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中国东汉帝国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被称为“位面之子”,主要便源于其开挂般的一生,而这其中便包括短期内降伏“拥兵百万”的赤眉军。那么刘秀降伏赤眉军真的是因为主角光环吗?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秀正确的战略部署,以及赤眉军自己作死。下面,就简单来解析一下“位面之子”刘秀降伏赤眉军的过程吧。
赤眉军西入关中灭掉更始,却犯了农民起义军的共性错误
赤眉军是诞生于天凤五年(18年)的一支起义队伍,其首领为琅琊人樊崇。赤眉军的主要构成为贫苦农民,因此他们的队伍算得上是一支正儿八经的农民军了,而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命运也几乎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完全相同。
在起义初期,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一样,他们发展极为迅速,短期内队伍便扩充到了数万人。这引起了新朝皇帝王莽的注意,于是在地皇3年(22年)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统兵十余万攻打赤眉军,结果却被打败,赤眉军又趁机迅速发展至十万人以上,且实力扩充到了青州、徐州、茺州、豫州各地。
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更始皇帝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皇帝,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此时的赤眉军曾想过与绿林军联合,樊崇曾亲率二十余人到达洛阳,表示愿意归顺更始政权,奈何刘玄对其极为冷淡,大开空头支票,这令樊崇等人极为不满,于是返回赤眉军中,兵分两路向中原进兵。
更始政权灭掉新朝之后,却迅速陷入腐朽之中,不仅大封宗室、生活日益腐化,且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刘玄一度杀死起义军将领申屠建、陈牧、成丹等人,这令王匡、张卯等人极为不满,在被刘玄击败之后,他们便率军投奔了赤眉军。
更始三年(25年)9月,赤眉军攻入关中,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是为建世帝。在王匡、张卯等人投奔之后,又迅速攻入长安,杀死刘玄,推翻了更始政权。
然而赤眉军却与绿林军一样,犯了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共性问题,那就是政权建立之后极容易滋生的腐败和骄纵,入主长安不过数天,赤眉军便开始在长安城中大肆抢劫,闹得百姓离心离德,而地方豪强又因为刘秀的计谋而对其阳奉阴违,最终导致赤眉军走上了绝路。
刘秀的战略规划,数管齐下将赤眉军逼入绝境
就在绿林军与赤眉军大战之际,“位面之子”刘秀已经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在诸多义军和割据政权纷纷投效之后,已经颇具势力,但仍然无法与号称“拥兵百万”的赤眉军相对抗。这种情况下,志在天下的刘秀并未急于和赤眉军开展,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拉拢地方豪强。在赤眉军攻入长安的同时,刘秀立即发布诏书,“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宂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大意是说,如今更始落败,弃城而逃,妻妾儿女衣不蔽体,流亡失散于途中,朕深为怜悯,现在封刘玄为淮阴王,如果有官员胆敢加害他们,必以谋逆之罪论处。这封诏书需要刘秀付出什么吗?显然不需要,毕竟关中现在还不是他的地盘,他所付出的不过一个王位罢了。然而却将当时刘玄手下的地主豪强全部拉拢到了自己一边,要知道此时更始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更始政权在东方和南方诸多势力当中仍然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刘秀这一纸诏书就将人心给拉拢了过来,这也是造成当时关中地区诸多豪强非但不与赤眉军配合,反而组织武装,隐藏粮食,制造混乱,为此后赤眉军缺粮战败埋下了祸根。
2、釜底抽薪之策。刘秀在赤眉军入关之际,又派出邓禹统兵两万,尾随赤眉军进入河东郡,伺机进入关中。果然,此后赤眉军由于无法在长安立足,大军向西之际,邓禹便率军窃取了长安,虽然邓禹之后又被赤眉军打败。但在这一年,关中大旱,豪强们又纷纷坚壁清野,导致赤眉军始终无法解决粮食问题,最终不得不撤出长安。
3、形成战略包围。刘秀不与赤眉军展开正面争夺,反而派吴汉等人率军扫平河北地区的檀乡、五校、青犊、富平、获索等农民军;又派岑彭、景丹等人向洛阳以南的河南、荆州地区推进,更始政权任命的淮阳太守暴汜、宛王刘赐、邓王王常等纷纷投降,豫西地区的众多小股农民武装也先后被削平。如此一来,赤眉军虽然占据了关中地区,但刘秀却已经占据了从河北到洛阳,再到河东、河南、荆州、豫西等大片地区,不但堵住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而且对关中地区形成了战略包围态势。
4、赤眉军自己作死。前文说过,赤眉军进入长安之后迅速腐化堕落,“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墟,城中无行人。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完”(《王莽传》)。这种情况下,赤眉军虽然占据了长安,但却得不到百姓和地方豪强的支持,与占据一座久经战乱的空城无异。
果然,进入长安仅仅四个月后,即25年12月,赤眉军在陷入军粮严重匮乏的窘境后,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放弃长安,取道南山、鄠县,转向西北的安定、北地一带,结果又遭到陇西豪强隗嚣的阻击,再加上天寒地冻,又无奈返回长安。即使将占据长安的邓禹赶走,可如今的长安又如何养活的了赤眉大军。
建武二年(26年)春,已经无法立足的二十余万赤眉军,只好离开长安,准备向东转移,结果在渑池崤底遭到刘秀部将冯异伏击,一战被俘达八万人。剩余十余万赤眉军败退南阳,结果再度陷入刘秀的包围圈中,饥寒交迫的赤眉军突遇伏兵,又逢大雨,无奈之下只得投降。
至此,曾经辉煌无比的赤眉军土崩瓦解,同年三月,刘秀军占领长安。
东汉光武帝刘秀一生雄才大略,其子嗣中不乏贤能之士,其中东平宪王刘苍以“才思敏捷、治国有方”著称,却始终未被立为太子。这一历史选择,既源于东汉初期的权力格局,也与...
刘秀 2025-09-10 邓禹妻子考:南阳豪族的联姻密码与历史隐线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其婚姻状况在史书中却仅以寥寥数语带过。通...
刘秀 2025-09-05 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奠基者与“光武中兴”的缔造者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枣阳市,一说河南南阳市),是中国历史上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西汉皇室后裔中以卓...
刘秀 2025-08-27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刘秀的兄弟姐妹:乱世中的血脉羁绊与命运浮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的家族在汉末乱世中历经血火洗礼,其兄弟姐妹的命运轨迹不仅折射出个人抉择的悲欢,更成为东汉政权崛起的历史注脚。通过梳理《后汉书》...
刘秀 2025-08-15 吴汉最终结局:忠侯之谥与历史余响东汉开国名将吴汉,以“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的身份载入史册,其人生轨迹从南阳亭长到贩马商人,最终成为光武帝刘秀麾下最倚重的军事统帅。然而,这位以“忠勇”著称的将领...
刘秀 2025-07-29 岑彭墓:跨越千年的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开国名将岑彭以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作为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宿”之一,他南征北战,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位传奇将领...
刘秀 2025-07-24 富春江严子陵钓台:隐逸精神的千年地标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一座临江而立的石台静卧于青山碧水之间——这便是严子陵钓台。这座因东汉隐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征召、归隐垂钓而闻名的古迹,历经千年岁月沉淀,不...
刘秀 2025-07-07 刘荆:东汉宗室中的野心悖论与悲剧人生在东汉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刘荆作为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之子、汉明帝刘庄的同母弟,本应享受荣华富贵,却因一系列荒唐的谋反举动,成为后世史书中的反面典型。他的人生轨迹,...
刘庄 刘秀 2025-06-25 隐忍与复仇:刘秀为兄长刘縯报仇的历史真相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与其兄长刘縯的故事,堪称权力博弈与家族情仇的经典案例。刘縯作为舂陵军起义的领袖,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石,却因功高震主遭更...
刘秀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