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南宋政治家叶适:功利之学的践行者与反空谈的斗士

南宋政治家叶适:功利之学的践行者与反空谈的斗士

时间:2025-11-18 15:30:33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南宋时期,政治局势风云变幻,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叶适,他以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而独树一帜,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门学子,仕途初启

叶适出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原籍处州龙泉,曾祖时移居温州瑞安,至其父光祖,“定为永嘉人”。他出身贫寒,“贫匮三世”,少年时期,温州、台州一带发生大水灾,他随父母搬迁过二十一处,过着颠沛困苦的生活。其父靠教授生徒维持生计,母亲则需织些粗布贴补家用。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未磨灭叶适对知识的渴望,他自幼好学,10岁便能属文,14岁从毛崈学于城南茶院寺学塾。此后,他游学四方,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阅历。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叶适考中进士第二名,授平江节度推官,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但因母亲去世,他丁忧未能赴任。此后,他历任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等职,在官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功利之学,务实兴邦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所倡导的功利之学,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功利之学主张道存在于事物之中,强调实际功用与效果,反对空谈性命义理。叶适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将“利”纳入“义”的范畴,主张义利兼重。

在经济方面,叶适提出“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的政策。他认为,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至关重要,国家应该积极扶持工商业者,促进商品流通,增加国家的财富。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适应了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政治上,叶适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弊,恢复故土、富民强国。他向孝宗进言,在《上殿札子》中提出以报仇复疆的大事为核心,通过“变国是、变议论、变人材,所以举人事”的变革主张,取得抗金复国的胜利。他深知当时南宋朝廷积贫积弱,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抗金主战,力挽狂澜

叶适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始终站在抗金的前线。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叶适虽提出异议,认为不应仓促出兵,而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他并非反对抗金,而是主张兵民结合,坚守淮汉,逐步推进。他的建议未被韩侂胄采纳,开禧北伐最终失败。

北伐失败后,南宋朝廷陷入危机,叶适临危受命,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他到任后,积极整顿军务,加强防御,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他还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边防,为南宋朝廷稳定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反对空谈,坚守务实

叶适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见解和行动,在思想领域,他也坚决反对空谈性命义理。他认为,仁义必须表现在功利上,如果仁义没有在功利上表现出来,就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最终必然导致仁义自身的消亡。他批评朱熹等理学家讳言功利、空谈性命义理之学,认为这种学说脱离实际,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叶适的这种务实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主张上,也贯穿于他的一生政治、学术活动之中。他一生经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

晚年归隐,思想传承

韩侂胄被杀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叶适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亦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功利之学,成为浙江人文精神的一大资源,并成为当代浙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叶适以其独特的功利之学和坚定的务实精神,在南宋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反对空谈性命,主张经世致用,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