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小的弟弟,弘曕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的一天,乾隆的两个弟弟弘昼和弘曕去给皇太后请安。这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可是这两位王爷却因为此次请安而受到了乾隆的严惩。
原来,弘昼和弘曕在给皇太后请安时,跪坐的地方恰好是乾隆平时跪坐的地方。
乾隆知道这件事后,责备两个弟弟“仪节借妄”,并给予两个人非常严厉的处罚:弘曕由郡王降为贝勒,罢免所有官职,交罚银一万两,并销毁亲王金宝一颗。
和弘瞻相比,弘昼的惩罚要轻一些:罚王俸三年。
一个是所有的官职和郡王爵位都没了,一个只是扣掉三年的工资,乾隆为什么对自己的两位兄弟如此不同呢?
说起来,还是弘曕日积月累起来的过错让乾隆不得不对他严加管束。
一、 圆明园阿哥
弘曕是雍正最小的儿子,1733年(雍正十一年)出生在圆明园中。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即位的时候,弘曕刚两岁。
乾隆和弘曕年龄相差22岁,况且乾隆的兄弟不多,当时只剩下弘昼和弘曕两个人,所以乾隆对他们两个都很厚待。把父亲的雍亲王府赐给弘昼之后,乾隆下旨将弘曕继续养育在圆明园中。
因为生在圆明园、长在圆明园,弘曕又被人们称为“圆明园阿哥”。
1738年,乾隆的十七叔、和硕果亲王允礼薨。允礼秉性忠直,雍正和乾隆都很信任和赏识他,因为他膝下无子,乾隆就下旨将弘曕过继给允礼为子,承袭和硕果亲王的爵位。
这一年,弘曕刚五岁。
允礼自幼跟随沈德潜学习,他聪明持重,性情恬淡,早年在九子夺嫡争斗十分激烈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参与过,所以深得雍正的赏识和看重。
到弘曕年岁稍长之后,乾隆就继续让沈德潜做弘曕的老师。
很显然,乾隆希望在沈德潜的教导下,弘曕能够成长为像叔父允礼一样聪明持重、能够担当大任、但是却又无意于皇权的人。
沈德潜最擅长的就是诗歌创作,在他的教导下,弘曕很快学有所成,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善诗词的弟子。
然而,除了爵位和诗词创作继承了果亲王允礼的衣钵之外,弘曕的性情和作为却和允礼大不相同。
二、四处谋财
果亲王允礼在世之时,享受的是亲王双俸,所以在众位王爷中是十分富裕的,现在弘曕继承了他的爵位和家产,财富自然非常丰盈。
可是这些却没有让年轻的果亲王弘曕满足。
这位生长于皇家、刚五岁就享有爵位和俸禄的亲王年岁稍长之后,表现出对财富非同一般的热爱:他经常仗着自己亲王和御弟的身份四处谋财,甚至还让大臣替他卖人参、低价采购刺绣、蟒袍等;更让乾隆恼火的是,弘曕完全把自己对他“不得干预朝政”的嘱咐忘得干干净净,直接找到军机大臣阿里衮,让他给自己的人找官做。
阿里衮既是皇亲,又是重臣,混迹官场多年,深知朝廷规矩,他怎么会听从弘曕这样一位年轻王爷的无理要求?所以直接拒绝了弘曕的要求。
一件事败露,所有的事情就都败露出来,但是更让乾隆想不到的是,当审问这些案件时,牵涉其中的官员有一位是两淮盐政使高恒,高恒是乾隆的慧贤皇贵妃的弟弟,既是皇亲,又是高官,可是这位显贵在刚接受讯问时,居然铁口钢牙,根本就不想透露这些案件和弘曕有任何关系。直到最后,他看实在瞒不下去了,这才原原本本地把整件事说出来。
慧贤皇贵妃画像
身为一国之君,最怕的就是王爷和大臣们勾结在一起。明白事理的大臣,像阿里衮这样的,还知道拒绝王爷的无理要求;可是高恒这样的糊涂官员,却只想着维护和王爷的私交,全不顾个人职责和皇家利益!
乾隆再一推想:高恒和自己关系密切,他尚且如此,真不知道朝廷之中还有多少官员和弘曕维持着这样的关系!
想到这些,让乾隆不由不寒而栗。
弘曕已经不是个小孩子了,他应该负起责任,有一个王爷的样子。意识到这一点的乾隆想适当地敲打敲打弘曕。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机会,抓住弘曕和弘昼给皇太后请安时的错误,把弘曕由郡王降为贝勒,还罢免了他所有的官职。
当然,陪他一起受罚的还有弘昼,弘昼被罚了三年的工资。
三、 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只考虑弘曕和弘昼请安坐错位置这件事,乾隆给两个人的惩罚未免严厉了一些,可是如果将弘曕之前所做的那些勾结官员、卖官谋财等事情结合在一起的话,弘曕受的惩罚实在是并不重,其中甚至透着些乾隆想在国法上对他网开一面,只按家法论处的意思。
虽然弘昼陪着被罚,但是乾隆很快就在别的地方给他补上了银子。
如果弘曕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从这次惩罚中领悟到乾隆对他的苦心,爵位和财富再回来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还是会有着大好前程。
可惜他没扛过这一关。
被降爵免职之后,弘曕就闭门不出,很快抑郁成疾,一病不起。
此时的弘曕不过30岁出头,乾隆听到弘曕生病的消息后,刚开始只以为是年轻人火气盛,过一段时间想通了就好了。可是没想到的是,弘曕的病迁延了好长时间,甚至还传来了病危的消息。
听到弘曕病危的消息时,乾隆正在南巡途中,他连忙下旨晋封弘曕为郡王,并嘱咐弘曕好好调养身体。
可是晋封为郡王也没有让弘曕的病好起来,1765年三月初八,弘曕病逝,时年33岁。
听到弘曕病逝的消息后,乾隆十分痛惜,他特意撰写了情真意切的诗文,让人镌刻在弘曕园寝的石碑上,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惩戒让弘曕改正错误的苦心。
可惜,无论是深情还是苦心,都不能让弘曕再回到乾隆身边。他就像小时候在圆明园见到乾隆时的情景一样:乾隆召他过来想陪他玩,可是这个幼稚的小人儿害怕威严的皇帝哥哥,胆怯地一溜烟跑掉了。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暗夜星辰的陨落:解码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真实死因在清代乾隆末年的金陵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伏案疾书,窗外风雨如晦,案头《历算简存》的墨迹尚未干透。这位29岁便香消玉殒的奇女子王贞仪,其生命终章的真相,在200...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贞仪 2025-08-28 清朝状元柳敬亭:历史迷雾中的虚实之辨近年来,关于“清朝状元柳敬亭”的传说在网络与民间口耳相传,甚至被演绎为“乾隆钦点状元”的传奇故事。然而,通过梳理正史、方志、文人传记及学术考证,这一说法实为历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26 洪熙官与方世玉:江湖传奇中的真实与虚构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江湖画卷中,洪熙官与方世玉宛如两颗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被后世小说、影视反复演绎,成为中华武术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然而,当剥离艺术加工的层层面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方世玉 2025-08-25 翰林风骨:王尔烈殿试夺魁后的传奇人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北京贡院内,44岁的王尔烈以二甲头名进士身份完成殿试。这位来自辽东的布衣书生,以"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q...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尔烈 2025-08-22 甘国宝:两度戍台的清代名将,海峡两岸的守护者在清朝乾隆年间的风云变幻中,甘国宝以文武双全的才华和勤政爱民的品格,成为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两度担任台湾挂印总兵,以铁腕治军与仁政安民并举,在巩固海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甘国宝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