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董卓独揽朝廷大权后,曹操带头,召集各路英雄反对董卓,公孙瓒就是这批英雄好汉里不可忽视的一位,那么其麾下三名猛将,最后分别是什么样的结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骁勇善战公孙瓒
在这场群雄逐鹿的战争中,公孙瓒并没有能坚持走到最后,根据史书记载,他被袁绍大军打败后,在公元199年去世。
在他去世后,他的地盘和势力被群狼瓜分,手底下的三大猛将一个被曹操所得,另一个归顺了刘备,只有这最后一个无人能收服。
根据历史记载,公孙瓒出生于贵族世家,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豪门贵子,但是因为他母亲的身份低微,并没有被家族所重视。在最初,他只能担任一个小小的书佐。
但是,公孙瓒却有着一副英俊的皮囊,他的美貌加上才智双全,颇受当时的太守青睐。太守看出这是只潜力股,值得在他身上投资,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有了岳父的支持,公孙瓒也算是有了一股自己的势力。
在有的男人眼里,靠着妻子发家是一件特别羞辱的事情,有的人还会在发达之后就立马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来遮盖此事。但是公孙瓒没有这种想法,他觉得妻子的势力正是自己的靠山,也是他可以翻身的唯一机遇。
在太守的帮助下,他还曾经和刘备等人一起在卢植的门下学习,开始走上了仕途之路,前程眼看就一片光明。后来,他在刘君手下担任御车。
有次,刘太守因为触犯法律被判发配流放,其他人纷纷躲避,深怕会惹祸上门。只有公孙瓒,只身乔装打扮成护送的士兵,一路跟随太守左右守护。在流放途中,太守又获得了赦免。
因为这件事,大家感动于公孙瓒的忠勇仁义,他因此被举孝廉,成为一个长史。在这期间,公孙瓒带兵巡逻时,发现关塞有着数百名的鲜卑战士正朝着我方而来。敌人来势汹汹,一点也不把我方士兵放在眼里。
他指着敌人对手下说:“我们要是不主动去进攻,那么就只能等着自己被敌人所杀死。”说罢,自己身先士卒,手执长缨就冲了出去,虽然最后自己这边的损失不少,但是他的这一举动也成功的震慑住了鲜卑人。
鲜卑人从那以后就不敢再轻易地越过边界,公孙瓒因此被升为县令。在公孙瓒守护期间,敌人只要来侵袭,他就会立马进入作战状态,凭借凶猛的打法,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敢来犯。
每次打仗,公孙瓒的的身边都会跟着数十个骑着白马,善于骑射的侍从,这数十人相互配合,默契十足,自称“白马义从”。
公孙瓒深知,想要从别人手里获得权利,就要有自己的军事实力,组建自己的军队,白马义从就是他专门挑选出色的士兵组建而成。
根据记载,公孙瓒非常看重这支屡立战功的队伍,在当时,只要公孙瓒与白马义从的身影出现,就会让敌人狼狈逃窜。按理来说,自己有勇有谋,手底下的士兵也赫赫有名,公孙瓒怎么也应该成为能与曹刘二人相抗衡的一个英雄人物。
可是坏就坏在公孙瓒除了才智双全外,他的性格有着十分致命的缺点:刚愎自用,骄奢自满。因汉献帝想要东归洛阳之事,公孙瓒得罪了袁绍和刘虞二人。
之后的一次机会,他诬陷刘虞想要谋反,先斩后奏,以残忍的手段杀害刘虞一家,夺取了刘虞所在的幽州。然而获得幽州之后,公孙瓒并没有收敛骨子里的自大,他开始变得不体桖百姓,做事情睚眦必报,只记得别人的过错而不记别人的善意。
百姓们对他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怨声四溢。之后,他战败退守易京,在这里命人修建高楼,只准自己和妻妾进入,疏远自己的谋臣武士,导致手下的人和他日行渐远,渐渐离了心。
以至于后期,原本能与袁绍抗衡的公孙策,被袁绍打败,落得个引火自焚的下场,令人唏嘘。
三位名将的归宿
公孙瓒活着时,手底下有三大名将:赵云、田豫和严纲。先来说说赵云。大家对于赵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可见他的勇猛和忠心。
然而最初的赵云,选择投靠的是当时名气比刘备较大的公孙瓒。但是由于是半路加入,感情上比不上一开始就跟随在公孙瓒身边的那些人。
赵云在公孙瓒身边并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待遇,失落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刘备。第一次的见面给二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到后来,公孙瓒死后,刘备就迫不及待朝着赵云抛出了橄榄枝。
一直想要另择明主的赵云,就这么来到了刘备的麾下,从此跟着刘备东奔西跑,在刘备的重用下,威名传遍四方。
田豫则是几经波折,一开始在刘备的麾下,觉得跟着刘备没有出路,转而另外投入了公孙瓒的阵营。但是同赵子龙一样,在这里,他也没有得到重视,觉得自己的一身本领毫无用武之地,在公孙瓒战败后,迅速投靠了曹操。
在曹操这里,他总算如愿以偿,跟着曹操立下了无数战马功劳,一路加官晋爵,成为了长乐亭侯。
三位里面,两位都是在公孙瓒失势后另择主君,只有最后的这一位,到死都不愿意被降伏,对公孙瓒忠心不二。
不同于赵云和田豫,严纲一直是公孙瓒最为看中的一个猛将,年纪轻轻就被选为白马义从的主力。但是他的运气比前两人都要差,根据记载,他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
这还要从公孙瓒与袁绍的恩怨说起。两人结仇后,在随后的一次争斗中,严纲失手被俘虏。因为严纲的骁勇善战,武力高强,袁绍起初是一心想要将他劝降到自己阵营。
但是严纲宁死不从,表明自己对公孙瓒的忠心不二,见无法说服,袁绍不想放虎归山,就下令斩杀了他。
虽然后来的成就他不如赵田二人,可是他的这份忠心却令世人大为赞赏,假如他不死,必定也是名留青史的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
贾诩 董卓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