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司马懿撤军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空城计大家都很熟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第95回。话说曹操派司马懿率兵出击蜀汉街亭,这边诸葛亮派去镇守的是马谡,马谡失守了,司马懿乘胜追击,一路攻到了西城。诸葛亮在西城,此时城内说兵力空虚多太客气了,是根本就没有兵,身边就一些随从人员。眼看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定了定神,开始了他的神操作。
诸葛亮先实交代下去:魏兵到了的时候,都不要乱动,我自有办法。手下的人将信将疑,也都不敢动了。给诸葛亮一个特写吧,他身披鹤氅,大概是用鹤的羽毛做的披风之类的吧,头上戴着头巾,手上摇着一把羽毛扇,站在城楼上,微风拂来,好一位翩翩公子!
好了,回到战争情境吧。诸葛亮让两个小童抬了把古琴,放在城楼上,再点上一炷香,然后他便坐下,悠然自得地抚琴。琴声时而高昂,时而悠扬,时而柔美,几曲弹下来,诸葛亮闭目晃头,似乎陶醉了,仿佛根本就没有敌军逼近这回事儿,城门大开着。
司马懿的大军到达西城,司马懿一看城楼上是这等情境,一时间也懵了,什么情况?诸葛亮这是搞的什么,难不成城内有大军等着我,诸葛亮这是在诱我入城,然后伏击我?司马懿一贯多疑,这会儿更是不敢乱动。
司马懿的儿子见状,提出要带上一小股部队,进城一探虚实,如果诸葛亮真的有埋伏,再跑也来得及。司马懿思考了一下,没有同意,下令撤军!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诸葛亮的这个神操作,被后人广为流传,大家都在狂赞诸葛亮,说他聪明到近乎成妖!但对司马懿的举动却十分不解,毕竟,如果按照司马懿儿子所说的那样,派出一小部分兵力进城探探虚实,才是最好的决策吧。那么司马懿撤军究竟是不是他决策失误呢?
诸葛亮堪称神人,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司马懿就真的比诸葛亮差吗?在历史上,司马懿可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并且司马家可不单单是以谋臣的身份赢的,而是最终赢得了天下,建立了司马家族的王朝。这么看来司马懿的智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那么这个简单而干脆的撤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多看看其他关于三国这段时期的书,或者影视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三国演义》里司马懿的设定有些太过单薄了,当然这是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而做的设定,无可厚非。综合各种史料,后人对司马懿的评价也慢慢在变高。诸葛亮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司马懿的光芒被掩盖了。
既然司马懿的才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那他怎么还会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司马懿撤军后诸葛亮说了一句话:空城计只对司马懿用。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后人对诸葛亮这句话的解读,大部分都认为是诸葛亮太了解司马懿了,知道司马懿多疑,不会贸然行动。
但这个解读其实是有破绽的,司马懿多疑没错,但司马懿的儿子提出解决方案了,这个方案完全可行,但司马懿没有采纳,坚持撤军。空城计自然高明,但司马懿的扭头就走也很玄妙,这两个人是在隔空神交,用脑电波开了个会然后达成共识了吗?
是的,可以这么说,空城计之所以能够退兵,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一种达到神仙境界的默契。这种默契,不说破的话只有他们哥俩能懂了。司马懿没有带走这个秘密,他临死前跟儿子司马昭说了其中的道理。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够得到重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因为对手诸葛亮的存在。
蜀汉基本上靠诸葛亮撑着,如果诸葛亮升天了,蜀汉自然一击即溃,魏国轻而易举就能拿下蜀汉。没有蜀汉,没有诸葛亮需要对抗的时候,司马家族对曹魏政权还有用吗?甚至,曹家会视司马家为最大的敌人,到时候司马家的下场就惨了。
这个剖析是在是太扎心了,但这就是现实。曹操曾经对自己的后代交代过的:司马家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杀了!看看,曹魏重用司马家族只不过是要利用他们而已,就像利用一个物件一样,没用了的话就丢了,有害的话就摔碎!无情最是帝王家!
史记里有记载:飞鸟打光了,弓箭就被束之高阁了;兔子死光了,猎狗也就被杀了煮了吃了。这里的意思很简单,打光鸟和兔子之后,弓箭和猎狗对主人而言就没有用了。用在人和人之间也完全一样,帮别人解决完事情之后,就没用了。
这个道理,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自然也知道,他更加相信司马懿知道他的知道!试想,如果司马懿没有明白诸葛亮的这一层意思,真的把西城攻下来了,那么,先死的是诸葛亮,司马懿的死也不过就是迟一点罢了。
总结:一个站在城楼上,衣袂飘飘,琴声悠扬;一个骑马立于城下,背后是十五万大军整装待发。在短短的对峙的时间里,他们两位的心思转了至少有上千回了吧,然后电光一闪,频道对上了,司马懿大手一挥:撤军。
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司马懿为何发动高平陵之变:权力博弈中的生死抉择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外的晨雾尚未散尽,司马懿率领3000死士突然发动政变,以郭太后名义封闭城门、占据武库,将曹爽集团逼入绝境。这场被称为“高平陵之变”的...
司马懿 2025-08-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