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能逆袭成功与他的性格有哪些关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刘备在性格上属于强型,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无论碰到什么打击、挫折、失败,他都不灰心。刘备出身贫苦,但是这一性格优势,使他具备了众多富家子弟不可企及的最大财富。有了这一精神财富,他就可以从无到有。
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是任何一个从平民中崛起的英雄人物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这一点,一个出身低微的平民就没有获得成功的希望。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从平民中崛起的人,在他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只有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希望获得成功。刘备的一生是一个艰辛曲折的历程。早年他凭借“讨黄巾”有功,得到县尉的官职,但是他没有后台,督邮来了,想淘汰他。他求见督邮,督邮不理会他。他气极了,破门而入,把督邮绑在树上,鞭打数百下。
督邮哀求,乃自解其印绶“系督邮颈”,而弃官亡命。这是他年轻时代做过的一件痛快事,但也是一件伤心事。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徐州的地盘,又在群雄角逐的兼并战争中失落了。以后又多次失败,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是无论他走到哪里,依附何人,他总是壮志不衰,败而不馁。尽管一次次失败,但仍然一次次东山再起。在荆州数年,尽管他曾感慨“日月
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并由此怆然泪下,但他决不自暴自弃,决不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处于依附他人的境地,仍然不断地访求人才。他遇到诸葛亮时已年近五十,人说五十而知天命,可他屡经挫败,历经艰辛之后,依然“志犹未已”。
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就开诚布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番话充分显示了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试想,如果刘备的意志薄弱又缺乏斗志,在遭受失败以后消沉颓废了,放弃了奋斗的目标,那么还会有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李白)的波澜壮阔的场面吗?这成功者的桂冠还会属于他吗?
欧洲民间流传着一则“蜘蛛结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苏格兰国王在抗击英格兰国王入侵的战斗中,六次都失败了。他被迫逃到荒僻山林,躺在一间茅草屋中,灰心丧气准备认命了。就在这时,他看到了茅屋顶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网。蜘蛛曳着蛛丝荡向房梁,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再来,第二次失败了,又来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七次,一根蛛丝才粘住房梁。
苏格兰国王看到这种情景一跃而起。他想蜘蛛失败了六次还不甘罢休呢,我为什么不可以再干?他克服了悲观绝望的情绪,重新召集队伍,终于经过第七次奤战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刘备的艰难险阻远远超过了这个苏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只失败了六次,刘备一生的失败岂止六次。如安喜尉,弃官亡命,第一次。高唐尉,打败仗,逃奔公孙瓒,第二次代徐州牧,被吕布乘虚袭取,第三次。在小沛,又被吕布袭击,逃奔曹操,第第四次。
在曹操帮助下东击吕布,后又遭失败,第五次。与曹操战于徐州,败绩,逃奔青州,第六次曹操破袁绍,南击刘备,刘备逃奔荆州,第七次。曹操南征,刘备逃奔夏口,第八次。
而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失败。夷陵之战中他不听诸葛亮的劝阻,贸然进军与东吴交战。因为连营七百里,结果因犯兵家所忌,遭吴将陆逊火攻,兵败罗贯中三国演义而归。刘备的这次失败,与他在益州、汉中胜利第二十一回后的骄傲情绪有关。但即使遭受如此大败,他依然折而不挠,临终前仍然留2字遗命:“讨贼”。
讨贼两字一语道破他成为霸业的真谛,也为他正名,他是不会为失败一一哪怕是重大的失败所压倒的。因此,从刘备成功的各种因素来看,正是他所具备的主观条件符合了客观实际的要求,オ使他步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