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花是唐代对团窠花卉图案的一种称呼,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学界一般的看法是,宝花最早出现于隋唐年代,宝花和它的发展形式宝相花是我国传统的服饰花纹样式中最为常见的植物样式的一种,且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的建筑和日用品的花纹装饰中。宝花纹则是更常见于服饰面料的工艺装饰上,如染织、刺绣等。
一、宝花纹的形成
1、宝花纹的起源
宝花纹是存在于传统唐朝服饰上的一种花纹,这种花纹的原型包括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忍冬纹,以及后来在隋唐时期被皇室与民间广为使用的石榴纹、莲花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忍冬纹、石榴纹等逐步演化,融合了当时的社会审美发展趋势,形成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宝花纹。
2、宝花纹的发展
宝花和宝相花虽在发展上存在承袭关系,但二者分别是花卉图案发展史上两个不同阶段的称呼。宝相花的名和形最早见于北宋《营造法式》。
3、宝花纹的延伸
从目前的资料看,宝相花纹其实就是宝花纹的延伸,唐朝的宝花纹经过发展演变,到北宋时期出现了宝相花纹。宝花纹多以植物形象为原型,再加上人们的想象力的加持,让其呈现新的艺术形象,也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表现出优雅、低调又奢华高贵的美感。宝花纹的用途比较广泛,各种的装饰领域都可以应用宝花纹,但最为主要的还是在服饰装饰上的呈现。
二、宝花纹基础样式发展史
1、宝花纹基础样式的来源
宝花纹以自然界中的植物为原型。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再伴以经济水平、政治风向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宝花纹的植物样式喜好各不相同。每个时期都会有一种作为基本标准或者基本样式的宝花样子,我们可以称为“基础样式”
2、宝花纹基础样式的分类
在唐朝的发展历史中,有三种基础样式对后世影响较大:一种是由忍冬纹和石榴纹演化成的“侧卷瓣”,一种是由意云纹演化成的“对勾瓣”,还有一种是由牡丹纹演化成的“云曲瓣”。不同的时期对应的基础样式是不同的。
初唐时期,隋与隋以前的一些花纹风格被传承下来,忍冬纹就是其中的一种。忍冬纹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发展,到隋朝逐渐有衰颓之势。隋朝时期,石榴纹、莲花纹等应运而生。到了初唐时期,这些花纹又有了不同的发展。
忍冬纹是由隋唐之前的花纹样式继承而来,石榴纹则保持和展现了隋唐时期的艺术审美,同时还具有初唐审美的特色,两者相得益彰,最后孕育出一种新的宝花样式,即侧卷瓣。在从初唐到盛唐的发展过程中,基础样式的艺术形态不断变化,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承上启下的基础样式,即对勾瓣。
3、宝花纹基础样式的发展
在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女性地位不断提升,社会的开放程度加深。这一时期,人们更喜欢牡丹,认为其象征富贵。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牡丹瓣演变而成的具有高贵感的云曲瓣逐渐成为社会的流行模式,之前的侧卷瓣和对勾瓣则渐渐不再流行。
当时间来到中晚唐时期,宝花纹的基础样式几乎已经不再有变化,再加上各种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这个时期并没有较为统一的基础样式,而是将之前的三种基础样式组合运用。
三、宝花纹结构发展史
1、宝花纹结构的来源
上文所说的基础样式,实际上就是宝花纹的主体框架结构。主体框架说明,宝花纹的初步造型已然形成和确定,不过这依旧无法充分体现宝花纹中的美感和其所体现的审美感。因此,在基础样式确定的基础上,人们还需要补充基础样式周围或者框架以内空缺的地方。
为了减少由于随意的补充、勾勒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主框架的美感,一个新的概念又被人们创造出来,即宝花纹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如果将基础样式确定为牡丹花样,那么它的花瓣、蓓蕾、枝叶以及周围都是空缺的,这需要用其他的花纹填补这些空缺,由此形成的几何结构就是宝花纹结构。
2、宝花纹结构的形成
唐初时,通常以“十”字为主,这种模式比较单一,主要讲究轴对称之美。只需要填满上下或者左右,形成对称即可。这种填充方式被称为二方连续,属于连续填充模式中较为简单的一种。
“二方”就是指上下或者左右,这一点可以从“十”字的特点中很明显地看出。“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这首《杭州春望》中,柿蒂花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十”字结构宝花纹样式。
随着审美水平的提升,简单的“十”字结构和连续二方的样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欣赏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将主花的四周都用宾花填充(基础样式的主框架叫作主花,用于填充基础样式的叫做宾花),从而产生四方连续的样式,继续发展就演变成八方环绕的样式,也就是将主花的四面八方全部用宾花填充,以获得更佳的审美效果。
在盛唐时期,服饰上宝花纹多为圆形结构或者“米”字结构,意在追求一种中心对称,使点、线、面达到最佳的几何形态,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时期的宝花纹发展到了顶峰。
3、宝花纹结构的定型
唐朝时期,宝花纹的样式多是首尾连续,无穷无尽,找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寓意无穷。同时,也表示了团圆、圆满的美好祝愿,这和当时的审美观点——以胖为美——一脉相承。到了中晚唐时期,衣服多是宽松且偏长的样子,虽然在宝花纹的运用上依然是偏奢侈,但是和盛唐的圆形样式还是有较大区别。
“安史之乱”以后,宾花数量及其连续方式有所简化,不再具有盛唐时期的艺术美,反而有些萧条颓废之态。宝花纹的结构复杂程度在当时直接与服饰穿着者的身份挂钩,结构越是复杂,越需要宾花填充丰富;越是采用八方环绕之类的艺术手法,就越显得这件衣服的价值不菲。服装的价值不菲,往往代表着拥有这件衣服的人身份也不一般,服饰也由此成为当时皇室、士绅的攀比之物。
四、宝花纹颜色发展史
1、宝花纹颜色形成
了解宝花纹的主体框架和填充方式,可以为研究当时宝花纹颜色的特点提供帮助。初唐时期,社会还不够稳定,当时的服饰主要继承前朝的各种风格,尤其是石榴纹、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当时的宝花纹颜色比较夸张,且搭配不够合理。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宝花纹的发展也越来越稳定有序。
2、宝花纹颜色定型
盛唐时期,基础样式(主花)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即可,多是黄色、绿色、蓝色、红色。而由于当时紫色的“富贵感”,所以也有许多以紫色为主要颜色。宾花用于补充空白,所以和主花的颜色是相对应的。至于白色,因为多用于勾勒花纹的边,所以几乎不会用于作为主要颜色。
除此之外,退晕的技术手段使色彩具有对比鲜明、由浅入深的效果,可以让花纹颜色高雅、曼妙、和谐。中晚唐时期,宾花的连续方式、数量上都得到简化,也改变了颜色填充的观点。与盛唐时期相比,中晚唐时期的宝花纹颜色更为简洁单调,不过主花还是保留了鲜艳的色彩。
五、结语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为宝花纹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的使臣、商人来到唐朝,八方来贺,许多异域的花纹样式和艺术手法,以及服饰手艺都源源不断传入中国,对我国的花纹服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源自印度佛教的莲花形象,来自地中海的忍冬,以及中亚传入的葡萄、石榴等。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些外来的艺术样式经过唐朝的文化的消化吸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宝花纹就是如此,吸收了外来的艺术样式加以改造,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融入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好寓意,形成了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服饰装饰图案。
这种花纹将人文、艺术、精神和合共生为一个有机整体,内容美和形式美融为一体,其雄浑的民族气势和兼容并蓄的气魄使该服饰纹样创造出崭新丰富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在审美艺术中强调具备唐朝特有的风骨与神采,共同组成了唐朝服饰上瑰丽而和谐的植物装饰纹样。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与皇室权力交织,婚姻成为巩固政治联盟的重要手段。桓容(字元德)与南康公主的联姻,便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案例。作为东晋权臣桓温之子与晋元帝之女的结...
2025-07-04 周德威为何未被李克用父子收为义子?五代十国时期,义子制度是军阀政权巩固权力的重要手段。李克用建立的"十三太保"体系中,义子多为少数民族将领或出身低微的武人,通...
2025-07-04 道家思想的精髓:从宇宙观到生命智慧的哲学体系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其影响力远超哲学范畴,渗透至政治、文学、艺术乃至现代管理领域。以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庄子》为核心的道家典籍,构建了“道法...
2025-07-04 曹刿论战:一场改变春秋格局的智慧博弈公元前684年,齐国大军压境鲁国边境,一场看似实力悬殊的战争却以鲁军完胜告终。这场被载入《左传》的"长勺之战",因谋士曹刿的...
2025-07-04 叶赛宁:苏联诗坛的璀璨星辰与悲剧传奇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这位活跃于20世纪初的诗人,以独特的抒情风格和意象派手法,在俄罗斯文学...
2025-07-04 明朝经济的发展:从农耕繁荣到商品经济崛起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封建经济的重要转型期。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明朝通过农业技术革新、手工业专业化、商业网络扩展及货币体系变革,推动经济从传统自给自足...
2025-07-04 小养由基庞万春:水浒传中的箭术传奇与悲剧英雄庞万春,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江南方腊部下的第一神箭手,因箭术高超被尊为“小养由基”。这一绰号源自春秋时期楚国神射手养由基,其“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传奇箭术在...
2025-07-04 张彦远:唐朝的书画大家与艺术史巨擘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是唐朝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书画理论家、画家与书法家。他出身于赫赫有名的“三相张家”,高祖张嘉贞、曾...
2025-07-04 扁鹊之死:一场医术嫉妒引发的历史悲剧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震天下的神医,以“望齐侯之色”“起死回生虢太子”的医术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后世奉为“医祖”的传奇人物,却因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终结了自己救...
2025-07-04 褚蒜子:三度临朝的东晋贤后与政治平衡术褚蒜子(324年-384年),东晋康献皇后,以三次临朝听政、辅佐六位皇帝的传奇经历,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罕见的政治女性。在门阀士族林立、皇权式微的东晋,她以太后之尊...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