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魏明帝曹叡托孤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明帝曹叡一生精明,为何在托孤的问题上摇摆不定?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在此期间有三家势力壮大,逐渐成为了日后的三国鼎力局面。在之后创立三国势力的一代英雄均已落幕,继承他们基业的儿子更是千差万别,到了第3代时,曹魏一家依旧壮大。
魏国开国皇帝曹丕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曹叡,这位魏朝江山的第2代接班人前期确实不负曹丕的厚望,他励精图治,拥有绝佳的军事才能,在他的率领下,魏国势力逐渐庞大,已经出现隐隐盖过吴蜀的征兆。
就是这样一个连名臣评价他都是仅次于秦皇汉武的一个人,却在在位后期把自己之前打下的好名声尽数毁尽。他独断专行,贪图美色,更是在托孤问题上摇摆不定,导致曹魏成果被他人窃取,最终走向灭亡。
一、病逝五丈原
魏明帝一生的转折点,或许就是从蜀相诸葛亮病逝以后开始的。在此之前楚汉王朝一直侵犯魏曹边境。魏明帝在此之前也是勇猛非凡,然后自从诸葛亮死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1.诸葛亮之死
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候,魏国听到了消息,议事厅内大臣皆惶恐不堪。但是唯有曹叡镇定自若,亲自准备上战场坐镇。曹叡毕竟是有军事才能在身上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街亭极为重要,便让人打了下来。
御驾亲征的曹叡自然是鼓励了那些士兵勇猛向前,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决定与孙吴联手准备与他平分天下。曹叡却采取了东攻西守的政策,亲自御驾东征攻打孙权。
孙权看见魏国的皇帝御驾亲征,心中十分惶恐,畏惧不敢往前进。战争中最忌讳的就是还未开战便丢了信心,这也就导致了东吴最终被魏国打败,丢盔卸甲的狼狈逃跑。
在西边则由司马懿坐镇,就算诸葛亮兵临渭水,司马懿也是死守大门不肯迎战,曹叡知道司马懿在战术上是比不过绝世天才诸葛亮的,他也不打算让人与诸葛亮迎战,拖到东吴撤兵诸葛亮死掉就好。
于是司马懿哪怕接到了诸葛亮的女装羞辱,他都按兵不动,也是一个十分能隐忍的人。曹叡算计的果然没错,在之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一段浩浩荡荡的北伐之旅,便戛然而止。
也就是从诸葛亮病逝开始,曹叡便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不再想着如何建设国家而是大兴土木工程,开始变得骄奢淫迷,纵情酒色之中。
2.无忌惮人才
诸葛亮的死于魏明帝而言,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毕竟在诸葛亮死了以后,魏国就再也没有忌惮的人才了,诸葛亮于蜀汉而言十分重要,对于其他两国而言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如今这个威胁消失。
虽然东吴有陆逊,然而他与诸葛亮的绝世才华相比还是略输一筹,曹魏政权从此高枕无忧,再也无需担心有人能够设计陷害他们。外患的威胁结束了,内患也被曹叡平定,魏皇帝便开始贪图享乐起来。
《三国志》里形容得十分贴切,魏明帝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兴土木,全然不顾战争所消耗的国力,他开始注重享乐而非军事,也不再听从大臣的劝谏。与之相反的蜀汉,虽然失去诸葛亮,却重振国力。
在贤臣的治理下,蜀汉经济开始蒸蒸日上。若不是魏国的综合国力在吴蜀之上。蜀汉又没有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不然魏国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如果蜀汉再次北伐,或许魏国不一定能够胜利。
二、魏帝托孤疑
曹叡一生英明神武,但是唯独晚年在托孤事宜上一直十分拖沓。这不仅仅因为他膝下无子,更是因为想要分他一杯羹的大臣实在太多。他不得不挑出逐一审核,再慢慢绘制名单。
1.纵情美色
曹叡开始纵情美色,主要原因不是他真的沉迷于美色之中,而是因为他膝下并无子嗣。为了尽快能够培养出继承人,他只能开始从各类美女中撒网想要得到子嗣,毕竟他自己身体不好,也不知何时就会去世。
不过即使是夜夜风流,曹叡最终也就得到了三个子嗣。然而这三个孩子终究是福深缘浅英年早逝,并没有活到能够继承魏国皇位的那一天。大臣们也着急,毕竟指不定这个皇帝哪天就突然病逝。
他们纷纷上书请求立太子,曹叡就算一直尽力耕耘,但是终究也就只有三个英年早逝的儿子。他开始心灰意冷,不再寻求美女作伴。毕竟自己身体那么差,又没有子嗣,还被大臣一直催促。
心灰意冷的曹叡最终决定了让并不是自己亲生的曹芳为齐王,曹询为秦王。然而他却在托孤之事上开始犯难,一方面这天下终归不是自己儿子所继承,他也无所谓,另一方面又不想辜负老祖宗。
2.托孤事宜
明帝迷离之际拽着司马懿的袖子说: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后世普遍性认为,正是因为明帝托孤给了司马懿,才导致后来司马家族掌管大权,间接导致了曹魏政权的崩塌。
所以说,曹叡就是将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他人的罪魁祸首。然而一生励精图治的魏明帝真的就这么糊涂吗?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魏明帝所安排的两个齿轮,一个是司马懿,还有一个是曹爽。
可惜这两个齿轮并没有按照他们应该去做的事情来运作,彻彻底底打乱了魏明帝的计划,这才导致了魏明帝在之后,颇受后世诟病的原因。其实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真相往往就在眼前。
在原来魏明帝的计划之中,司马懿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人,虽然他有着不输于诸葛亮的军事才华,然而他的实权已经基本被魏明帝薅得一干二净,将司马懿彻底禁锢在了京城辅佐新帝。
与此同时为了制衡司马懿,魏明帝提拔了曹爽,让其成为了大将军,掌握实权。曹爽才是整个托孤事宜中最大的受益者,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名头,却成为了曹魏大军最后的操盘手。
曹爽作为魏明帝儿时的玩伴幸运程度自然是在司马懿之上的,说到底魏明帝其实就是不信任司马懿。而这两个齿轮也就产生了偏差,曹爽这个人并没有像魏明帝遗言中那样,“忌惮为主,拉拢为辅”。
曹爽反而凭借自己的实力,开始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大有藐视君主之威。曹爽这个核心部件开始出现偏差,那么作为另一个齿轮的司马懿自然也不甘落后,他凭借着小皇帝和太后的支持开始清君侧。
结果也就是因为曹爽掉了链子,让司马懿找到了机会趁机打压他,司马懿重新夺回大权,自然也就开始对魏国产生了不忠的想法。你若不仁,休怪我无义,最后司马懿成功上位。
3.无奈之举
其实在托孤这件事上,或许也有更好的办法。但是奈何曹叡的身体并不允许他过多思考这件事情。曹叡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然后为什么在脱钩事宜上一直摇摆不定呢?其中定有它的缘由。
要知道,当时的魏明帝其实是死在自己3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他还处于青壮年阶段,自然是不满于现状的。然而他的身体并不支持他的宏图伟业,在病榻缠绵之际,他甚至无法听清他人说话。
若是在此刻有人来向他提意见,他都是一律答应的。也可以从此能知道,曹叡病痛缠身思考也不是很清晰,在这个时候动脑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困难的,所以在托孤事上十分犹豫。
除此之外,对于托孤这件事,魏明帝想必是并未有人选。然而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在生命即将到达尽头之际还是要选择人。他就把最新来的大臣推了出来,想要他们互相制衡,以期盼他们治理魏国江山。
选择曹爽和司马懿,只能说是明帝的无奈之举,并非他有意为之,导致曹魏相山最终拱手让于他人。倒不如说在那个时候他无法思考更多的问题,也就没有注意到二者无法相互制约。
总结
就托孤的事情来看,曹叡哪怕是在病榻之际,也是隐约窥见了未来之难,并且为此做了一定的准备。然后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值得托付的人曹爽,居然只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只会拉帮结派。
曹叡的决定最终没有实现,其实并不是他不行,也不是他晚年昏庸。不过是因为他晚年无法打压世族,让这些人逐步壮大,而自己终将无力回天,最后导致胜利果实被司马家族窃取。
所以说托孤一事实乃大事,不论是到了哪个杀伐果断的君王面前,都是值得思考和犹豫的。毕竟这关乎着日后的江山社稷和繁荣昌盛,自己都无法阻止的事情,那就只能尽量降低威胁,让子孙解决。
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油尽灯枯的诸葛亮握着《出师表》残稿溘然长逝,这位让魏明帝曹叡感叹"西方事非君莫付"的蜀...
诸葛亮 曹叡 2025-09-28 司马懿政变背后的底气: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当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时,七旬高龄的司马懿在洛阳城内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这场看似冒险的军事行动,实则...
曹叡 司马懿 2025-09-26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隐忍十年的一场豪赌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扫魏明帝曹叡之墓。当皇帝的銮驾行至城外,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悄然拉开帷幕——太尉司马懿关闭洛阳城门,占据武库,...
曹叡 司马懿 2025-06-23 曹爽与司马懿:权力棋局中的格局博弈与历史分野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前夕,一场牵动曹魏政局走向的托孤布局悄然展开。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并列为辅政大臣,这场看似平衡的权力分配,实则埋下了日后惊心动魄的...
曹叡 司马懿 2025-05-13 曹叡军事才能卓越:一眼看透数百里局势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曹叡,以其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曹叡展现出了超凡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他能够一眼看透数百...
曹叡 2025-03-12 魏明帝曹叡:一代明君的功过评析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魏明帝曹叡作为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其治国理念和政治作为一直备受后世争议。那么,曹叡究竟是不是一位明君呢?政治才能出众,稳固曹魏政权曹叡即位...
曹叡 2025-03-05 司马懿为何对曹叡心存敬畏?在三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司马懿与曹叡的故事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作为曹魏的重要权臣,司马懿以其深沉的智谋和果断的决策闻名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
曹叡 司马懿 2025-03-03 曹丕与曹叡治国能力比较:谁更胜一筹?在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两代帝王曹丕和曹叡,各自在其统治时期展现了不同的治国才能。两人都是历史上备受瞩目的君主,但他们在治国能力上的表现究竟如何?谁的能力更强...
曹丕 曹叡 2025-02-06 魏明帝曹叡的特殊嗜好及其背后的故事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还有一些特殊的个人嗜好。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对女人衣服的喜爱以及与大力士...
曹叡 2025-01-13 曹叡与郭氏:权力更迭中的悲剧与机遇在三国时期,魏国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的国家。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曹叡作为魏国的皇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在位期间,曾做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决定,...
曹叡 2025-0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