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前苏联的领导人之一,曾在俄罗斯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赫鲁晓夫就已经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了。在二战期间,他曾经以苏军政委的身份参与到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当中。在赫鲁晓夫晚年的时候,他很喜欢提及当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库尔斯克战役以及第聂伯河战役中的丰功伟业。不过他对自己自己亲生经历的一场败仗却不怎么爱提起,这就是发生于1942年5月的哈尔科夫进攻作战,这是苏联在1942年期间最大的一次惨败。
1942年春,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结束,苏军在雪地和泥泞中在莫斯科接近地击退了德国入侵者,并发起了宏大反攻。但苏军显然也没有能力彻底击垮德军。因为春季融雪道路难行,再加上前一阶段双方伤亡过于惨重,战场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
对于苏军来说,形势仍然危机。那么在接下来作战中,到底应该是选择防御还是继续进攻呢?朱可夫等将领向斯大林建议称,苏军力量仍不足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应该以防御消耗德军,积累决战兵团。但西南战略方向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却受到冬季反攻胜利的鼓舞,提出应该继续进攻,并拍胸脯向斯大林保证肯定能赢。赫鲁晓夫当时是西南战略方向兼西南方面军政委,他很清楚斯大林急于消灭德军、打出一场歼灭战的心情,所以也大力支持铁木辛哥的计划。
这个计划试图用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一部,利用冬季反攻占领的一块突出部,向盘踞在哈尔科夫的德军第6集团军发起向心突击,并最终合围、歼灭德军重兵集团,解放哈尔科夫,向乌克兰纵深地区发展胜利,彻底打垮德军在东线南部的战略布势。不过铁木辛哥和赫鲁晓夫没想到,德军即将在相关地区发起新的进攻作战,并集结了大量坦克部队,力量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
1942年5月12日,苏军发起进攻,很快陷入了困境。很多部队是新组建的,缺乏经验和协同能力。指挥员同样缺乏经验,坦克部队投入战场的时机很不合适。而德军仅凭借少量部队就严重迟滞了苏军的进攻。位于南面的德军装甲第1集团军的部队则快速北上发起凌厉反击,与第6集团军南北对进,19日切断了苏军的突破口!苏军3个集团军主力和大量加强部队就这样被包了饺子。苏军本来想利用一次进攻合围德军,谁知道角色对调,自己沦为了猎物。
1941年夏秋大溃败的局面再次出现了,35万苏军被歼灭。俘虏的队伍再次充满了整个草原。第57集团军司令员、政委、参谋长和其他高级军官全部牺牲,第9集团军副司令、参谋长牺牲,西南方面军副司令也倒在了突围的路上……在整个1942年,这是苏军最大的惨败。
在后方指挥的铁木辛哥、赫鲁晓夫倒不至于面临敌人的威胁,但他们必须为惨败负责!被召回莫斯科的铁木辛哥、赫鲁晓夫遭到痛斥。如果说铁木辛哥好歹过去有过不少战功,斯大林给他留了些面子的话,赫鲁晓夫就没这个运气了。
斯大林拿着自己标志性的烟斗,对着赫鲁晓夫的头狠狠地敲了几下,“你应该清楚你的所作所为,我们完全可以审判并且枪毙你!”赫鲁晓夫被吓得不轻,当场痛哭了起来(这些细节是斯大林去世后当年的警卫员回忆的),希望饶自己一命。不过当时正是危难时刻,斯大林不会对高级军官大开杀戒——虽然赫鲁晓夫和铁木辛哥的败仗的确是够枪毙了的。最终,赫鲁晓夫被降了一级,担任方面军政委,并参与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 黄泉之下,血浓于水:郑庄公与武姜的母子情仇与和解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堪称一部充满权力斗争与亲情纠葛的史诗。武姜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而心生厌恶,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甚至暗中策划叛乱助其夺位...
郑国 2025-07-10 酒奠梁上:韩信传说中暗藏人性深渊的致命抉择在淮安市淮阴区的民间传说体系中,韩信的故事早已超越历史记载的框架,演化成承载道德训诫的文化符号。其中“酒奠梁传说”以最尖锐的笔触,揭开了这位军事天才在权力漩涡中...
韩信 2025-07-10 杨继盛就义诗:铁窗血墨写就的士人气节“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代忠臣杨继盛在狱中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慨赴死。这首五言绝句,字字如刀,不仅刻录着一位谏臣的生命绝唱,更成为...
太虚 杨继盛 2025-07-02 武姜国籍考:从姜姓诸侯国看春秋贵族的联姻密码在春秋时期的权力棋局中,武姜的身影如一枚关键的棋子,穿梭于郑国初年的宫廷斗争。这位郑庄公之母、郑武公之妻的神秘身份,背后暗藏着周代贵族联姻的深层逻辑。要解开武姜...
郑国 2025-06-05 烛之武:春秋乱世中的智勇义士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考城人,以“智退秦师”的壮举闻名于世。他出身平凡,官至圉正(养马官),却以卓越的口才与深邃的谋略,在郑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郑国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