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其一》是魏晋时期诗人曹操的作品之一,暗寓了诗人以晏婴、管仲自居的心意。也就是说,咏古的目的旨在抒写情怀。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古公亶甫积德行义,因广施仁爱,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古公亶甫: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是他的称号,后被尊为“太王”。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载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 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
思弘一道,哲王 于豳——一心想着发扬光大后稷、公刘广施仁政的治国方略,古公亶甫迁徙到豳地以后,成为受大家爱戴的贤明君主。弘:发扬光大。一道:同一道理,此指广施仁 义的治国方略。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豳:地名,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哲王:贤明的君主。以上为 第一解。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太伯和仲雍都有王者仁义的德行。太伯:古公亶甫的长子。仲雍:虞仲,古公亶甫的次子。当时,太伯和仲 雍得知古公亶甫准备把王位传给他们的弟弟季历,进而将王位传给季历的儿子姬昌,于是,二人离开国家,来到南方的荆蛮之地。《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 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太伯、仲雍让国的德行流传百世。他们来到南方之后,尊重当地的风俗,剪断了头发,在身上刺上了花纹。断发文身:剪断头发,在身体上刺花纹。这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以上为第二解。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伯夷和叔齐是古代的圣贤。伯夷:殷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死后,因与其弟叔齐互相让国,弃国逃走。《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他们互相让国,不为世用,饿死在首阳山上。殂:死。首山:首阳山,旧说不一,在今山西运城永济南。以上为第三解。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仲山甫是多么地有智慧啊,他辅佐周宣王,从而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山甫: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他辅佐宣王革新政治,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相:辅佐。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为什么杀害杜伯,就会损害周宣王和仲山甫君臣的好名声呢?何用:为什么。杜伯:周宣王的大臣,无罪被杀。累:连累。圣贤:圣君贤相。这里指周宣王和仲山甫。以上为第四解。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齐桓公称霸,依靠的是管仲。齐桓:齐桓公。赖:依靠,依赖。仲父:指管仲。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后来,齐桓公任用小人竖刁,他的五个儿子又争权夺利,致使齐桓公死后无人收敛,尸体腐烂后生出的蛆虫爬到门外。竖刁:齐桓公宠信 的宦官。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临终时的遗言,任用竖刁等奸佞之辈,致使朝政出现混乱的局面。《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 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以上为第五解。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晏婴广积善德,而且 具有仁义的品质。晏子:晏婴,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的大臣。《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 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抗拒)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他在世上保持高洁的德行,从没有考虑过要做一些迎合君主的事情。与:从,随着。沈德:潜德,保全德行。一本沉浮。以上为第六解。
仲尼之世,王国为君——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衰微,出现了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称霸的局面。仲尼:孔丘,字仲尼。王国:指诸侯之国。君:君主。
随制饮酒,扬波使臣——管仲平定西戎有功,周天子用上卿之礼招待他,他只接受下卿之礼,饮酒时不越制度。君子听说后,高度赞扬管仲。制:礼制,周代的礼 乐制度。扬波:当作扬彼。使臣:一作使官。据《左传·僖公十二年》,管仲平定西戎保护了周王室的安全,周天子用上卿之礼款待他,管仲遵守礼制,只受下卿 礼。为此,君子称赞他。以上为第七解。
诗具有咏史的品质。在这首诗中,诗人一是赞美了开创周王朝基业的古公亶甫,表明以德服人的政治 态度;二是在赞扬太伯、仲雍、伯夷、叔齐等让国的品质时,提出以古人风范律己的思想;三是用周宣王、齐桓公任用小人之事,思考其身亡国乱的经验教训;四是 通过赞扬晏婴、管仲,表明尊奉汉室、谦虚礼让的政治态度。其中,暗寓了诗人以晏婴、管仲自居的心意。也就是说,咏古的目的旨在抒写情怀。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井田制下的劳役地租体系逐渐瓦解。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齐国管仲推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则实施“初税亩”。这两项改革虽同为对传...
管仲 2025-09-22 刘晔发明霹雳车是真的吗?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霹雳车(又称抛石车、发石车)以其强大的攻坚能力,成为冷兵器时代攻城略地的利器。尤其在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军队使用霹雳车击破袁绍军的高橹...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9-22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管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与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星空中,《管子》以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思想深度,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璀璨明珠。这部托名管仲的巨著,既非一人一时之作,亦非单一学派之言,而...
管仲 2025-09-12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