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政治局势风云变幻,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叶适,他以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而独树一帜,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门学子,仕途初启
叶适出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原籍处州龙泉,曾祖时移居温州瑞安,至其父光祖,“定为永嘉人”。他出身贫寒,“贫匮三世”,少年时期,温州、台州一带发生大水灾,他随父母搬迁过二十一处,过着颠沛困苦的生活。其父靠教授生徒维持生计,母亲则需织些粗布贴补家用。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未磨灭叶适对知识的渴望,他自幼好学,10岁便能属文,14岁从毛崈学于城南茶院寺学塾。此后,他游学四方,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阅历。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叶适考中进士第二名,授平江节度推官,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但因母亲去世,他丁忧未能赴任。此后,他历任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等职,在官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功利之学,务实兴邦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所倡导的功利之学,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功利之学主张道存在于事物之中,强调实际功用与效果,反对空谈性命义理。叶适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将“利”纳入“义”的范畴,主张义利兼重。
在经济方面,叶适提出“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的政策。他认为,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至关重要,国家应该积极扶持工商业者,促进商品流通,增加国家的财富。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适应了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政治上,叶适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弊,恢复故土、富民强国。他向孝宗进言,在《上殿札子》中提出以报仇复疆的大事为核心,通过“变国是、变议论、变人材,所以举人事”的变革主张,取得抗金复国的胜利。他深知当时南宋朝廷积贫积弱,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抗金主战,力挽狂澜
叶适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始终站在抗金的前线。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叶适虽提出异议,认为不应仓促出兵,而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他并非反对抗金,而是主张兵民结合,坚守淮汉,逐步推进。他的建议未被韩侂胄采纳,开禧北伐最终失败。
北伐失败后,南宋朝廷陷入危机,叶适临危受命,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他到任后,积极整顿军务,加强防御,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他还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边防,为南宋朝廷稳定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反对空谈,坚守务实
叶适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见解和行动,在思想领域,他也坚决反对空谈性命义理。他认为,仁义必须表现在功利上,如果仁义没有在功利上表现出来,就成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最终必然导致仁义自身的消亡。他批评朱熹等理学家讳言功利、空谈性命义理之学,认为这种学说脱离实际,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叶适的这种务实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主张上,也贯穿于他的一生政治、学术活动之中。他一生经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
晚年归隐,思想传承
韩侂胄被杀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叶适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亦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功利之学,成为浙江人文精神的一大资源,并成为当代浙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叶适以其独特的功利之学和坚定的务实精神,在南宋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反对空谈性命,主张经世致用,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南宋时期,政治局势风云变幻,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叶适,他以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而独树一帜,在...
2025-11-18 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的报国壮志与奋进传奇在中华成语的宝库中,“闻鸡起舞”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更蕴含着激励无数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个成语背后,是东晋时期两位志士——祖...
2025-11-18 父子薪火传史笔:南宋王称与东都事略的史学传奇在南宋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眉州(今四川眉山)王氏父子以两代人的坚守与智慧,铸就了一部纪传体北宋史巨著——《东都事略》。这部由王赏奠基、王称完成的史书,不仅以严谨的...
2025-11-18 佛光下的悲剧:梁武帝的“过午不食”与王朝崩塌公元549年的建康台城,86岁的梁武帝萧衍蜷缩在床榻上,干裂的嘴唇微张,发出微弱的“荷荷”声。这位曾四次舍身同泰寺、被尊为“皇帝菩萨”的统治者,最终因叛将侯景断...
2025-11-18 血色宫闱:当皇后孕期被逼离宫,娘家铁骑踏破皇权尊严公元1452年的北魏宫廷,一场因皇后孕期被逐引发的血色风暴正在酝酿。怀孕七个月的皇后被皇帝下令遣返娘家,消息传至草原,其父勃然大怒,亲率三万铁骑直逼京城。这场看...
2025-11-18 颜真卿:安史之乱中擎起抗叛大旗的文武巨擘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这场持续八年的内战将盛唐拖入深渊。当唐军在潼关、洛阳接连溃败时,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却以一介文臣之身,在河北大地竖起抗叛大...
2025-11-18 主父偃:才高命蹇的悲剧人生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舞台上,主父偃曾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果敢的行事风格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凭借“推恩令”等策略,为汉武帝解决诸侯王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立下汗马功劳,...
2025-11-17 上官凤儿:六岁登后位,一生困孤城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宏大叙事中,皇后作为母仪天下的象征,往往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政治的博弈。而上官凤儿,这位西汉时期的皇后,以其六岁登基的传奇经历,成为古代历史上年龄...
2025-11-17 忠骨映朝堂:韩琦的忠臣风骨与人生终章在北宋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韩琦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坚定的忠诚品质,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历经三朝,辅佐两帝,在北宋的政治、军事、民生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
2025-11-17 曹魏五子良将:降将与忠臣的传奇群像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曹魏阵营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众多杰出的将领而著称。其中,“五子良将”更是曹魏武将群体中的璀璨明星,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功,...
2025-11-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