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三国 >  安汉将军李邈是什么人?谴责刘备夺取益州,为诸葛亮之死称快

安汉将军李邈是什么人?谴责刘备夺取益州,为诸葛亮之死称快

时间:2021-01-16 13:41:31来源:历史资料作者:时间轴

很多人都不了解安汉将军李邈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国主刘禅素服发哀三日以示悲悼。在此举国哀悼之际,却有一位蜀汉大臣,为诸葛亮之死而上疏称庆。此人便是蜀汉犍为太守、安汉将军李邈,据《华阳国志》记载:...十二年(234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李邈上疏的本意,应是劝刘禅不要为诸葛亮之死而过分哀悼,换个角度看,诸葛亮之死也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李邈给出的理由是,吕禄(吕后之侄)、霍禹(霍光之子)并非一定就有反叛之心;汉宣帝也不想做杀害大臣的国君。皆因大臣惧怕遭到君主的逼迫,而君主畏惧大臣的权势威望,君臣互相猜忌才造成的惨剧。

而诸葛亮握有重兵,有狼顾虎视之相(意指不臣之心),常言道:‘五大不在边’(源於《左传》,五大,指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此五类身份尊贵的人,戍守边疆容易叛乱,诸葛亮属於此五类),我对这件事(诸葛亮常年领重兵在外)一直很忧惧。如今,诸葛亮去世了,但其宗族却得以保全(免去君臣猜忌),而西部边疆的战事也可以停止了,这大事、小事都值得庆贺。

如果只看此份奏表,许多人会认定这李邈乃是宵小之徒,竟往诸葛丞相身上泼脏水,真是死有余辜。但李邈却并非宵小之徒,乃是蜀汉正直敢言之臣。还据《华阳国志》记载:..先主领牧(益州牧),(李邈)为从事。正旦命行酒,得进见,让(责备)先主曰:“振威(刘璋)以将军宗室肺腑,委以讨贼,元功未效,先寇而灭。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

当初刘备夺取益州,领益州牧。李邈公然谴责刘备,这种做法太不地道了。而刘备问李邈,你认为我不该这么做,为何当初不相助刘璋呢?李邈答道:并非我不敢,而是力有不足。司法者想杀死李邈,诸葛亮为李邈求情,才免了李邈的死罪。

既然李邈并非宵小之徒。那么,李邈给刘禅的上疏有没有道理呢?其实,还是有很大道理在的,这并非纯粹质疑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而是从君臣之间权力的矛盾来解读的,“周公辅成王”的历史典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有一句诗叫“周公恐惧流言言”,以周公与成王之间亲叔侄的关系,都难免要受到猜忌,更何况诸葛亮与刘禅乃系两姓之人。

诸葛亮为相期间,主弱臣强,以诸葛亮的能力与威望,其实际权力早已凌驾於刘禅之上。刘禅难道对诸葛亮就没有怨言,不担心诸葛亮行废立之事?据《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也就是说,诸葛亮去世之后,各地都要求为诸葛亮立庙,而刘禅不准许。可见,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很大隙缝的。

诸葛亮去世之时,其子诸葛瞻只有八岁,其养子诸葛乔也早已过世。倘若,诸葛亮的身边也有两位如司马师、司马昭那样的儿子。那么,诸葛亮想不成为司马懿都很难,刘禅又能放心得下吗?我们都知道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但韩赵魏三家的先祖们,谁开始不是晋国的忠臣?谁不曾为晋国开疆拓土作出巨大的贡献?谁一开始就想到将来子孙要瓜分晋国的领土?而到最后,这些忠臣、良臣之后却都成为了不臣之臣,这由不得韩赵魏的先祖们,一切都是权力与利益斗争使然。

李邈所言诸葛亮之事,也是如此。诸葛亮权力太大,又握有重兵在外,倘若有成年的嗣子在身边可堪任事。势必会引起蜀汉君臣猜忌,而诸葛亮也有可能会重蹈霍光的家族悲剧。故而,李邈把诸葛亮去世看成是幸事。而对刘禅来说,诸葛亮既死,已经对其不构成威胁了。此时,更需要安抚诸葛亮旧部。而李邈之上疏,却揭开了权力斗争的丑恶,更显得刘禅刻薄寡恩,不利於蜀汉民心、军心的稳定,故而诛之。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篇: 除了马谡,还有谁有能力去镇守街亭呢?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