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春秋末期晋楚争霸日益激烈,秦楚联盟抗晋,晋国联吴制楚。后伍子胥出逃楚国,助吴国崛起于东南。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军大举进攻楚国,孙武、伍子胥率领3万吴军在柏举大败20万楚军,进而攻陷楚国都城,楚国在秦国支援下虽然得以复国,但却就此一蹶不振。
战争背景:春秋末期晋楚南北争霸,伍子胥出逃楚国助吴崛起
春秋中后期,晋国乃是首屈一指的大国,为了消除背后威胁,顺利对外扩张,逐与秦国结成“秦晋之好”,双方相安无事几十年,期间晋国夺取东周、卫国等诸侯大量土地,而秦国也在晋国默许之下占领河西之地,并征服大量西戎部落。此后,因秦晋两国地缘冲突极为突出,双方联盟宣告瓦解。
与此同时,春秋以来吞并诸侯国最多的楚国已成南方庞然大物,与晋国长期维持着南北争霸的局面,然而由于汦水之战中再度败于晋国,楚国急需寻找盟友牵制晋国。于是,各取所需的秦国和楚国逐成联盟之势。
面对秦楚联盟的压力,晋国则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屈巫带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车战。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开始崛起。
后来,楚平王派少傅费无忌前往秦国为太子建娶亲,费无忌却回报说“秦女绝美,君不如自取,而从为太子娶妇。”于是,平王自娶秦女,生儿子轸。费无忌担心太子将来报复自己,又趁机诋毁太子建。结果太子建逃往宋国,伍子胥的父亲、太子太傅伍奢和兄长武尚被杀,伍子胥则出逃楚国。
伍子胥先往宋国投靠太子建,但因宋国内乱,又与太子逃至郑国,太子建又因与晋国大夫中行寅联合推翻郑定公而被杀,伍子胥便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投奔吴国。伍子胥向素有野心的公子光(阖闾)推荐专诸,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继位后,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任用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军队,吴国逐国富兵强,先后吞并徐国和钟吾国。而楚国在楚平王去世、楚昭王(楚平王与秦女之子轸)继位后开始衰弱,又和唐、蔡等国不和,局势愈发危急。
初始阶段:孙武长途奔袭直驱汉水,吴楚大军于汉水两岸对峙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春,在蔡国邀请下,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等18个诸侯国在召陵会盟,共谋伐楚。同年四月,蔡国出兵攻灭楚国附庸沈国,楚国则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国君臣认为攻楚时机已到,逐以救援蔡国为名,出兵攻入楚境。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楚将子常(囊瓦)见吴军来势汹汹,逐放弃围攻蔡国,回师防御本土。
吴军与蔡军会合之后,又联合唐国组成联军,沿淮水继续西进。到达淮汭之后,孙武突然下令大军舍舟登陆,转而向南进兵,伍子胥不解其意,孙武回答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楚军知吴军最善水战,沿河西进乃逆水行舟,速度迟缓,而楚军也必然有所防备,不如舍舟登陆,攻敌不备。”
孙武挑选3500名精锐士兵为先锋,迅速穿过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险隘(今河南信阳以南),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仅用数日便到达汉水东岸。楚国对此果然没有防备,得知消息的楚昭王慌了手脚,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率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
战争阶段:令尹子常擅自率军攻击,孙武后退疲敌大败楚军
左司马沈尹戍鉴于楚军尚未完成集结,容易被吴军各个击破,而吴军孤军深入不占地利,因而主张发挥楚国主场优势,建议由子常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而由自己绕道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回袭击吴军侧后方,捣毁战船、断其后路,然后与子常主力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子常一开始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然而就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之后,楚将武城黑、大夫史皇却认为,如果等待与沈尹戍的军队夹击楚军,那么战功必然被沈尹戍所得,不如先凭借兵力优势率主力立即发动进攻,这样就可以夺取首功。子常听后觉得有理,便不等沈尹戍率军到达,擅自率军渡河发动进攻。
孙武见楚军主动出击,逐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策略,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子常中计、率军追击。吴军以逸待劳,在小别山至大别山之间地域迎战楚军,三战三捷。子常接连战败,便想弃军而逃,在大夫史皇的劝说下才重整旗鼓,在柏举列阵,准备与吴军决战。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十一月十八,吴楚双方在柏举对阵,吴军先锋夫概认为子常不得人心,楚军虽众却心不齐,应该先发制人。在提议被吴王阖闾拒绝后,夫概自率五千先锋直冲楚营,楚军果然一触即溃,顿时溃散。阖闾见夫概突击得手,立即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溃败四散,史皇战死、子常弃军逃往郑国。
溃散的楚军纷纷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追上楚军。夫概建议半渡而击,楚军见吴军追至而未进攻,求生心切的楚军便争相渡河,半渡之时吴军发动进攻,楚军死伤无数。楚军残部又逃至雍澨(今湖北京山县),正在埋锅造饭之际,吴军先锋夫概又率军追至,楚军饭也顾不上吃便继续逃命,吴军则吃了楚军做的饭,而后继续追击。
楚国左司马沈尹戍得知子常主力溃败之后,急率本部兵马由息(今河南息县)赶来救援,吴军先锋夫概被击败。吴军主力到达后,孙武率军将沈尹戍部包围,沈尹戍率军突围不成,逐令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主帅沈尹戍死后楚军再度溃散。
吴军追击楚军溃兵一路杀奔楚国郢都,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反对,带领亲信逃出郢都。楚王出逃的消息传开之后,各地楚军纷纷溃散。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吴军攻陷楚都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
吴军攻占郢都后烧杀抢掠不止,伍子胥则掘开楚平王之墓,开棺鞭尸三百,引起楚人极大仇恨。申包胥则前往盟国秦国求救。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秦哀公命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联同残余楚军南下帮助楚复国,吴国这才被击败,齐楚联军进而攻灭吴国附庸唐国。而越国则趁吴国国内空虚之际发兵进袭吴都,吴王阖闾被迫于同年九月撤离楚国。
楚国虽然最终避免了亡国,但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就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地,吴楚两国三十万大军的对峙,不仅改写了春秋争霸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里程碑。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集中体现了孙武“兵诈”思...
孙武 2025-06-19 兵圣与谋臣:孙武与伍子胥的时空对决与历史定位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舞台上,孙武与伍子胥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吴国崛起的征程。一位是隐居罗浮山的“兵学至圣”,一位是背负血海深仇的“谋臣典范”,两人的命...
孙武 2025-06-05 先轸与孙武:春秋军事巨擘的巅峰对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连天,无数军事家和将领在这片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先轸与孙武作为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备受后世赞...
孙武 2025-05-21 孙武临死前三大预言:跨越时空的精准预见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与历史研究的璀璨星河中,孙武宛如一颗最为耀眼的巨星。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孙武...
孙武 2025-04-07 兵家至圣孙武的练兵之道,孙武是如何练兵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武被誉为“兵家至圣”,他的《孙子兵法》更是被奉为军事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位军事奇才究竟是如何练兵的呢?一、严明军纪,...
孙武 2025-03-21 孙子逝世之谜:历史尘埃下的未解之局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孙子(孙武)以其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被尊称为“兵圣”,所著《孙子兵法》更是被誉为“兵家圣典”。然而,关于这位伟大军事家的逝世...
孙武 2025-03-14 孙武国籍探秘及孙子兵法的重视历程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孙武无疑是一位璀璨的明星。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争智慧,著写了流传千古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一、孙武的国籍之谜孙武,约生于公元...
孙武 2025-02-25 孙子、孙武、孙膑:历史军事奇才的辨析与关系探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孙子、孙武、孙膑这三位名字相近的人物常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然而,他们是否为同一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常常让人产生...
孙膑 孙武 2025-02-21 孙子、孙武、孙膑:军事世家的传奇人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孙武、孙膑三位名字相近的军事家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三者...
孙膑 孙武 2025-02-11 从没带过兵的孙武为什么能够写出孙子兵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思想,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更是战争艺术的开创者之一。然而,令...
孙武 2024-11-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