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张飞和关羽,一个卖枣一个杀猪,哪来的一身武艺,助刘备夺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人问,关羽和张飞都是野路子出身,一个卖枣,一个杀猪,为何却能骁勇善战,助刘备三分天下?
关于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的说法,其实是出自《三国演义》。这两个职业或许只是人家的副业而已,真正的出身并非如此,至少在《三国志》里面,并看不出两人的出身:
先看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关羽是河东郡人士,年轻的时候杀了一个大户,亡命天涯期间可能卖枣子为生,后来投奔了“黑老大”刘备。
再看张飞: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皆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张飞是涿郡人士,年轻的时候就跟关羽一起追从刘备,因为年龄最小,当了三弟。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俩人都是武将,武艺高强,应该没什么文化吧?
其实不然,关羽有一爱好,就是爱读《左氏春秋》,清朝年间挖出来的关羽墓砖上有刻着的墓碑记:
“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
而张飞,则更擅长书法,以及绘画,虽然影视作品中都把人家演绎成了满脸胡须的壮汉,其实人家心挺细的,尤其擅长画美人,想不到吧?
有一次他被拜为了新亭侯,高兴之余打造了一把刀,刀上就刻上了字,展示了自己的书法水平:
“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
之所以要举他们俩看书写字的例子,就是为了表明,那时候的文武是不分家的。也只有名门望族,才会让子弟们学武识字,期待以后能报效朝廷。
那么他们会不会功夫(武艺)呢?
其实我们现在从少林寺看到的,从武校看到的,从公园、电视、演出中看到的功夫,都不是正经的功夫(武艺)。这些大都是玩杂耍的人一代代留下来的,真正的功夫是简单明了,能上阵杀敌的。
会拿刀劈,会骑马,会射箭,还能劈准,射准。敌人的刀劈过来,马冲过来,箭射过来,会躲避,这就是最好的功夫。
其实,人啊要相信命运,有些人确实就是天赋异禀,天生就是打仗的料。再加上底子好,要是长成个孙悟空那个体型,再会功夫,在那个年代也难出头。而且张飞和关羽俩人都出自边郡,那个地方常年跟鲜卑、乌桓、羌人战斗。从东汉中期开始,直到东汉末年群雄纷争,这地方都打了一百多年仗了,小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自然都有两下子。
那个年头,卖枣子的,杀猪的,可不止关羽和张飞,别人奋斗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在他俩身上轻而易举就能达到。
打仗这玩意靠天赋的,后天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天赋这东西,可能你穷极一生,达到你所谓的天花板,才不过是人家的地板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金朝的创始人完颜阿骨打,出生在白山黑水之间。当时的宋朝、辽朝早就是封建社会了,而他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可是,当他有一天想通了,拿起武器反抗辽国时,突然就变成了一位孔武有力、智谋出众的武将及战略家。仅仅用了不到11年的时间,就把强大的辽国干没了,甚至让宋朝在他的马蹄下都瑟瑟发抖。
或许有人教过他怎么打猎,但绝没有人教过他怎么识字,怎么读兵书,并将其付诸实践去排兵布阵。
在《木兰诗》中有这么一句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千千万万个关羽,千千万万个张飞,亦还有千千万万个完颜阿骨打。但大部分在战争实践中战死了,通过幸存者偏差,才淘汰出关羽、张飞、完颜阿骨打。
怕死不行,怕死就当不了将军,服不了众,立不了功;运气差了不行,没人用你,或者冲在前面被人家一箭射死了,那也当不了将军;实力强,又不怕死,运气还挺好,百战不死,但缺了伯乐也不行,还是当不了将军,无法青史留名。
但就算武艺高强,又是英勇无敌,没有头脑,也很难走到最后:
一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当小弟,冲锋在前,等到当上了中层,或者高层将领之后,头脑的好坏就会限制你以后的发展。
战争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出真知嘛,正是有着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才让这些将领们学习到兵法和谋略,并将其应用到实践。
但性格上的缺陷也导致了关羽和张飞的死亡,让他们在冲击神坛的路上,运气用光,遭遇了死神的降临。
事实上很多开国大将,都不是科班出身,也都是题目中提到的野路子出身。就像最近大火的韩剧《鱿鱼游戏》一样,参加的其实都是普通人,正因为他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死神的光临,才最终成为胜利者。
他们的情况是类似的,都是拿生命当赌注,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尽情表演。
像刘邦夺得天下的过程中,手下的几名大将,也并非科班出身:
韩信,平民一个,家里穷得很,老娘去世后,都没地方安葬。自己本人又不学无术,连饭都吃不上,经常靠别人接济勉强维生。若没有秦末乱世的到来,他的一生必然碌碌无为,可惜机会向他招了手。也幸亏刘邦收留了他,给了他项羽所不能给的信任,才成就了一代战神。
彭越,渔民一个,世代打渔的,后来活不下去了当了土匪。秦末乱世来了以后,不断有人投靠他,逐渐成了气候,楚汉争霸的时候,他选择了刘邦。
周勃,以前是靠编织养蚕的器具维持生活,而且还常在人家办丧时事吹箫奏挽歌,后来刘邦起兵,他前往追随,身经百战,成了刘邦手下的一员虎将。
还有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这俩人也是野路子出身,但不妨碍人家成为大明开国将领: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
徐达是世代务农的,长得人高马大的,从小就是练武的料,一身力气和胆量。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
常遇春也是很普通的出身,后来活不下去了,去当了强盗,人也是有先天优势,力气过人,还善于射箭。
他们都是在不断的战争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成长壮大,成就一代名将。
还有《亮剑》里面的李云龙,这也是有原型的,并非完全杜撰。人家当兵前就是个篾匠,掏出地图来就能看懂,天生的将才,连旅长都夸老李:
“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那肯定的将才啊,人家老李自己都讲了,自己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所以说,张飞和关羽,不管出身如何,都是天生的将才。跟对了大哥,有了更多参加实战的机会,并在实战中不断成长,运气一开始也算不错,踩着众位兄弟的尸骨,成为了蜀汉五虎将之一。
不过,看看曾经贩履织席的刘备,曾经当过叫花子的朱元璋,曾经被卖做奴隶的石勒,人家可是最终当了皇帝哦。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