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子纪晓岚,乾隆年间进士,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多年,晚年著有《阅微草堂笔记》24卷,享有与《聊斋志异》并行海内外的盛誉。他文情华瞻,慧黠敏捷,是个对句奇才,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信手拈来,出口成趣,浑若天成,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夫让人叹为观止,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
沧州城内原有一座水月寺,原建于唐代,清雍正初年重修之后,面貌焕然一新,风景清幽秀丽。当年一位游方僧人来此观览,在寺内一亭柱上题写了一句上联:“水月寺鱼游兔走”,即飘然而去。不料,就是这句看似普普通通的半副对联,却难住了一方的文人学子。
当时,纪晓岚见到此联,略一思索,下联即脱口而出:“山海关虎跃龙飞”。
周围的游人纷纷聚拢过来,品评这副新对上的下联,只见山中有虎,海中有龙,山、海、虎、龙遥相呼应,不仅对仗工整,无懈可击,而且气势非凡,意境深远,比之上联更胜一筹,大家无不交口称赞。纪晓岚的才名,也由此誉甲一方。
一次有俄国使臣傲慢的提出一上联: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要求在七日内回复。
纪晓岚当场回复一下联: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当场说的那俄人哑口无言!垂首退去。
纪晓岚和和申是一对冤家,平时嘴斗,其实心斗。一清一贪,同朝为官。某日早朝,众臣工正等待上朝,工部的金尚书跑过来告诉和绅,工部失火,损失严重,能不能再在原址上扩建一下。和绅当即拍板,尽管去建,而并不问其他。恰好纪晓岚从旁走过,和绅素知纪晓岚大才,平常他常在皇上面前以才欺人,和绅没少受他的气。这次上朝尚早,何不出一联难难他?也好解解气。
和大人便借这次工部失火之事出了一联:“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一件很平常的火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被和大人一句话概括了。工部有时也称水部。这句联的独特之处在于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全加了进去,就事出联,不可谓不妙。和绅满以为会难倒纪晓岚。
岂知纪晓岚先端详和绅一会儿,说和大人虽然是北方人,但是面色白皙,与南方女子可媲美。和绅以为他真的对不出了,正要嘲笑,纪晓岚随口说出了下联:“北人南面,和中堂什么东西?”和绅当即目瞪口呆,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这次又吃亏了。
原来纪晓岚也知道工部失火了,他正想奏明要严查此事,不想和绅竟然有心思出对联来风雅。也好,借此机会骂你一通,让你警醒一下。纪晓岚的对联也别出心裁,东西南北中全在里面,巧用“东西”二字,狠狠骂了和绅一顿。
纪晓岚学识渊博,口才出众,享有“铁齿铜牙”的美誉。
有一次,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让他对:“两蝶豆。”纪晓岚信口答道:“一瓯油.”没想到乾隆马上改口说:“我说的是两蝶斗。”纪晓岚笑着说:“我念的是一鸥游。”乾隆又说:“林中两蝶斗。”纪晓岗答道:“水上一鸥游。”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年秋,一个经常愚弄百姓的戏班到纪晓岚家乡演出,因该地很穷,生活很差,戏子们心中怨气很大。于是,在一出戏中饰'主考官"的戏子是借戏讽刺该地的乡民:“酸芥菜,臭黄瓜,入口眉愁眼眨。”熟料恰逢纪晓岚回乡看望父母,于是愤然回敬道:'毁梨园,败戏德,开台腔乱调翻!'
纪晓岚曾有一位脾气不好的医生朋友。某日纪晓岚因小恙前去求诊,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诊费、药费全免。纪晓岚心想对联之事能难倒我?便点头应允。上联为: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纪晓岚便借其脾气发挥,续了下联: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既触其缺点,又促其改正,一语双关,妙哉!
一知县早闻知纪晓岚才华横溢,极善对句,想亲自试之。某日恰遇纪晓岚随驾巡视至此县,他便出了个刁钻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思虑片刻,一时难以为对,环视四周,见有一鹦鹉,便从容对道:“鹦有雌雄都叫哥。”该知县对纪晓岚的才华暗暗称奇。
纪晓岚长年在京城伴君为官,日子久了,不免思念家乡,因此闷闷不乐。乾隆皇帝看出了纪晓岚的心事,一日,散朝后,乾隆对纪晓岚说“爱卿这几日气色不好,朕出一上联,猜猜。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连忙跪下,对道:“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只好顺水推舟地准了纪晓岚的探亲假,也留下了这副巧妙的合字联。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诵,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辨说:“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是不是这样对,请先生指教。”
石先生无言对答,拂袖而去。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清代才子纪晓岚,乃一代风流人物也。他文情华瞻,所出妙联绝对,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者,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浑若天成,堪称对句奇才。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虽经宦海沉浮,却可保命全身,实为隐之大者。他学究天人,前有《四库全书》之鸿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奇闻佳作,实为一代文豪。观其一生,虽政绩平平,却才名远扬,为后人所传颂。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以勤...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讷亲与甄嬛:宗亲纽带下的权力交织在清宫剧《甄嬛传》及其衍生作品中,甄嬛作为核心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清雍正帝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讷亲,这位活跃于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恰是钮祜禄氏家族的显赫成员。...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8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 乾隆帝皇位传承:十五子永琰的继位之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共有十七位皇子,但最终继承皇位的并非嫡长子或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张东官与刘善东:跨越时空的厨艺传奇与历史迷雾在中国烹饪史上,张东官与刘善东是两位常被提及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因历史记载的模糊与文艺创作的演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位是乾隆御膳房的“江南第一名厨”,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叶天士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奠基与临床智慧的结晶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