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网上有一个帖子被疯传了,主要讲的是一名刚刚入职银行的新员工因为个人原因,在酒桌上拒酒了,于是被上级踹打辱骂。同桌的其他人看到这种现象不仅没有一人上前制止,反而还以“正常人”的声音理直气壮地去批评这位新员工。我们的文化向来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垃圾文化常占上风。糟粕非但淘汰不了,反而常常以非常强势的劲头驱逐与轰赶优秀文化。以至于生活中,太多太多的垃圾打着文化的旗子混行。酒桌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垃圾文化在主流圈盛行的最经典代表。
没错,食是中国文化中最根深最跟百姓生活贴在一起的。对国人来说,吃不是简单的喂饱肚子,吃是一种文化。怎么吃,跟谁吃,为啥原因吃,在哪里吃。要不要喝酒,喝什么酒,这酒怎么喝,喝到什么份上,我们都有一整套一整套的理论,这些理论广泛传播之后,便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盛行起一种文化:酒桌文化。也有称饭桌文化,或是直接称酒文化的。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没有什么事是跟人情不挂钩的。不管哪个阶层,不管是大都市还是小地方,离开了“人情”二字,你会寸步难行。而最讲人情的地方,便是酒桌。
我们常常说请某人坐一坐,这坐里面,便有无限的况味。那绝不是简单的坐,轻则要叙叙旧,加深一下感情,通报一下彼此的情况。重则,肯定是要说事了。说事怎么能没酒?
于是乎,小到乡镇甚至村委会,大到各级部门,以饭局为桥梁,以酒为媒介的感情交流,就成了我们日常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我在长篇小说《中国式酒局》中,借助一个市的接待处长,淋漓尽致地将这种所谓的文化百态呈现了出来。
酒桌文化所以盛行,并且以不堪的方式将某种歪风愈演愈烈,表面看是人情社会的必然,其实它是下面几种恶文化在酒桌上的肆虐与盛行。
权力的征服欲与谄媚者的奉承
以前酒桌上非常流行一句: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说的好像是酒与彼此感情的深度问题,但这不过是一句诱人入坑的词,如果你参加过那种酒局,你自然就会知道,这话一出,地位低下者比如副职,比如下属,再比如求人办事者,你敢不喝?以感情之名强迫对方饮酒,以喝多少来表示对自己的重视与忠诚,这早已成为某些权力持有者在酒桌上惯有的习性。但是你真喝了,就能跟他感情深吗?
问题是,如果我们求人办事,或者为项目,或者为孩子,或者为工作调动,遇上这样的上司,拿着酒杯逼你,你敢不喝吗?
很多时候,酒桌也是一个权力场,这个权力场在酒的刺激下,变得更加得意忘形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也更加丑态毕显。
酒桌是男人为女性尤其年轻女性挖下的一个坑,这个坑里藏的不只是肮脏,而是下流。
如果你是年轻女孩子,有人叫你陪酒,或者以吃饭的名义带你去认识某某,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为你好。太多的肮脏都是打着干净的旗帜,打着为你好为你着想为你帮忙的旗号。如果你单纯到认为这样的酒局饭局真是有人向你介绍地位更高,对你更重要的人的话,那你的悲剧从答应点头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参加过这样的几个酒局,美其名有美女坐陪。有权有江湖且一大把年纪的男人坐在上面,起开始装模作样,一副正人君子相。几杯下肚,开始了。最标配的就是讲段子开始,那些段子不用我写出来,你也应该知道是什么内容。这叫铺垫,叫试探,叫过度,叫酝酿气氛。当你作出听得津津有味仍不愤而离场时,接下来真相就来了。
这真相无非就几招,一是逼你喝酒,想让你当众出丑,或是喝蒙了头他好下手。
二是以酒为媒,赤裸裸公开目的。
三呢,就是彻底拿酒放倒你,然后……
远离酒桌,远离幻想,保护自己。尤其年轻女性,更要懂得,天下绝无免费午餐,有时候,一杯酒的代价,就是你的一生。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其人生轨迹因一场惊天刺杀计划而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他以自刎献首的决绝,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象征,其故事背后交织着...
樊於期 2025-09-19 孔庙有薛瑄吗?——从祀孔庙的明代第一廉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历代儒家学者精神传承的象征。从祀孔庙的先哲先儒,需经严格遴选,代表着一个时代思想与道德的最高成就。在明代,有这样一位...
孔子 2025-09-19 孙子兵法从未失传:一部兵学圣典的千年传承与全球影响《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自春秋末期成书以来,始终以鲜活的生命力活跃于历史舞台。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对作者身份的争议、部分篇章的散佚,以及《孙膑兵法》...
孙膑 2025-09-18 秦穆公寿命考:春秋霸主的生卒之谜与历史争议秦穆公(嬴任好)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国君,其寿命与殉葬制度、政治遗产等问题长期引发学界争议。结合《史记》《诗经》等典籍记载及现代考古研究,本文将围绕秦穆公的寿...
秦穆公 2025-09-18 楚威王:战国时代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在楚威王熊商的统治下迎来了最后的强盛期。这位以恢复楚庄王霸业为志业的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与外交举措...
楚庄王 2025-09-17 春申君殒命棘门后:李园的权力幻灭与楚国终局公元前238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在棘门遭遇伏击,被李园豢养的死士刺杀身亡,其家族三百余口尽遭屠戮。这场血腥政变标志着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彻底覆灭,也揭开了李...
黄歇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