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知道,吕布是叱咤风云的猛将,赤兔马、方天画戟是他的“代名词”,其勇猛程度就连关羽、张飞等人也不是对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事实上,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这样的正史来看,吕布不仅是一员难得的将才,更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在他的手下还有三员勇武不在其之下的将军,分别是张辽、臧霸和高顺。
这三人中,大家对张辽、臧霸应该都比较熟悉,毕竟他们后来成为了曹操帐下数一数二的名将,而唯独高顺这个人,似乎“存在感”很低。
事实上在吕布麾下,高顺才是最厉害的那个人,也是权力最大,最被器重的,那么问题来了,曹操击败吕布后,为什么收编张辽和臧霸,却把最厉害的高顺给杀了呢?
一、曹操那些年吃的亏
1、鸠占鹊巢
吕布原本是从属于董卓的部将,结果两个人因为私利反目成仇,按照《三国演义》的桥段,就是为了争夺貂蝉,本来吕布可以有大好前程,杀了董卓也注定不能在京师呆着了,于是逃出长安,四处辗转,想要找个栖身之地,这个时候陈宫出现了,帮助他去攻占曹操的大本营兖州。
陈宫可是三国前期的能人之一,又比较熟悉曹操,一掐一算就知道曹操正率军平定徐州,根本无力回援,就这样,吕布的攻势十分顺利,没多久就把兖州给拿下了,搞得曹操狂怒无比。
鸠占鹊巢这怎么能行,曹操立刻回军抢夺,奈何吕布打仗实在太狠了,让曹操接连几次吃了苦头,只能无奈撤退。
曹操和吕布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事实上曹操是输家,既然玩明的不行,那就玩阴的,于是曹操诈败,引诱吕布主动出击,最终成功将其击败,吕布丧失兖州。
虽然失败了,但吕布并未元气大伤,他一路南下到徐州地界,玩了个反客为主,自己当徐州的主人。吕布这个人有野心,也有实力,曹操见他始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那是天天吃不下也睡不着,于是主动联合刘备去袭击吕布。
2、围杀吕布
这一次曹刘联军的配合默契十足,把吕布围了个水泄不通,吕布是个多么骄傲的人啊,根本不会投降,想要和曹操、刘备拼到底,结果手下的武将们不干了,直接造反把吕布绑了送给了曹操。
吕布是英雄,也是个识时务的人,眼见无力回天,便要说效忠曹操,鞍前马后。曹操惜才,一时间不想杀他,结果刘备在一旁煽风点火,说吕布多么的不仁不义,以下犯上之类的,搞得曹操后脊椎骨发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吕布给杀了。
老大死了,接下来就轮到一众小弟了,当时的曹操虽然有地盘也有名望,但还算不上是中原的“第一人”,像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从表面上看都要强出曹操不少,这一点曹操本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于是他想了想,还是要理智地对待这帮俘虏,凡是有才的,愿意来的,统统留下为己用,也算是扩充自己的实力,补充一下自己多年来的战争消耗。
这个时候处理吕布麾下三员大将的问题就成为了焦点,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高顺是曹操收买的第一人选,遗憾的是高顺却被处死了,反而是张辽、臧霸因祸得福,加入了曹操阵营。
二、高顺被杀的原因
1、一心求死
关于曹操杀高顺这件事,大慧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白门楼吕布身死的时候,曹操给他的手下留下了一些余地,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不愿意来的不勉强,愿意来的也不能轻信,得考察一番。
说实话吕布这个人打仗虽然狠,但绝不是个好老大,平日里自私自利惯了,不怎么体谅手下人,这也是他选择和曹操死磕的时候被手下人反绑的原因。
即便是张辽、臧霸也对吕布的印象很一般,但唯独一个人特殊,对吕布表示出了一副“死忠”的模样,他就是高顺。
当时高顺被押解上来的时候,曹操询问他想要说些什么,这很明显是在暗示,希望高顺能够服软带头降服,作为胜利者,善意有了,态度也有了,台阶给你铺好了,下不下就看高顺了。
显然高顺的态度很决绝,从头到尾一句话不说,摆明了宁死不做“曹贼”手下,这就让曹操很是愤怒,我曹操就够高傲了,你比我还傲,那怎么能留你?
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张辽当时被押上来,大骂曹操不止,曹操反而乐得不行,接着就把张辽收编了,为什么?因为高顺一直不语实则求死,张辽破口大骂,实则是想投降。
2、曹军的死敌
还有一点也是曹操杀他的重要原因,高顺是吕布手下最受信任,也是作战最勇猛的武将,带出了东汉末年的精锐部队之一的“陷阵营”,战斗力之强悍闻名天下。
在曹操和吕布的频繁交手中,高顺和他的手下给曹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导致曹操损失惨重,几次都差点元气大伤,不仅仅是曹操对高顺恨之入骨,他手下的一众将领们,也是恨不得把高顺抽筋扒骨。
曹操战胜吕布不是没有代价的,杀掉吕布和高顺,显然能够安抚自己军队的士气,稳定军心,虽然曹操爱才,但作为三国时代顶尖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深知杀掉高顺远比收服高顺换来的好处要多得多。
大家应该知道曹操的宿将夏侯惇,在征讨吕布的时候被敌军射瞎了眼睛,这就是高顺手下的杰作,这个小小的事情其实就说明了曹营之中很难有高顺的容身之处。
曹操事业尚且处于上升期,周围强敌环伺,正是求稳发展的时候,他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才去得罪自己的兄弟和家将,这一点曹操能够拎得清。
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