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的收官之作,自然是备受期待,终于可以看到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成果了。这次嬴政将带领秦国完成六国一统的壮举,这里面也有很多关于秦国内部的精彩故事,例如嫪毐和赵姬之间的关系,以及嬴政生父的秘密,相信都会是《大秦赋》中比较重要的剧情。如果你是第一次关注大秦系列,还不太了解背后的历史情况,那可以通过下方的介绍来学习看看。
《大秦赋》的背景框架,涵盖了秦庄襄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这一时期,也是大秦系列的最后一部。
秦始皇名为嬴政,童年非常不幸,自降生以来便与其父庄襄王一起在赵国邯郸城作为人质,身处异国他乡。童年的悲惨经历对嬴政的性格影响极大,导致其具有孤僻、独断、残忍等性格特点,希望世间一切都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也是嬴政后来称帝后独断专政、中央集权的原因之一。
在嬴政与其父回到秦国后,嬴政成为了王储。其父庄襄王因为在赵国作为人质时知书不多,所以在回国后非常重视对嬴政的教育,希望嬴政能够博览群书,学习各种知识,为将来的继位做准备,从而更好地治理朝政。
嬴政从小就受到战火的熏陶,这让他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他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嬴政继位时才十岁,当象征权力的“周鼎”迁移到秦国后,其他各诸侯国感到了威胁,纷纷联合起来对秦国进行猛攻,秦国猛烈地对各诸侯国组成的联军进行反击,年龄尚幼的嬴政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统一六国的思想逐渐在嬴政内心萌芽。
秦王继位后,吕不韦任相国之位,自称为“相父”。吕不韦这个人非常有学问,认为学习非常重要,因此非常注重嬴政的学习,认为只有学习才能够开启心窍,获得智慧。为了进一步教导嬴政,编书《吕氏春秋》作为教科书,要求嬴政按照书中说的去做。吕不韦对嬴政的培养可谓是亲力亲为,尽心尽力,时时刻刻都在充当老师的角色,嬴政也没有辜负吕不韦的教导,确实用知识武装了自己,为六国的统一之路积累了充足的知识。
嬴政继位后,李斯已经离开楚国,拜在吕不韦门下成为了一名舍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斯与嬴政接近,在交谈中受到了嬴政的赏识,赐予官位长史。在战略部署方面,李斯可谓是难得的人才。李斯在嬴政面前提出了统一六国的计策,与嬴政谋定而后动。最终,嬴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对六国施以“反间”手段,同时任李斯为帅。
《大秦赋》结局自然是嬴政完成了六国的统一,并自称始皇帝。
嬴政为了突出自己前无古人的功绩,决定更改的帝号,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成就。于是,嬴政将这一难题抛给了群臣,让他们去探讨。这可让群臣绞尽了脑汁,经过一番讨论后,秦王嬴政决定,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因为先有“三皇五帝”,在古人看来,“皇”与“帝”是非常神圣的字眼,嬴政认为自己对后世的贡献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比,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嬴政又希望自己的帝位能够传递万世,为了让后世子孙能够敬仰自己,并且与后世子孙的帝位进行区别,于是又自称为“始皇帝”,这也是后世中“秦始皇”称谓的由来。
造神之路“神”是一种虚无缥缈又非常神圣的事物,嬴政在“自称始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自己的皇权统治笼罩上了神秘的色彩。声称统一六国是靠祖宗显灵,自己是神的传人,实现神的意志。
嬴政为了完成自己的造神之路,更好地神化自己的。第一,更改了自己的帝号。由“王”变成了“皇帝”,使其成为了最高统治者的尊称;第二,创立了避讳制度。凡是与皇帝名字相关的称谓都要改名。例如:嬴政名字里有一个“政”字,那么“正月”就要改成“端月”再如嬴政父亲庄襄王名字里有一个“楚”字,那么“楚国”就要改成“荆国”;第三,因为“皇帝”是前无古人的称谓,同时又是最高统治者。所以,在书写与皇帝相关的书面材料时,“皇帝”二字必须另行抬头,并且要顶格书写,表示皇帝的帝位崇高,同时也是对皇帝的尊重。第四,重新对与皇帝相关的行为以及物品进行命名。例如:“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朕”,“印”为“玺”等。
06万世始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希望自己皇位能够传递万世,受世人所敬仰,这是所有最高统治者理应具备的夙愿。然而,秦国的未来并没有如嬴政期盼的那样发展,皇位仅仅传到秦二世秦国就灭亡了。至此,秦始皇“万世始祖”的愿望破灭,秦皇朝的统治就此终结。
纵观秦始皇对后世的贡献来看,他确实具有雄才大略,可谓是“一代传奇、千古一帝”。尤其是他开创帝制这一壮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后世统治者纷纷对其效仿,因而,说秦始皇是“万世始祖”也不为过。
张鲁一饰演男主角嬴政,最大的赢家。他为了登上秦王位,统一全国。不惜用王弟的血来开辟路径,在母亲赵姬与巨贾吕不韦、李斯等人的帮助下最后成功成为秦王。但是这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坐稳王位后第一个下手除去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赵姬和吕不韦。心狠手辣,但最终统一全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始皇帝。
段奕宏饰演的是男二号吕不韦,一位巨贾,颇有心机,还有篡国的心思。先辅佐公子异上位,后来赵姬带着嬴政回到秦国后,在赵姬的请求下开始辅佐嬴政称王。但在嬴政到达自己目的后,吕不韦被贬黜。而段奕宏此次出演吕不韦,也是他时隔五年之后重返荧幕之作。
李乃文饰演的是李斯一角,辅佐嬴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而他也被封为丞相。
朱珠饰演的是赵姬一角,也就是嬴政的生母,秦庄襄王的夫人。原先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被吕不韦送到了秦国做人质。
辛柏青饰演的是秦庄襄王,是嬴政的父亲,赵姬的夫君。
邬君梅饰演的是华阳夫人,秦孝文王的王后,是嬴政与赵姬、吕不韦要对抗的人。
剧中还有一个大反派就是“嫪毐”,是由叶项明出演的。这个角色是吕不韦安插入皇宫的,与赵姬私通还被封侯,并生育两个儿子。后期还想要谋反,被秦始皇处以死刑,车裂而死。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吕不韦以“奇货可居”的商业思维,将落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包装成政治期货,最终通过精准运作助其登上王位,自己也从市井商贾跃升为秦国丞相。...
吕不韦 2025-09-28 本纪与项羽:历史书写中的帝王逻辑与英雄叙事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