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赵翼、张问陶,并称为清代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袁枚7岁,受业于史玉瓒先生,开始了私塾教育。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12岁时被时任浙江督学王兰生(王交河)录取进入县学,与史玉瓒先生同进秀才。15岁时受到时任浙江督学李清植(李安溪)赏识,18岁时得浙江总督程元章赏识,被送入杭州凤凰山敷文书院,学业日有长进,19岁时,时任浙江督学帅念祖(帅兰皋)发现他才学过人,在廪生指标已满的情况下,破例将他补为廪生。
雍正十三年(1735年),20岁的袁枚参加科试,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20岁以前,袁枚一直在杭州读书求学。乾隆元年(1736年),21岁的他决定去省视远在广西做幕僚的叔父袁鸿,于是便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远行。从杭州到广西长途跋涉,沿路可以饱览名胜古迹,领略神奇的自然风光。大自然的灵秀时时触发着生性酷爱作诗的袁枚,此次广西之行,他写下了很多优秀的纪游诗和怀古诗,成为《小仓山房诗集》的起点。达桂林后,他受叔父引见拜谒金鉷巡抚,当场以一篇《铜鼓赋》获得赏识。金赞叹他的才华,专门写奏疏举荐他参加将于乾隆元年九月举行的博学鸿词考试。金巡抚的举荐,使袁枚声名远播,成为他仕途之路的一块垫脚石。
乾隆三年(1738年)秋,袁枚中举,并于次年考取进士,授庶吉士,入庶常馆深造。
乾隆四年(1739年),24岁的袁枚参加朝廷科考,二甲第五名中进士,朝考得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相助,选中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年),袁枚27岁因散馆考试不合格被外调做官,曾任沭阳(1743年-1745年)、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乾隆八年(1743年),袁枚28岁。这年,袁枚改溧水知县。赴任途中,袁枚感慨万千,忧伤无奈地作了《途中寄金二质夫》一文。
乾隆九年(1744年),袁枚29岁。这年秋季袁枚被聘到江宁任帘官(同考官),协助主考官批阅江南乡试考卷,做江南地区举人考试工作。
乾隆十四年(1749年),父亲去世,袁枚辞官养母,34岁的他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随园乃康熙织造隋公之园,废弃已久,破败零落,袁枚出资购置,易“隋”为“随”,起名“随园”。袁枚辞官后对随园“一造三改”,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将它建成一个集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清幽迷人、著名一时的私家园林,吸引四方诗人来此聚集。并以养病为由入住此前所购的小仓山随园,筑室定居,自此始了悠闲的归隐生活,世称随园先生。归隐后,袁枚成为自由身,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再无任何顾忌和羁绊。他如鱼得水,创作了大量表现自我性情的诗篇,并广纳弟子,出资刊刻诗集,成为乾嘉诗坛赫赫有名的诗坛将领,引领一代诗风。
得随园后,袁枚十分喜爱,先后写下《随园记》、《随园后记》、《随园三记》以及《随园杂兴》等十一首散文和诗歌,表现他生活在随园中闲适轻松的惬意,揭示了归隐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从34岁至82岁去世近五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初隐三年后因经济原因短暂出仕,大部分时间市隐于随园,读书、创作、会友、授业、漫游,在平静清幽的环境中,追求恬淡、适我的生活情趣。一时间,随园成了文人雅士赏花观灯、饮酒赋诗的绝佳场所,名气大振。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朝廷诏求遗书,袁枚将所藏书传抄罕见者皆献于清廷,并作有《散书记》以纪。藏书印有“道素之门”、“百石山房”、“华里神仙”、“钱塘苏小是乡亲”、“此间乐”、“子才一阅”、“随园珍藏图书”、“小仓山房藏书之印”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69岁的袁枚应知端州(今广东肇庆)的从弟袁树邀请赴岭南,后经阳朔、桂林、兴安、全州等地北返。
乾隆五十三年(1788),73岁的袁枚,受沭阳人士吕峄亭的邀请,又到沭阳作客,沭阳各界曾趋前30里迎接。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写下了情意真挚的《重到沭阳图记》。他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1798年1月3日),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
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蒋士铨(1725—1785)以诗、文、曲兼擅的才华独树一帜。作为乾隆年间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其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既与性灵派...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7-14 袁枚与随园:随园老人之名的由来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袁枚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文学成就斐然,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而袁枚晚年的自号“随园老人”,更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2-17 历史上宋朝会出现冗官现象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开封府,建立宋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冗官现象是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翼 2023-03-01 在政治、诗歌等方面,赵翼有哪些作为与成就?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赵翼:清朝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唐朝杀皇帝,明朝乱其政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依赖太监对古代太监和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太监杀皇帝,乱政甚于明朝,为何皇帝还如此依赖他们?太监乱政是历朝历代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正如赵翼在《廿...
赵翼 2022-07-25 张居正一生功过是非闲翻青史几悲凉,功罪千秋少尺量。这是清代学者赵翼在自己的《廿二史札记》当中,因为对于历史人物难以评价而大发感慨。在文献记载与历史事实之间,本来就有无限曲折,尤其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张居正 赵翼 2022-06-29 南宋末年文人为什么殉国历代殉国者,以宋朝为最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的《六朝忠臣无殉节者》中考证,宋以前诸朝,做臣子的有点类似公司雇员,你是老板,我忠诚于你,你不是老板,我就不必忠诚于你。也有个别的效忠者...
赵翼 2022-06-16 为什么说女娲补天是母系社会的映射“女娲补天”神话是以生殖、大量繁衍人口的方式拯救氏族灭亡的寓言。古代学者罗壁《识遗》、胡宏《五峰集》、罗泌《路史》、陈叔方《颖川小语》、赵翼《陔余丛考》、俞正燮《癸巳存稿》、田同之...
赵翼 2022-06-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