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1764年—1814年),字仲冶,一字柳门,其故乡四川遂宁城西有船山,因以为号。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清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白沟(今属遂宁市蓬溪县)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张问陶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与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张问陶于乾隆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1764年6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馆陶县(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一个官宦世家。先世居湖广麻城孝感乡,明洪武中迁居遂宁。张问陶自幼随父宦游均州、荆州、黄州、汉阳。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父亲张顾鉴升云南开化知府,问陶随母及全家留汉阳。不久其父因荆门“失出”案发受牵连去职,家产赔累殆尽,住房也为豪吏所夺,全家生活陷入困境,常奔走告贷,曾经数日家中都点不起蜡烛。
张问陶自幼受家庭熏陶,在其父直接教导下,与兄张问安、弟张问莱发愤攻读。张问陶饱览群书,博研名画,勤学苦练,少年时即崭露才华,被目为“青莲再世”。十五岁时,张问陶写《壮志》一诗抒怀,少年壮志,气概不凡。虽家中生活窘困,仍顽强坚持学习。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二十岁的张问陶在北京与四川涪陵周兴岱(号东屏,时任赞善官)之长女结婚。次年八月,偕周夫人乘船回川省亲。十月在途中生一女,周夫人因病乃与小女留涪陵娘家。张问陶回遂宁写诗甚多。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月,噩耗频传。周夫人病逝涪州,不久小女亦夭。这时,张家家境更为困顿,有时竟到“仅求衣食亦无缘”的地步。同年秋,张问陶与兄长张问安去成都参加乡试。因为张问陶所写诗歌传抄者众,诗名大噪,成都盐茶道林儁(号西厓)爱慕其文才,将其女林韵徵(名颀,号佩环)许配予他。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九月,张问陶与林韵徵在盐茶道署成婚,其家里因此出现了诗坛罕见的“三兄弟三妯娌诗人”,即张问陶及其兄问安、弟问莱、嫂陈慧殊、妻林韵徵、弟妇杨古雪均是诗人。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张问陶又赴京师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初,张问陶西返四川,在成都、遂宁小住,岁末去北京。这期间他吟兴甚豪,每到一地必有一诗,或凭吊古迹,或流连风景,寄词壮采,显示出卓绝的才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张问陶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此期间写诗最多,几乎每日一首或几首,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翰林同年中,石韫玉、洪亮吉等名士与张问陶结交,对他的诗非常佩服。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张问陶被授翰林院检讨。次年,撰写《论文八首》《论诗十二绝句》,这两组诗歌反映了张问陶的诗歌风格和理论体系。
嘉庆二年(1797年)秋,张问陶在家丁父忧。期间,他往来于遂宁、成都、北京,目睹现实,写诗揭露,如《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中有“豺虎纵横随处有”“焦土连云万骨枯”的句子,对官吏们掠夺人民的暴行,以及“万骨枯”社会的悲凉景象作了深刻的揭露。
嘉庆五年(1800年)八月,张问陶被分配监考顺天乡试,次年,奉旨教习庶吉士,九月再次监考顺天乡试。
嘉庆十年(1805年)九月,张问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奉派巡视北京南城。
嘉庆十四年(1809年)春,张问陶担任会试同考官。七月,改任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
嘉庆十五年(1810年)七月,张问陶出任山东莱州知府。赴任后,他立即栉风沐雨,跋山涉水,深入所辖七邑了解民情,并清理积案,考试童生,奖掖后进。他为官清正廉明,审理案件及时,且不徇情枉法,深得民心。其断案所下判词,简切透辟,后人奉为典范,曾多次编选印行。莱州辖区掖县、即墨两县农业减产,平度、昌邑、高密、潍、胶五州县遭严重水灾,村落萧条,民生困苦,问陶面对这般现实,痛如切肤。他乃具报请予减免缓交税租,并发放积谷,以赈济饥民。为此事,张问陶与上官意见不合,他看到自己为民请命却难有作为,被压抑而终年郁郁不乐,没过几年就得病了。
嘉庆十七年(1812年)三月,张问陶以病辞官。行前,他系念莱州歉收,民有饥馑,便将自己历年积蓄捐谷七百石赈济七邑饥民。他上辞呈后曾写诗自述:“二十三年指一弹,非才早愧不胜官。云衣久已轻如叶,虚背抽身也不难。”离莱州时,又写诗自白:“绝口不谈官里事,头衔重整旧诗狂”。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愤懑和沉重心情。张问陶到吴门时,病情加重,便留虎丘寓所,自号“药庵退守”。他的寓所位于苏州山塘街青山桥附近,邻白居易祠,遂名为“乐天天随邻屋”。
张问陶忧患余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嘉庆十九年三月初四日(1814年4月23日)病逝于苏州寓所,享年五十一岁。张问陶辞世时,家境萧条,三个女儿尚未出嫁,家人无力扶其灵柩回乡,乃寄殡于苏州光福镇玄墓山。次年,其儿女得到了鲍勋茂、查有圻、王大煊等生前好友资助,张问陶才得以归葬故乡遂宁。
张问陶(1764年—1814年),字仲冶,一字柳门,其故乡四川遂宁城西有船山,因以为号。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清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白沟(今属遂宁市蓬溪县)人。清代诗人、诗论...
张问陶 2022-06-11 袁枚生平简介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
张问陶 赵翼 2022-06-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
2023-10-31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酿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当时的东北全境便沦陷在了日军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应该说是近代历史上最可耻的事件。可令人感到匪夷所...
张学良 2021-09-09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
2021-09-09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初四大案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初四大案到底是不是冤案这个问题,有哪些是冤案,有哪些不是冤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
2021-09-07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事情,当时明朝未建立之前,朱元璋的死对头就陈友谅,谁把谁干趴下了,那谁就能称王了,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朱元璋最后赢了,那么这个朱元璋战胜...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1-09-07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西汉时贵族阶层男女都梳妆,并且对化妆的要求极高,尤爱使用造型新颖、外表华丽的“梳妆盒”漆笥来盛放梳篦、脂粉类等小物件。...
海昏侯刘贺墓 刘贺 2021-05-21 刘贺夫妇奏牍为何会出现在刘贺墓中?-海昏探秘刘贺夫妇奏牍出土于刘贺墓西藏椁的一件漆笥内,共58 版,木质,大小接近,仅9 版宽度约为3厘米。呈长条形片状,单面书写,右起分列直书,正文用隶书书写,末尾如果有记事或回复文字等内容...
海昏侯刘贺墓 刘贺 2021-05-21 海昏侯墓中天量黄金从何而来?- 海昏探秘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强的朝代,西汉多黄金,为历代称颂。西汉政府赏赐臣下,每每百斤、千斤、万斤,乃至数十万斤,据文献记载,西汉光是用于赏赐的黄金,已达到现代黄金储备的13%左右。...
海昏侯刘贺墓 刘贺 2021-05-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