零散记载中,"白兰"这一名称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个既被用作古代羌人部落名、政权国号,又与...
2025-08-13 祖逖:东晋的北伐孤勇者与民族精神丰碑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民族英雄。他以“闻鸡起舞”的勤勉、“中流击楫”的壮...
2025-08-13 齐庄公之死:一场权力、伦理与政治的复杂纠葛公元前548年,齐国国君齐庄公吕光在崔杼府中血溅当场,这场弑君事件不仅成为春秋时期权力斗争的标志性事件,更因史官“秉笔直书”的壮举被载入史册。透过《左传》《史记...
2025-08-13 从修道院到婚姻殿堂:马丁·路德与卡塔琳娜的改革伴侣传奇16世纪初的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浪潮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在这场颠覆千年教会权威的运动中,马丁·路德的名字如雷贯耳。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同样非凡的...
2025-08-13 袁守诚是神仙吗?西游记中的神秘棋局与身份之谜在《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一位名为袁守诚的算命先生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鬼怪神情无所不知”的姿态登场。他不仅能精准推算泾河水族...
2025-08-13 破晓星河:祖冲之大明历的科学革命与历法革新在南北朝动荡的岁月里,一位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以超凡的智慧叩击宇宙之门。公元462年,祖冲之将凝聚十年心血的《大明历》呈献给南朝宋孝武帝,这部被誉为“中国第二次历法...
2025-08-13 吕后为何对刘长情深意重:权力漩涡中的亲情羁绊在汉初波谲云诡的政治棋局中,吕后以铁腕手段清除异姓诸侯王、打压刘氏宗室,却对淮南王刘长展现出罕见的温情。这种矛盾行为背后,是权力算计与人性本真的交织,更折射出吕...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