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备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谋朝篡位称帝之后,刘备在做什么?刘备为什么不去就汉献帝?刘备说刘协已死的原因是什么?
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就拥有了道德和法理上的制高点。曹操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举从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
这事儿如果放在刘备身上,其实收益会更大。
因为他乃是以刘氏宗亲自居,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救到汉献帝,自然对自己的事业大有裨益。以他刘氏宗亲的身份,如果学董卓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显然阻力要小上很多,毕竟是一家人。届时诸如曹操、孙权这些外姓人,如果不听话,那就是乱臣贼子,道义上失了先机。
此外,对于刘备个人来说,因为姓刘,完美的的避开了“非刘姓不可称王”的铁律,那么他不管是称公还是封王,都算得上名正言顺,而后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取而代之,那也是合情合理。
总而言之,救到汉献帝,好处多多,但显然刘备当时没那个实力。
早期的刘备,大多数时候都还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比如初平年间,汉献帝在董卓控制之下,整日担惊受怕的时候。刘备只是在公孙瓒、田楷手下打工的马仔。兴平年间,好不容易走了大运,入主徐州,可毕竟远离长安洛阳,再加上实力弱小,汉献帝还是被曹操给抢了去。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运气好得不行,打谁谁嬴。刘备则是命运多舛,不仅被赶出了徐州,还不得不到曹操手下打工。
期间还参与衣带诏事件,结果大家也了解,胳膊拧不过大腿,举事失败。刘备也因此成为了曹操的死对头。当然,此时的刘备还没资格当曹操对手,一路上被曹操给狂揍,最终逃到荆州,靠着和东吴结盟,在赤壁之战中翻了盘。
看得出来,刘备早期一直在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二人,甚至一度还要在曹老板手下艰难度日。这样的实力要从重兵守护的许昌把汉献帝就出来,几乎是天方夜谭。就算是发生奇迹营救成功,刘备也只能带着汉献帝四处跑路。
所以,救汉献帝这事儿,不是刘备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他行不行的问题。刘备如果想要达成这一目的,那就是必须得击败曹操。
所以我们看到刘备借荆州、图西川,争汉中,裂土封王,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与曹操分庭抗礼。此时的他拥有了救汉献帝的实力,但却失去了救汉献帝的机会。
公元220年,曹丕取汉献帝而代之。此时的刘备就不需要救汉献帝了,因为汉朝皇帝没了。
实际上,曹丕对汉献帝还是不错的,在封地山阳郡,汉献帝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后来还死在了曹丕的后面。
反观刘备,在听说汉献帝禅让后,就假传消息说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死了,迫不及待的称帝,完全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此时不要说营救汉献帝,要是汉献帝敢跑到刘备的地盘,刘备立即就会杀了他。因为对于刘备来说,他一直想要救的不是刘协,而是汉朝的皇帝,从而借助救主之名,获得天下民心,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加码。
但汉献帝禅让曹丕之后,那就已经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他如果此时去把汉献帝救回来,自己该如何自处?
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落魄的时候了,坐拥荆州、益州,又在汉中击败老对手曹操,正是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此时把汉献帝营救回来,以刘备的野心是不可能还政给汉献帝的,不仅处处掣肘,而且会损害一贯树立的忠于汉室的形象,可谓得不偿失。
进一步来说,即便是刘备愿意,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文臣武将,又怎么会愿意呢?比如张飞、赵云、魏延、诸葛亮等人,无疑是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而不可能支持汉献帝刘协到蜀地当皇帝。
从这一点来看,刘备没有迎接汉献帝刘协,反而自己当皇帝,才是适合蜀汉文臣武将期望的行为。如果刘备真的迎接汉献帝刘协到蜀地当皇帝,反而可能造成蜀汉的内部消耗,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在蜀汉本来就相对弱小的背景下,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加快蜀汉的灭亡。
所以与其给自己找个麻烦回来,还不如称汉献帝已死。
如此一来自己作为汉室血脉传承,担起大旗,号召天下,如此更好证明曹魏的得位置不正。刘备当时的口号是还都洛阳,在外人眼里可谓当时大汉的绝对忠诚者,而且还是汉室后裔,师出有名匡扶正义,所以才有众多人追随与他。
所以对于刘备来讲,营救汉献帝,自始至终,更多的只是一个口号。如何让自己在这乱世之中出人头地,打下一片天地才是最为重要的。他和曹操这些人,其实没什么差别。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 诸葛亮有后悔跟刘备吗?——从理想主义到历史宿命的必然选择诸葛亮是否后悔跟随刘备?这一疑问跨越千年,始终萦绕在《三国演义》读者与历史研究者心头。若以“功成身退”或“个人得失”为标尺,答案或许令人唏嘘;但若回归历史语境,...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2 三国邴原:青州朱虚走出的清廉名士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北海朱虚(今山东潍坊安丘市凌河镇红沙沟一带)走出了一位以清廉自律、德才兼备闻名的名士——邴原。他虽未如曹操、刘备般叱咤风云,却以“...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8-11 临终断言:刘备为何断定马谡“不可大用”?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烛火摇曳,奄奄一息的刘备将诸葛亮召至榻前,留下那句流传千年的政治预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五年后,街亭的烽烟验证了这位枭雄的...
诸葛亮 刘备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