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糜芳跟随刘备24年,为何在刘备最辉煌时投降东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以两个分界点来看糜芳,会发现糜芳这个人非常矛盾!在投降东吴之前,糜芳的表现可谓是非常的忠诚,以至于糜芳投降东吴的这一举动,使得众人大惑不解。我们先来看看糜芳之前的表现有多忠诚。
糜芳他们家族世代经商,非常有钱,基本可以算是地方豪族了,据史书记载,光他们家里的仆役就有上万人,由此可见,他们家是多么的有钱!当然了,在东汉那个乱世,光有钱是没用的,你还必须得有权。所以最开始糜芳家族其实是跟随着徐州牧陶谦的,后来陶谦让位于刘备,糜芳家族经过观察商议,认为刘备这个人是个大才,将来能成大器,值得托付,于是便开始全力资助、支持刘备。
吕布来到徐州后,趁刘备与袁术交战,偷袭了刘备的老巢下邳,而根据下邳城的抵抗情况来看,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吕布攻进城内的速度快得令人不可思议了,很多人说是因为曹豹的开门,然而事实上,当时的曹豹已经是被张飞给包围了,这就说明,打开城门的另有其人。这很可能就是其他徐州的本地豪族,他们觉得刘备实力、名声皆不如吕布,所以趁刘备外出征战,偷偷的迎立了吕布。尽管很多徐州豪族都背叛了刘备,但是糜芳家族并没有,糜芳坚定的追随刘备,离开了下邳。事实上,如果糜芳不走,以他们家的势力,吕布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很可能还会给他很好的待遇。
之后,刘备在小沛城再次被吕布击败,投靠了曹操。而曹操也想趁机拉拢刘备身边的糜芳,举荐糜芳为彭城相,不过糜芳最终仍然辞官跟随刘备而去。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又一次被吕布击败,被迫单骑逃走,而糜芳则表现得非常忠心,虽几经波折,仍赶去和刘备会合了,没有弃刘备而去。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而糜芳的表现再一次让人震惊,他沿途招揽刘备被打散的军队,又几经波折找到了刘备,将这支队伍交到刘备的手中。说实话,看到这几年糜芳的表现,真的是非常感人,他对刘备简直是太忠心了,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他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刘备,令人敬佩!
建安六年,刘备于汝南再一次被曹操击败,被迫逃亡新野。当然了,糜芳肯定是再次跟随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完全控制了北方,开始整军南下,刘表的儿子刘琮直接投降,献出了荆州,曹军长驱直入,于长坂坡大破刘备,看起来刘备似乎已经是弹尽粮绝了,曹操稳操胜券。按理说,即便这个时候糜芳投降了曹操,也没什么可指责的,他们家族对刘备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跟着刘备十多年,他们基本是一分钱好处也没捞到,反而是跟着刘备颠簸流离。糜芳家族完全是对得起刘备的,就算他们此时投降,刘备也不能说什么。可是糜芳还是坚持下来了,无论刘备败得有多惨,他们就没想过投降,弃刘备而去。
从糜芳这十几年的表现来看,他完全算得上是忠臣啊,对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原本他们是富裕之家,结果却拿出自己的所有家产资助刘备,十几年啊,估计糜芳家族的钱早就败光了,可是他们对刘备没有丝毫怨言,一直是忠心跟随,这种气节令人感动!
与糜芳前半生的忠诚相比较,守卫荆州时的糜芳,表现就令人大跌眼镜了。当东吴军队打过来时,他没有多做抵抗,直接开城投降,这种卖主求荣的行为与之前的忠义追随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大家对此非常疑惑,议论纷纷,为啥糜芳会在这个时候投降东吴呢?
之前的刘备混得那么惨,糜芳都没有背叛刘备,而此时,刘备占据荆州、益州,更是在汉中之战正面击败曹操,达到了人生巅峰,甚至有了进取天下的希望,糜芳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背叛刘备呢?这与他们家族之前的投入完全不符啊。这就好比他们家族投资了一家公司,经过了十多年的资助,这家公司马上可以上市了,他们可以分到巨大的报酬,这个时候他突然宣布离职,跳槽到对手公司,这是什么操作?为何会做出这种行为?
很多人说是因为关羽太高傲了,把糜芳给逼走了。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关羽这个人确实是高傲,但是糜芳跟随刘备也是很多年了,资历、情商都不低,就算关羽看不上他,那也是内部矛盾,他完全没必要背叛刘备、叛逃东吴。
刘备入主成都以后,实际上对糜家的回报还不错,糜芳做了南郡太守,大哥糜竺跟随在刘备的身边,权力也是非常大,糜芳有哥哥撑腰,就算关羽看不起他又怎样?丝毫不会影响糜芳升职加薪,地位提高。所以,说糜芳是因为关羽高傲,看不起他才投降的东吴,其实并不准确。
也有人说了,糜芳他们是因为害怕关羽回来处置他们,所以才投降东吴的。其实这种观点说对了一半,糜芳确实怕关羽回来收拾他,但并不是因为表面所说的,糜芳供给不上物资,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资治通鉴》: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轻已,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
从记载中可以看到,糜芳确实是因为没有及时供应上军粮,受到了关羽的斥责,关羽还说等他回来就收拾糜芳等人。然后吕蒙就以此事劝降了傅士仁,傅士仁之后又劝降了糜芳,于是公安、江陵这两座坚城就直接大开城门,放吴军进入了。这段记载,粗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奇怪的点。
首先,关羽说回来收拾你们,糜芳、傅士仁怎么会这么害怕?按正常情况来说,军粮没有及时送达,可能是路上耽误了行程,不好送达,糜芳后面抓紧时间把物资送上去就好了,关羽虽然斥责他们,但只要他们补上了物资,关羽回来后总不可能把他们怎么样吧?仅仅因为关羽的斥责,就放弃大好的地位,投降东吴,说不过去。
其次,我们根据糜芳等人的反应,基本可以确定,虽然关羽只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再收拾你们,但是糜芳等人却感受到了死亡威胁!这就很奇怪了,糜芳也算是刘备集团的功勋元老,从徐州时期就跟随刘备的,傅士仁更早,刘备还在幽州时他就追随了,两人这么高的资历,就算刘备想杀他们,那也得是他们犯下非常大的罪过吧?关羽虽然假节钺,但是在处理这种重臣的事情上,他也是不敢随意斩杀的啊。那为何关羽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够让糜芳等人感受到死亡威胁?难道说,关羽掌握了足以斩杀糜芳、傅士仁的证据?
如果说关羽真的掌握了证据,那会是什么证据呢?是什么证据能吓得糜芳、傅士仁宁愿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呢?其实关羽在出兵襄樊之前,专门花了两年时间打造江陵城,使得江陵比合肥还难以攻下,关羽想的是孙权派十万大军都攻不下合肥,这比合肥还坚固的江陵你总不可能短时间拿下吧?从关羽的操作来看,他出兵襄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种计划之下,荆州的物资肯定也已经是准备妥当,至少在账面上看起来,关羽觉得,荆州的物资足以支撑他拿下襄樊。
然而从种种迹象来看,荆州的物资其实并不足以支持关羽北伐,真实物资比账面上少!
首先,大军出征之前,糜芳傅士仁大营失火,烧毁大量的军械物资,这件事情颇为蹊跷。
其次,关羽催粮,糜芳供应不上。关羽出言威胁,回来后收拾糜芳等人。正常情况下,只需要糜芳他们补足物资,及时供应上去,关羽也没什么可说的,最多就说糜芳供应不利,无法斩杀糜芳,糜芳没必要投降东吴。但糜芳一直没有给关羽供给物资,如果像三国演义所说,糜芳运粮道路被夺,那他完全是有正当理由搪塞关羽,关羽没理由惩治他,他也不用直接投降东吴,好好守好江陵就是了,跟着刘备打了一辈子仗,糜芳守城才能还是有的。
最终糜芳的选择并不是补足物资,而是直接投降东吴,其中最可能的解释就是重糜芳手上的物资根本就不够,不足以供应给关羽!而供应时间延迟和供应不了,这两项罪名可完全不一样,第二项严重多了,这也就是糜芳不惜背叛刘备,投降孙权的最大原因了!
那么为何账面物资足够,实际上糜芳却供应不上呢?这就涉及到糜芳的贪污问题了,很有可能是糜芳吃空饷,贪污了物资,关羽平时有所察觉,但糜芳账本做得好,关羽也拿不到证据,所以只能拿点脸色给糜芳他们看,这很可能就是关羽轻视糜芳傅士仁的原因!
而到了襄樊之战时,关羽前线急需物资,糜芳却供应不上,这要是关羽回来后,一查,那么事情就会大白于天下,到时候就算是刘备也保不住糜芳,因为这等重大问题,必死无疑!也正是害怕关羽回来查出他们的问题,威胁到他们的生命,所以糜芳傅士仁才不惜背叛刘备,投降东吴。
这样一想的话,就比较能理解了,为何糜芳会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东吴,他这操作完全是为了保命啊!要是糜芳不投降东吴,等关羽回来,找出了证据,那么糜芳、傅士仁必死无疑!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