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在刘备进入益州,和刘璋展开大战的时候,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到了公元215年,刘备得到益州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这样关羽实际上镇守的是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公元219年,关羽以荆州三郡作为基础,发起了襄樊之战。
虽然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过,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对于蜀汉来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可谓其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也即自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开始走向了衰落。不过,对于关羽来说,虽然丢掉了荆州三郡,却为蜀汉留下了四位人才。在关羽镇守荆州期间,这四位人才曾经辅佐关羽,也即都曾是关羽的麾下。
一、马良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马谡之兄。在汉末三国时期,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进入蜀地,诸葛亮也随后跟从前去,马良留守荆州,辅佐关羽。不过,后来刘备马良为左将军掾,所以马良离开荆州,来到了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建立蜀汉,任命马良为侍中。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东吴,发起了夷陵之战。在夷陵之战初期,刘备派遣马良招纳安抚武陵一带的五溪蛮各部,各部首领们都接受蜀汉的印信封号,相继响应刘备。同年六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马良也战死沙场。在马良阵亡之后,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对此,在笔者看来,马良曾经辅佐关羽,可惜后来被刘备调动了益州。凭借马良的才能,如果能够在荆州一直辅佐关羽的话,或许是避免关羽大意失荆州情况的出现。
二、王甫
王甫(?—222年),字国山,广汉郪(今四川三台县)人。在东汉末年,王甫善于议论,并喜好评论人物,受到世人的赞美。东汉兴平、建安年间,刘璋割据于益州一带,此时王甫担任益州书佐。公元214年(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取益州,王甫随刘璋归降刘备。为了安抚益州,刘备起用蜀中诸多人才,王甫也被任命为为绵竹令。不过,后来王甫来到了荆州,担任荆州议曹从事这一重要职位。不过,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不清楚王甫是中途离开荆州,回到益州,还是在关羽败亡之后逃回益州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刘备称帝时,王甫当时是身处益州的,并参加了夷陵之战。公元222年(蜀汉章武二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二月亲自率领陆军进军伐吴,王甫随刘备一同出征。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大军在秭归被吴将陆逊中打败,将士大多阵亡。对于王甫来说,和马良一样,也在夷陵之战中战死沙场。在王甫去世后,他的儿子王祐在蜀汉官至尚书右选郎一职。
三、杨仪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在东汉末年,杨仪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后来,关羽派遣杨仪来到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在诸葛亮北伐中原时,杨仪总是帮他制订规划,筹措粮草,做事不用过多的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蜀汉大军的礼节制度,都由杨仪安排。
诸葛亮深为爱惜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处,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和魏延争斗,结果杨仪派遣马岱斩杀了魏延。诸葛亮在生前已经确定蒋琬继承自己的职位,所以回到成都后,杨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四、廖化
最后,作为关羽的手下,廖化和杨仪一样,都曾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在东汉末年,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不过,趁着关羽北伐曹魏的时候,孙权派遣吕蒙偷袭了荆州。在关羽败亡后,廖化来到了东吴。当然,对于忠于蜀汉的廖化,不愿意为东吴效力,于是他就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即位,廖化被任命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
在诸葛亮去世后,廖化还跟随姜维北伐中原,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到了公元264年,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于中途病逝。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看来,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总的来说,以上四位都是关羽麾下的人才,并且都最终为蜀汉所用。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其中两位都在夷陵之战中阵亡了。至于另外两位,也即杨仪和廖化,都为蜀汉北伐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廖化这位老将,更是经历了蜀汉的建立和灭亡,这在三国时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经历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